孫銘
音樂教育是對幼兒實施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成長中認知和社會性具有重要意義。但此階段,在教育中容易片面注重智力發(fā)展,強調規(guī)則和道德教育,忽視了音樂教育,然而音樂對幼兒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如果不重視幼兒音樂教育,就等于剝奪了幼兒生活天然的快樂。結合我的工作實踐,對大班幼兒音樂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提出一些教育建議。
一、大班幼兒音樂教育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一)音樂教育缺乏獨立性:把音樂單純作為教育的手段,配合其他活動
大班幼兒科學活動、數(shù)學活動、社會性活動比較多,但是系統(tǒng)的音樂教育活動很少,經(jīng)常是在社會性活動的道德教育中滲透一些歌曲,教材的選擇也具有隨意性,利用音樂去開發(fā)智力,進行道德教育,忽視了音樂本身對身心發(fā)展的價值,忽視了音樂本身的規(guī)律。沒有把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素質放到教育目的中,音樂活動處于失空狀態(tài),沒有獨立性
(二)教師的音樂素質有待提高:技能技巧強,幼兒音樂教育能力弱
有些年輕教師個人音樂技能技巧很強,但是,對幼兒音樂教育的特點不了解,選擇教材容易過難或者不符合幼兒生理特點。組織活動的形式也往往比較單一,把小朋友聚集在一起教歌曲,不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主動性。如果教師缺乏對美的欣賞能力,不能把音樂的美帶給幼兒,那么必然造成幼兒音樂教育價值的缺失。
(三)教師的業(yè)務能力與幼兒的興趣偏好之間有傳遞性
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在教學活動中容易偏重這方面,這就影響了幼兒的興趣。如果教師不善長于音樂教育,音樂活動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就會影響幼兒的興趣選擇,幼兒的興趣容易受成人的導向。比如,我們園的趙老師特長在美工活動,班中大多數(shù)小朋友都喜歡美工活動,而且美工能力比其他班幼兒強,大二班的喬老師有鋼琴特長,在組織活動中和生活環(huán)節(jié)中都滲透了音樂的元素,班中的幼兒大都喜歡律動和音樂活動。
(四)音樂活動中幼兒的主體性不能充分發(fā)揮
這也是幼兒音樂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學形式單一,練聲——學習新歌曲——復習三步走,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幼兒被動的接收教師傳授的知識,沒有體驗到音樂的美和快樂,也沒有將音樂內化成自己的一種品質。僅僅局限于教師教的幾首歌曲上,在生活中,對音樂并沒有多少興趣,音樂能力也不強。
二、大班幼兒音樂教育應該明確的幾個觀點
(一)充分認識音樂教育有自身特有的價值,不能僅作為教育的手段,更應作為教育的目的
1.學習音樂是學習人類交流的一種基本形式
音樂如同語言,是人類表達思想,觀念和情感的一種交流手段,在歷史發(fā)展的各個時期,音樂都體現(xiàn)出它的特有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它的影響力和作用力足以使它成為學習的一個重要領域。
2.學習音樂是學習世界各民族文化遺產的一種重要手段
音樂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包含著人類文化的共性和個性。音樂能幫助我們認識自身,認識風俗習慣、文化傳統(tǒng)。同時,音樂也幫助我們認識其他民族和他們的傳統(tǒng)與行為。
3.學習音樂是“學會學習”的過程
音樂學習覆蓋認知、技能、情感、動覺等主要學習領域。音樂有自身的知識體系,促進動作協(xié)調性的發(fā)展,要求各種器官參與學習,改變人的態(tài)度和情感,陶冶人的情操,心中有音樂的人一定能體驗到人生的快樂,人性的美好。
4.學習音樂是學習想象力,發(fā)展自我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一種方式
音樂學習過程中對聲音加工、想象,嘗試再現(xiàn),是一種探索,包含著復雜的思維的運動。人的創(chuàng)造性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
5.學習音樂是學習的基礎
音樂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在音樂學習中,幼兒能接觸到數(shù)學、自然科學、社會、語言和體育等各領域,提供完整的教育情景。
(二)教師在音樂教育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前面也提到了教師的興趣會影響幼兒的興趣,教師的業(yè)務能力會影響幼兒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身上擔負重要的使命,對教師的素質提出要求。教師應該不斷的學習,豐富自己,用高標準要求自己,明確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嘗試各種教學方式,不僅重視知識的傳授,更注重情感的培養(yǎng)。其實,每個人都有音樂天賦,好的教育能使這種天賦保留和發(fā)展,不好的教育則有可能扼殺這種天賦。
此外,在園本師資培訓的時候也應注意到,不僅要培養(yǎng)教師本身的技能技巧,更要培養(yǎng)教師的審美能力,對音樂的理解力,了解幼兒的身心特點,真正的進行幼兒音樂教育。
(三)教學模式應該多樣化,符合幼兒的興趣,適合幼兒的特點
大班幼兒有一定的音樂理解力,教學形式和內容應該豐富多樣,可以有欣賞活動,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讓幼兒學會欣賞美,在欣賞過程中感受藝術的神奇,也可以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或與其他領域進行整合,如與美術活動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
在教學法上也應該多樣化,嘗試各種新的教學方法,可以由國外的,國內的,其他幼兒園教師的,教師更應該充分發(fā)揮主動性,根據(jù)本班幼兒的興趣和特點設計教學方法組織活動,大膽的進行嘗試和改革。
(四)大班幼兒音樂教育應注重民族性和文化性
民族性和和價值觀念應該從小就進行正確的引導,大班幼兒思維、語言都有所發(fā)展,是培養(yǎng)愛國主義、民族情感的時期,可以在音樂教育中船體民族性和文化性,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對教材的選擇,教師可以選擇那些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音樂素材,在教學中也可以結合民俗選擇反映民族文化的歌曲。
讓幼兒從小具有文化中心感,避免產生一種價值缺失,沒有歸屬感。另外,我國許多少數(shù)民族都有自己的音樂文化,當歌聲響起的時候本民族的人會產生一種親近感,歸屬感,自豪感,這是何等的凝聚力呀?根據(jù)時代背景,從長遠的觀點來看,這一點正是當今幼兒音樂教育特有的價值和功能。
幼兒音樂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讓幼兒學會唱多少歌曲,能夠把樂器演奏的多么好,而在于讓他們的童年有藝術的體驗,在藝術的氛圍中快樂的成長,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接受義務教育,我們有責任讓他們從小插上藝術的翅膀,讓他們有一雙音樂的耳朵,音樂的心靈,熱愛生活,熱愛音樂,身心和諧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