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芮
設計意圖:
每年的九月份是幼兒園新生入園的時間,不少孩子由于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會產(chǎn)生入園焦慮、恐懼,年輕的家長們,為每天哭鬧著不愿上幼兒園的孩子感到束手無策。消除孩子的入園焦慮,使其盡快適用幼兒園的生活,成為家園雙方共同探討解決的問題。怎樣才能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剛?cè)雸@的這幾天呢?特開展此項活動。
教學目標:
讓家長了解分離焦慮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及入園焦慮的種種表現(xiàn);
幫助家長掌握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的方法。
教學準備:
向幼兒的家長發(fā)放家長學校邀請函、家長園地宣傳欄有專項介紹。
教學過程:
一、感謝家長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前來學習
我非常感謝各位家長對我們的信任,把孩子送到我們幼兒園,我代表全體教師謝謝大家!今天各位家長能來參加我們的家長學校,這也說明各位對我們幼兒園工作的支持和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希望通過這次學習,大家能對我們幼兒園工作多一分了解,對孩子初入園的情緒變化多一分理解。
今天我們主要是針對新生入園的問題和大家進行一下分析和交流。
二、指導過程
(一)要重視幼兒入園焦慮
有調(diào)查顯示,各年齡段的幼兒中會有95%左右存在入園不適應的現(xiàn)象。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一方面,父母看著也會比較心疼,甚至產(chǎn)生轉(zhuǎn)園甚至暫時不上園的想法,使一些幼兒園的正?;顒訒艿接绊?,從而增大老師們的工作難度。一方面不利于其本身的健康發(fā)展,容易對幼兒園產(chǎn)生抗拒心理。所以,家長和孩子的分離不適感互相強化,惡性循環(huán),讓孩子越來越怕上幼兒園,父母也越來越擔心。在孩子入園后,父母的正確引導非常重要,父母是最好的老師,要有恒心耐心和信心,相信孩子一定能逐步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這樣才能給孩子好的影響。
(二)孩子“入園焦慮”的表現(xiàn)與原因
典型的“四二一”家庭,在家里猶如眾星捧月一般。上幼兒園后,由于家人對過分溺愛,大包大攬了他的所有事情,甚至連吃飯都得大人喂,所以就遇到了一系列的問題:吃飯、穿衣、上廁所都不會,每次上幼兒園,他都很不情愿。
而在幼兒園,想玩玩具老師不讓玩,因上課時愛說話,又挨老師批評,一下子碰到那么多“倒霉事”,非常不開心,所以從幼兒園回到家后,變得動不動就發(fā)脾氣,鬧情緒,家長對此不知所措。這都是由于孩子在家里習慣了任性,想怎樣就怎樣造成的。
上幼兒園后,孩子總喜歡搶小朋友的玩具,動手打人,時間長了就沒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玩,在幼兒園里沒有了朋友,性格漸漸變得內(nèi)向,總喜歡一個人呆在角落里,不愿參加集體活動。
班上午睡睡不好的孩子為數(shù)不少,有的孩子甚至一分鐘也睡不著,孩子非常煩躁,每次午睡,都成了最難捱的時間。即使后來為他想了一個辦法,有時讓孩子抱著自己心愛的玩具睡,也仍舊很難入睡,躺在床上不停地翻來翻去,老師也非常難辦。
產(chǎn)生這些“入園焦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幼兒對入幼兒園不適應可有下面四方面的原因:情感依戀的遷移;安全需要暫時性缺失;相對而言幼兒園的生活顯得有目的、有組織,受到了集體生活中紀律與規(guī)矩的約束,還必須遵守一定的常規(guī)要求,行為舉止一旦受到約束,對幼兒來說就會感到不自在;孩子入園前在家往往會形成一些特殊的生活習慣。入園后,這些習慣會被迫終止,以往的習慣被打破,導致幼兒不習慣。
(三)如何幫助幼兒跨越“入園焦慮”
讓幼兒對幼兒園產(chǎn)生期待感。 讓他感到在幼兒園中老師是一個可以幫助自己的人,幫助幼兒建立對老師的感情,相信中班大班的哥哥姐姐也都是在幼兒園快樂地學會本領的。
進入幼兒園前,要幫助幼兒增加入園后的自信,讓幼兒適應一定程度的自理狀態(tài),培養(yǎng)幼兒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上廁所、吃飯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按時午睡等。
在家中給幼兒一定的獨處時間和空間,讓幼兒體驗在視線中感覺不到成人注視的感覺,比如在客廳或某個房間設立一個空間,讓孩子在那里游戲、看圖書,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能力,減輕幼兒對成人的依戀感。
告訴孩子對小朋友要互相謙讓,先可以了解班上有哪些小朋友是住在同一小區(qū)或鄰近地區(qū)的,再互相聯(lián)系,一同玩耍。這樣既讓幼兒有了熟悉的伙伴,也增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這樣大多小朋友就愿上幼兒園,從而緩解分離焦慮。
調(diào)整好心態(tài),給孩子以積極的暗示,父母要自己保持愉悅的情緒狀態(tài),大家都高高興興的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同時對孩子的點滴進步予以及時鼓勵。
(四)孩子入園后,家長可以這樣做
要明白孩子哭鬧是正常的現(xiàn)象,是要有決心堅持送孩子,不能一天打魚,三天曬網(wǎng),千萬不要好像孩子有多委屈,家長就欠了孩子什么似的,到家后就百般呵護,這樣會使孩子更想家,從而延長了孩子的適應時間。
送孩子時,可提早一些時間,為減緩孩子的焦慮情緒,家長可以在幼兒園多陪一會兒孩子,但在決定離開時就要果斷的交給老師并馬上離開,不能孩子哭,家長也哭,依依不舍,一步三回頭,這樣會使孩子更加恐懼;也不要在遠處張望或中途來園看孩子,因為這樣他總想盡快找到親人回家,會延長孩子適應時間。
如果幼兒不能大膽、清楚地講出自己的需求,可能會被老師忽視,我們要引導幼兒和老師交往。有什么需求主動跟老師說,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并與老師及時溝通,盡快消除幼兒因受批評產(chǎn)生的不良情緒。
重視第一天上學與老師的溝通與交流。跟孩子聊一聊幼兒園里頭的開心事,如今天做什么游戲了,你怎么學會的,能教爸爸媽媽玩一玩怎么玩的,一家人熱情地和孩子做游戲,自然對孩子是一個正面的情緒體驗。你說幼兒園好,應該是一個很具體的事伴、一個具體的情景,隨著孩子一個具體的情緒體驗。
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生活上的難題,就會解決剛才一些家長提出的剛開始孩子喜歡上幼兒園,一段時間卻不愿意上的問題。
各位家長朋友,從今天起,我們就成為了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孩子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我們雙方的溝通和配合,讓我們通力合作,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