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輝
摘要:新一輪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以來,受到了體育教師的普遍歡迎,也為學校體育課堂教學帶來無限生機,體育教師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質量觀和評價觀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由于新課程實施過程的復雜性和不平衡性,各個方面的因素都會對課程實施的效果產生影響,甚至出現“穿新鞋走老路”的狀況。
關鍵詞:新課標;理解;實踐認識
實施體育新課程只有通過體育教學的效果表現出來,而在實施新課程體育教學過程中,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場地器材的配備和教師觀念及素質等各個因素如何落實,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的實施效果。
總之,深深地體會到新課改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課程改革帶來了令人鼓舞的變化。以下對實施新課程的幾點認識:
一、學習理解新課標
新課程從開始試行到全面實施,我們多次通過培訓學習,全面接觸,學習體會新課程的內容、理念、教學與學習方式變革、評價體系的轉變,通過不同層次的學習和進修,轉變教育教學的思想觀念,提高自身教學素養(yǎng)和教學質量。
1.教學觀念的轉變
首先,教師角色的轉變。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訓者,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體育教師從過去作為知識和技能傳授的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不只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更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學”及“如何學”上來培養(yǎng),達到健身益體,體驗其團結合作、拼搏精神在成長中的意義,在社會上更健康的適應。
其次,教與學的轉變。體育教師從被動執(zhí)行教學大綱的大綱執(zhí)行者轉換成為課程的設計者和決策者。教學應以學生的需求,在課的學習內容設計、學習方式的引導及組織上,充分體現師生的雙邊活動。從“要你學”到“我要學”是一個質的飛躍。在課程理念上,重視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教育,重視對學生生活方式、心理感受及承受力、人際關系等教育,使學生從課程的被動執(zhí)行者轉變?yōu)檎n程實施的主動參與者。
2.提高自身素質
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學內容,只有通過體育教育者的教學工作才能;貫徹落實,進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自課改實施以來,一步一腳印,通過培訓和教學實踐,加強理論和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學習,充實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不斷創(chuàng)新教法,努力搞活課堂氛圍,使學生喜愛上體育課。
二、實踐認識新課標
1.體育課程結構的把握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大綱——教材——課案實施——學生學習。而新課程體現全面發(fā)展學生需要,堅持“健康第一,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提出達成目標,選擇教學內容(明確具體、符合實際),指導選擇教學內容(學生的興趣、學習空間發(fā)展),面對全體學生,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同時關注個體差異,調整學習內容及層次,從重“教”轉化為引導學習練習方法,多方面拓展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例如本人舉行一節(jié)名師開放課堂觀摩課《體驗大練兵》,為達成目標,以全面身體素質的突破為主教材,改變以往傳教式的教法,給學生的個性展示平臺,教師通過引導及幫助,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新和探索,學習和享受運動的樂趣,體驗成功突破的自豪感。
在教法上,改變以往“師道尊嚴”“軍事式訓練”教法,鼓勵學生積極與老師對話,相互探討,學會學習,通過不同途徑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組織活動中,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運動經驗,進行動作組合與創(chuàng)新學習,無論學生動作練習完成與否,多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的能力差異,讓學生感到老師在關心他,并用富有感情的方式對待學生的每一點進步。
2.選項教學
新課程推行小學選項課,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多教材教學的形式,根據學生的普遍喜愛、興趣和教學條件,設置項目的若干模塊,由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目的明確,激發(fā)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大了體育學習的深度,提高體育學習的效果。
結合我校的實際條件,采用班級為主選項教學,設置了籃球、武術、羽毛球、游泳、乒乓球和田徑等。教學上以田徑必修做為課堂基礎教材(學習占小部分),以小組形式進行選項學習。學生在課堂練習時基本能“各司其職”,選擇喜愛的項目進行鍛煉,教學效果顯著。
選項教學也促進了學校體育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各項目比賽常年不斷,同時培養(yǎng)出許多體育尖子生,代表學校參加區(qū)、市的運動會比賽,取得驕人成績。羽毛球球隊連續(xù)幾年取得我區(qū)、市羽毛球比賽第一名,游泳比賽第一名、田徑隊也取得優(yōu)異成績,為學校爭得榮譽。
3.合理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傳統(tǒng)的體育課考核與評價模式,是以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為主,重終結性評價,輕過程性評價,壓抑學生個性發(fā)展和興趣愛好的發(fā)揮,不能為每個學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成功體驗,制約在多數學生身心健康的持續(xù)發(fā)展,主要體現在“考什么,學什么,練什么,給多少分”,教師“一錘定音”。
結合新課標的要求,評價是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體育評價中,以體育的基礎常識、身體素質進步情況、運動技能(選項考核)、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運動參與(上課考勤、參與態(tài)度)、日常體育鍛煉情況等幾方面作學科考評內容,采用“等級”評定而不用百分制評定,各項表現按優(yōu)、良、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評定。評定過程中有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各選項小組)、教師評價、總體總評,這樣構建的評價體系,重視學生參與,激發(fā)了學生的責任感和成就感,同時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促進學生始終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