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春
“新禾班”是我給我們二年級六班起的名字,這個班一共41個孩子,其中19孩子是從其各個硬件設施相對落后村小學轉學過來,剩下22個孩子也是從我校各個班分轉來的孩子,這些孩子在原來的班級大多屬于潛質生,這個由潛質生組成的班級,就像新生的禾苗一樣,故我給他們起名“新禾班”
為期兩個半月的品格教育實踐品格轉化效果良好,為此總結經驗如下。
一、育人先育己
我通過學校的品格教育培訓,讓專家們解答心中疑慮;和同事們交流,總結教育方法;走班聽課,深刻理解品格教育模式;研究經典教育讀本,升華自己教育認識,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從多方面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
二、以己之德,育彼之身
在平常的管理中除通過有目的、有意識的去利用早讀、少隊課時間直接教導他們的人格發(fā)展外,從思想上提升他們對自己品格培養(yǎng)的意識,同時隨時通過自身的日常行為、言談舉止、情感態(tài)度即一切與他們相處的時間對他們人格發(fā)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且身教重于言教。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及其同事進行的大量實驗研究,提出了觀察學習理論,揭示了教師知能和榜樣學習在兒童行為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所謂觀察學習指個體通過觀察他人的態(tài)度、行為,內化一定價值,形成一定行為習慣的間接學習。兒童早期,在社會情境中,兒童通過模仿進行大量的學習。大量研究發(fā)現,不同的榜樣會對兒童產生不同的作用,好的榜樣會促使兒童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習慣、人格質量,壞的榜樣也易誘發(fā)兒童青少年不良行為表現。如果說直接教導是影響兒童人格發(fā)展的外顯策略,那么,教師榜樣對兒童人格發(fā)展的作用既是外顯的,又是內隱的策略,盡管教師日常言行、情感態(tài)度對兒童產生潛在巨大的影響,但并非所有教師都能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或更少教師能自覺確實做到或進一步加以實踐 。
三、你的情感,我也體驗,每個人自己的閃光點
情感和其他的方面,如情緒、審美、道德和身體等均衡發(fā)展,兒童才能成為全面實現的個人。情感是全面發(fā)展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注重孩子們隱性課程對于他們的影響。運用學校的各種情境,增進孩子們人格的養(yǎng)成。
在開學的第一周,我?guī)ьI著這些孩子,走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讓孩子們了解了我們的學校的每一寸土地,在學校的展示欄目里,發(fā)現了眾多的他們認識的同學,大哥哥大姐姐們的優(yōu)秀品質,讓他們在情感上樹立了一種“我也要成為優(yōu)秀的人”的意識。表揚優(yōu)良品格,形塑優(yōu)質班級文化。為激勵孩子們形塑優(yōu)良品格。例如:在布置教室文化墻時,羅列他們的靚麗風采處,讓他們能夠發(fā)現自己也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刺激他們向更優(yōu)秀的方向發(fā)展。
四、紅臉白臉換著唱,原則方面我不讓
新生成班級,來自四面八方,每個孩子的性格,習慣各不相同,要想他們盡快適應新的教育環(huán)境,就必須樹立集體觀念和紀律觀念,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為此我為他們制作了“好品格養(yǎng)成口訣九條”。
1、早睡早起不遲到,見到老師有禮貌。2、衣著領巾佩戴好,來到教室看書報。3、上課認真勤思考,作業(yè)工整按時交。4、課間休息輕言語,上下樓梯靠右行。5、站隊做到快靜齊,兩操專心為身體。6、三餐行動要光盤,節(jié)約糧食好習慣。7、同學之間要寬容,團結友愛好品行。8、安全時刻記心間,危險事兒我不干。9、新禾口訣要記牢,多多讀書本領高。每日晨讀前必讀,朗讀成誦,時刻記在心間。寬嚴相濟,雙管齊下,將好品格落在實處。
五、落實品格在生活
品格教育,基礎在家庭,啟動在學校,實踐在社會。學校和教師,是連結家庭和社會的橋梁?!靶潞贪唷钡募彝デ闆r基本屬于隔代教育,當家庭結構面臨失調,家庭中傳遞品格核心價值的功能相對低下,學校和教師的角色將更形重要。要落實生活教育,并在其他相關學科及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品格。
在平常相處中,我少說多展,用故事、漫畫、影片、卡通等方式進行施教。同時,充分借助表情、動作、言語、物品等,向兒童傳遞對其特定行為的肯定或否定信息,以達到影響兒童行為的目的。例如:我會為課堂表現好、生活品行好頒發(fā)獎勵小紅旗,將獎狀縮小化形成獎勵表揚單,在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表揚單,每周總結一次,讓在外的爸爸媽媽回來的時候能夠看到孩子的平時在學校學習、生活的狀況。從而提高了孩子們的表現欲,自我提升的欲。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總之,好品格,在明德。要明德:心正,身修,氣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