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換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創(chuàng)造始于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有問題雖然不一定有創(chuàng)造,但沒有問題一定沒有創(chuàng)造?!蔽覀冞^去的數學課堂教學更多的是關注教師傳遞知識的藝術,往往忽視了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感受。新《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真正主體,我們的課堂教學應有利于學生知識、能力、態(tài)度及情感的和諧發(fā)展。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有效的服務,而不是讓學生為自己完成老師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服務,更不是教師教學中的道具。
我們知道,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特性、興趣、能力和學習需要,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不僅要幫助學生儲備知識,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掌握探求知識的方法,體驗發(fā)現、發(fā)明直至創(chuàng)造的感受,調動學生探索研究未知領域的強烈愿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總結規(guī)律以及預見未來事物的能力。因此,我們要把教學活動的重點從教師傳授知識轉到學生有效學習。只有教師在每一節(jié)課中實施有效教學,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發(fā)展、提高。我們的教學怎樣才能激起學生的有效學習呢?這是新課程改革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下面就對有效學習的再認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無效學習的現象,并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改革實踐,談談如何在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一、有效學習的再認識
有效學習的范圍很廣泛,我所指的“有效學習”,主要是指學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學習,是指在小學階段,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規(guī)定時間內,能夠合理運用教材,選擇適切的學習內容,營造健康、和諧、安全、溫馨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多種學習形式,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活動,為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發(fā)展服務,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
教師設計的問題應具有四個特點:
1.問題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
如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可以借助不同樣式的鐘表情境,問學生:
“看到這些鐘表,你想到了什么?”“你知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么戴手表?”(師出示7時鐘面后)“這是李老師早上出門的時間。看看鐘面,你知道老師幾時出門嗎?你怎么看出來的?”這些看似比較隨意的問題問題都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第一個問題利于教師及時的了解學生對鐘表的認知情況,第二個問題讓學生強烈的感受到鐘表的作用,通過第三個問題,教師可以較好的了解到學生對鐘面時刻的認知情況,并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指導學生觀察時針與分針的位置,發(fā)現鐘面上的一些特征,使學生在不同層次上得到提高。
2.問題要有層次,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這三個問題循序漸進,有坡度。隨著這個“漸進的問題階梯”,學生的思維也在不斷的發(fā)展,通過動腦思考,動手在自己的鐘面上撥出時刻,在學生教老師、學生教學生,學生獨立動手撥以及說說撥撥等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操作過程中,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會認也會撥整時刻,進一步感受整時時針與分針的位置關系。
3.問題應處在學生思維發(fā)展水平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生對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
在教學完例題中的8時、3時、6時之后,教師可以結合這些不同時刻,提問:“觀察這些整時刻,你發(fā)現了什么?”這個問題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難度較大,少數學生可能會發(fā)現整時鐘面的特點,但又不善于表達。這時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再問“仔細觀察鐘面的時針與分針,你發(fā)現了什么?”,在這樣問題帶有啟發(fā)性,學生能通過觀察、比較和交流,發(fā)現整時時時針與分針的位置關系,真正體驗知識的建構過程。
4.問題要有利于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總之,恰當的問題,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創(chuàng)造愉快學習的樂學氣氛,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探求知識。
二、課堂提問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門藝術,也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式
它可以溫故知新,引出新的內容;它可以啟迪學生思維,揭示和解決矛盾;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等。課堂教學提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如何巧妙設計提問?本人在教學中有如下三點體會。鋪墊階段的提問,重在“引”“引”即引導。教師讓學生回想已學知識或生活經驗的同時,應努力把新的知識從它的“生長點”引出來,使已學知識蘊藏著新的知識更顯露更突出。若要把新知從它的“生長點”上引出來,教師就應注意弄清所學新知識脈絡,針對新知的形成基礎進行提問。如上《認識人民幣》一課,有關使用人民幣購買東西,是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實踐。于是我就注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們都用過人民幣嗎?誰能說說你在什么時候用的?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實際進行回憶,從而導入新的學習課題。新授階段的提問,重在“點”“點”就是啟發(fā)點撥。數學課的新授階段,是教師實施課堂教學目標,解決重點、難點階段。
總之,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各種策略,激發(fā)學生求知欲,使學生愛學;要善于創(chuàng)造條件,放手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發(fā)揮學生主動性,使學生能學;要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學習能力,使學生會學,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