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永祥
摘要:樁基礎施工屬于建筑項目中的要點,這當中的任何環(huán)節(jié)存在問題,都會對整個工程項目的進程和質量產生影響,所以我們就針對樁基礎施工技術以及安全管理手段,針對怎樣確保工程項目安全質量作用展開論述分析。以下就是對建筑樁基礎施工過程中應用的一些技術手段展開分析。
關鍵字:樁基礎;技術措施
一、確保地基基礎穩(wěn)定性的手段
(一)針對灰土與素土地基的處理手段
在施工過程中要首先確保驗槽之后再進行施工,在施工之前必須檢查基底有無淤泥與積水,必須把它們清除干凈之后才能施工。針對石灰與灰土土料等原材料其配比必須滿足設計標準,針對灰土而言,必須保證均勻攪拌,要至少攪拌三次。在施工過程之中必須對分層鋪設厚度以及分段施工過程中上下兩層搭接的長度,夯實加水量與夯實次數等進行檢查。針對分段施工灰土地基,其留槎的位置必須避開樁基、墻角與承重窗間墻。其中上下兩層的灰土接縫間距不能夠低于500毫米,接槎過程必須順槎進行垂直操作,在接縫位置的灰土必須充分夯實。在每層都充分夯實之后,需要依照規(guī)定環(huán)刀取樣,對灰土質量密度進行測量,滿足設計標準后,才可以對上一層的灰土進行攤鋪。
(二)砂石地基處理方法
在進行施工之前,要首先對砂石的質量以及配比進行詳細檢查,保證砂石得到均勻攪拌。在鋪設之前需要先驗槽,將基底外表面的淤泥與浮土清除掉。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對分層厚度進行認真檢查,測量記錄分層施工過程中搭接位置的壓實次數以及加水量等。當完成墊層鋪設之后,需要馬上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禁止職工與車輛行走在砂石上,在必要情況下也必須鋪板之后再行走。要對砂石地基進行質量檢查,檢查的結果一定要滿足設計標準,還要對數量進行檢測,每個單位工程保證高于3點。
(三)其余軟弱地基的施工處理手段
1、軟弱地基中利用機械進行成孔,且填入生石灰充當固化劑,將其壓實成為樁體,借助生石灰吸水膨脹與放熱性原理對樁體四周基礎物理性質進行改善,使其和基土共同形成一種復合地基,實現地基的加固目的且有效避免樁基的傾斜問題。
2、依靠在基土層中添加具備較大拉結強度的受力桿件與拉筋,能夠讓土顆粒和拉筋間的摩擦力形成一個整體,有效提升地基的承載力,減少沉降,確保建筑穩(wěn)定性。其適合人工填土路堤與擋墻結構中應用,能夠避免施工過程中的斷樁、傾斜問題。
3、穩(wěn)定邊坡操作,可以在基土土體中添加一定密度和長度的土釘體,以此彌補土體強度不足的缺點。這樣不但能夠提升整體的土體強度,而且可以改善土體抗剪抗拉強度較低的缺陷,也能在地基中順著不同方向,安裝直徑在75mm-250mm范圍內的細樁,通過這些細樁進行結構物支撐、擋土以及穩(wěn)定邊坡。
4、通過壓力泵把石灰、水泥砂漿與其余化學漿液注入到軟弱地基土體中,進而形成一種加固體,和沒有加固的土體共同構成復合地基,有效提升地基承載水平,有效減少沉降。最終保證樁基礎的穩(wěn)定牢固。
二、鉆孔灌注樁技術
(一)單樁的施工技術流程
泥漿坑開挖、測量樁位、埋設護筒、復測樁位、鉆機就位、鉆進成孔、制作鋼筋籠、鋼筋籠放置、砼攪拌、砼灌注、成樁。
(二)鉆孔成孔
依照現場實際狀況壓縮機的基礎和粗苯乙烯塔基礎距離較近,加熱爐反應器框架距離較近,所以這兩個區(qū)域的中間分別設置一個泥漿坑。其中泥漿坑的大小是4米×3米×3米??又心酀{要采取外加劑與粉質粘土進行配備,配備泥漿流動性以及粘性一定要符合施工要求。進行樁施工之前先要對樁點展開測量線工作。復測達標之后依照樁位點進行土體清除,要挖設相應護筒坑,護筒坑的內部要重新進行樁位設置,埋設樁徑超過200毫米鋼護筒。埋設鋼護簡的時候鋼護筒的中心要對準樁位,之后把護筒的底部與外壁通過粘土來填牢,鉆機準備就位。利用吊車把GPS20回轉鉆設備吊放到樁位,把鉆機的回轉中心與樁位點對準,采取水平尺進行調平保證鉆頭下鉆的垂直性,之后利用枕木將鉆機墊穩(wěn)。鉆孔過程采取泥漿護壁通過回轉來鉆進成孔,先要采取三翼鉆頭開孔往下進行鉆進,在鉆進的過程當中采取泥漿泵借助空心鉆桿將泥漿注入孔底,泥漿從樁孔的上端流入泥漿坑中,這樣往復保證泥漿密度。三翼鉆頭在進入到強風化巖層之后更換成牙輪鉆具一直鉆到終孔。保證鉆孔過程依照地勘報告以及泥漿攜帶巖石碎塊了解鉆頭入巖的狀況,鉆頭在進入到中風化巖層之后鉆桿上面要作1.2米的進尺標識,鉆頭在進入持力層大約1.2米之后不要繼續(xù)鉆進。而鉆進到巖層的要求深度之后,必須進行樁孔的清渣與調漿工作。將孔底沉渣與碎石清除掉,直到滿足規(guī)范標準。清孔結束后進行鋼筋籠的安裝與混凝土的澆筑工作。
(三)鋼筋籠的制作放置
鋼筋籠要采取直流電焊設備進行人工制作,其主筋連接的時候采取雙面同心進行搭設焊接。箍筋要采取螺旋漸進的方式,采取22#鍍鋅鐵線與其綁扎,針對超長鋼筋籠依照規(guī)范標準來焊接。其中鋼筋籠利用吊車進行吊裝,必須保證鋼筋籠的軸心和孔的軸心正對,鋼筋籠安防的時候要人工進行調直,使其緩慢地下沉。保證鋼筋籠的安放準確之后,繼續(xù)混凝土的灌注工作。鋼筋籠的安放需要緊接進行澆筑混凝土施工,若是發(fā)生特殊情況做不到混凝土的及時澆筑,必須在澆筑混凝土制作鋼筋籠以前將鋼筋籠吊出做好二次清孔工作,然后安裝鋼筋籠,進行混凝土澆筑。
(四)砼的攪拌,灌注與成樁
混凝土采取現場攪拌方式,鉆頭在進入到要求部位之后現場進行攪拌混凝土操作,混凝土配制的時候嚴格依照配比來配制,其中砼灌注要采取水下連續(xù)性灌注法,在灌注過程中把灌漿導管深入到力孔底大約0.5米位置,混凝土從導管全部灌注到孔底,提高混凝土面擠出泥漿,第一次下料要確保導管的底端埋到混凝土的下端0.8米之后逐漸提高,之后要一邊進行混凝土澆筑一邊提高導管,導管逐漸上提的時候,盡可能確保導管的底部一直與混凝土面保持超過2米的距離,混凝土灌注過程一定要確保連續(xù)性灌注,發(fā)生特殊狀況必須中斷澆筑工作時,間隔的時間不能超過45分鐘。最后一次混凝土的灌注量保證混凝土的灌注高度,依照規(guī)范標準超過樁頂標高的0.8米。灌注混凝土結束之后將混凝土導管拔出,之后將樁頂的表面浮漿清除掉。
三、結語
借助以上幾種技術手段可以有效防止樁基礎、地基工程的穩(wěn)定性事故。我們在強化地基與樁基礎的工程質量手段同時,必須要確保施工過程使用的混凝土、鋼筋材料質量。且工程的監(jiān)理人員必須及時對施工部門督促加強現場取樣工作,預存試塊,另外必須做好監(jiān)理的日記與記錄,確保建筑土建項目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