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思
摘 要: 水利水電工程作為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過程中基礎建設工程,在提升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以及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而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基礎處理施工一直以來都是保障其工程質量的關鍵。基于此,本文對于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工程技術;基礎處理施工技術;水利水電
【中圖分類號】 TV55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236-1879(2018)11-0141-01
隨著近年來社會的進步以及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并且在促進社會及經濟發(fā)展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這樣一來,就使得人們對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質量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而基礎處理施工技術作為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較為最為關鍵的一項技術,對于保證整個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產生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只有在實際的建設過程合理的應用基礎處理施工技術,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的有效提升。
一、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特征概述
與土木工程不同,水利水電工程無論是施工環(huán)境還是施工技術都與之存在的較大的差異,特別是基礎處理施工?;谖覈姽こ袒A處理施工工作而言,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規(guī)模較大;其次,其施工現(xiàn)場所處位置以及地理條件相對來說較為復雜,一般來說,水利水電工程要想保證其使用效果,大多都會講工程建設在地勢險峻且水流湍急的地區(qū),這樣就必然會給整個工程施工帶來許多難度;再次,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往往需要設計多種技術,并且對于施工技術的要求較高;最后,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樹立施工技術對于施工人員的要求也相對較高。
二、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的主要因素
由于水利水電工程是一項具有高度復雜性且建設規(guī)模較大的工程,因此,在其實際的建設過程中,影響其基礎處理施工的因素也有很多。筆者通過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影響其基礎處理施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即地基穩(wěn)定性、地基沉降作用、地基滲透等等。
三、基礎處理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分析
一般來說,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地點主要是位于地勢較為嚴峻且地理環(huán)境較為復雜的區(qū)域,盡管這樣可以有效的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后期應用效果,并以此為基礎發(fā)揮出其在社會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就不可避免會給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實際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只有正確的應用基礎處理施工技術,才能真正意義上發(fā)揮出其在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整體質量中的積極作用。
1、錨固技術。
錨固技術作為基礎處理施工過程較為常見的一中技術,將其應用到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過程中,可以有效降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地點對于整體施工的具體影響,并以此為基礎保證基礎處理施工可以充分發(fā)揮出其自身特性,對于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以及優(yōu)化施工環(huán)節(jié)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在進行錨固技術應用過程中,相關施工單位應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地理位置、施工環(huán)境以及土質情況進行勘察,并根據(jù)勘察結果對整個基礎處理工程施工進行設計,然后將錨固技術應用到實際的施工建設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錨固技術應用過程中,除了要對工程地理環(huán)境以及地形進行充分的勘察和了解外,還應對工程施工現(xiàn)場進行實際的考查,并做好相應的工程施工準備工作,以此來保證工程施工后續(xù)工作的順利進行。
2、水泥土加固技術。
科學合理的對水泥土進行應用,也是實現(xiàn)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目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很多施工單位為了保證施工質量,通常會使用水泥材料與其他建筑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成漿,并將其澆灌至水利水電基礎工程內部,以此來提升水利水電基礎工程的特性。
在實際的灌漿法技術應用過程中,由于水泥漿各類材料混合配比與澆灌數(shù)量會對工程基礎的特性以及功能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其主要的施工工藝為水泥漿的混合制作與澆灌,無論是進行水泥漿混合制作還是水泥漿澆灌,都應結合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范標準中的具體要求對其相關數(shù)據(jù)及參數(shù)進行控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發(fā)揮出灌漿法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效果。
3、預應力管樁技術。
就現(xiàn)階段我國水利水電施工技術而言,預應力管樁技術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項基礎處理施工技術,在保證基礎處理施工穩(wěn)定性和強度方面具有著非常高的應用價值。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現(xiàn)階段較為常用的預應力管樁施工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為先張法,一種為后張法,由于這兩種施工方法的具體應用效果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進行施工方法選擇時,應嚴格按照施工現(xiàn)場具體的施工情況進行選擇;其次,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沉降作用中,對于預應力管樁施工方法為靜壓法和錘擊法,如果施工現(xiàn)場土質較軟,宜采用靜壓法,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規(guī)范標準進行施工。而錘擊法則是現(xiàn)階段最為常用的一種沉樁方法,在其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需要按照沉樁分布以及周圍物體之間的實際情況來對沉樁順序進行明確,然后按照相應的原則進行沉樁操作,并以此為基礎保證沉樁的質量和效果。
綜上所述,基礎處理施工技術作為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技術,在具體的工程建設過程中,通過對這類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使用,并以此為基礎不斷提升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對于實現(xiàn)我國水利水電工程長效可持續(xù)發(fā)展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趙航.淺談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13):110-111.
[2] 李玉娟.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的分析[J].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18(1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