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李云霞
【摘 要】目的:探討燒傷后瘢痕瘙癢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對皮膚科60例燒傷后瘢痕瘙癢患者(2016年1月-2018年6月間收治)進行觀察,按隨機數表法分組:常規(guī)組(n=30)和綜合組(n=30),常規(guī)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綜合組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分析兩種方案的運用效果。結果:綜合組護理1個月后瘙癢程度評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P<0.05)。結論:燒傷后瘢痕瘙癢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瘙癢。
【關鍵詞】燒傷;瘢痕瘙癢;綜合護理干預;效果
瘢痕是燒傷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期間的常見表現,因患者創(chuàng)面神經、血管、結構組織縱橫交錯導致。燒傷患者創(chuàng)面基底修復時間較短,但瘢痕增生至成熟時間長,可達數月,甚至2年,患者瘢痕形成時間瘙癢癥狀持續(xù)時間較長,可晝夜持續(xù)發(fā)生,是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的重要因素[1]。目前臨床上通過藥物治療燒傷后瘢痕瘙癢療效有限,仍需采取其他護理方法輔助改善瘙癢癥狀。為明確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瘙癢癥狀的影響,本研究對皮膚科30例燒傷后瘢痕瘙癢患者應用了綜合護理干預,分析兩種方案的運用效果,現行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6年1月-2018年6月間進行病例篩選,選期間皮膚科60例燒傷后瘢痕瘙癢患者實施觀察,按隨機數表法分組:常規(guī)組(n=30)和綜合組(n=30),常規(guī)組年齡23~73歲,平均年齡42.3歲(s=11.5);性別分布:男/女為18/12;病因:熱液燙傷15例,火焰燒傷13例,化學燒傷2例,電燒灼傷1例;綜合組年齡23~74歲,平均年齡42.2歲(s=10.8);性別分布:男/女為19/11;病因:熱液燙傷15例,火焰燒傷11例,化學燒傷3例,電燒灼傷1例。對基礎組與干預組患者一般基線資料對比,結果處于對比研究標準內(P>0.05)。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本研究課題。
納入病例:存在燒傷史患者,患者燒傷瘢痕部位存在瘙癢癥狀;感知正常、意識清晰患者;患者自愿配合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病例:孕期、哺乳患者;皮膚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瘙癢患者;其他系統(tǒng)及組織嚴重病變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精神、溝通障礙患者。
1.2 方法
常規(guī)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生活指導,指導患者盡可能避免撓抓瘢痕部位。
綜合組應用綜合護理干預:①加壓護理:在患者創(chuàng)面初愈時在創(chuàng)面上放置一層紗布,再使用彈力繃帶加壓,初始時壓力較小,逐漸增加壓力,保持內層壓力處于13-20kPa,盡可能保持24h加壓包扎,但需避免影響遠端血運。每周檢查包扎狀況,繃帶松弛及時更換,包扎期間若患者出現不適癥狀可適當減少壓力。②溫水浸浴護理:從患者燒傷部位脫痂開始實施溫水浸浴,可采取1%氯化鈉溶液,1%新潔爾滅溶液,并加入適量苦參、蛇床子等中藥材,保持浸浴溫度35-40℃,30min/次,1次/d,浸浴中輕輕擦去瘢痕及污物。③按摩護理:在浸浴后對瘢痕部位涂抹石蠟油,并實施推、按、揉等相關手法按摩,力度以以患者耐受為準,瘙癢嚴重部位實施捏提交替,30min/次,1次/d。④音樂療法:指導患者出現瘙癢時可傾聽舒緩音樂,并根據音樂節(jié)律調整呼吸。⑤冰敷護理:出現局部劇烈瘙癢時,可指導患者對局部進行冰敷,并注意把控冰敷時間,預防凍傷。
均實施1個月干預。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種方案下患者瘙癢程度變化狀況??煞譃?-3級,0分:無瘙癢;1分輕微瘙癢,通過輕抓可以緩解;2分:中度瘙癢,通過重抓可緩解,可耐受;3分:重度瘙癢,難以忍受[2]。
1.4 數據統(tǒng)計
用SPSS20.0軟件處理,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綜合組護理1個月后瘙癢程度評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P<0.05),見下表1。
3 討論
研究發(fā)現燒傷患者瘢痕瘙癢的出現與瘢痕增生至成熟期間組胺、P物質等相關遞質釋放存在關聯(lián),可分為皮源性瘙癢和神經性瘙癢,針對患者瘙癢形成的原因,臨床多通過抗組胺藥物或糖皮質激素治療,但療效不佳[3]。燒傷后皮膚瘙癢的機制較為復雜,在患者用藥治療期間仍需注重護理過程。本研究中綜合組護理1個月后瘙癢程度評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說明通過綜合護理干預過程可有效減輕患者瘙癢癥狀。本研究在綜合護理干預中主要實施了加壓護理、溫水浸浴護理、按摩護理、音樂療法、冰敷護理,通過加壓護理可對患者瘢痕部位進行長期繃帶加壓包扎,可在不影響遠端血運的基礎上,通過加壓過程介紹瘢痕部位微循環(huán),減少炎性介質的分泌,從而減輕瘙癢癥狀;通過溫水浸浴護理過程可在浸浴過程中將瘢痕組織及相關污物去除,有效減少瘢痕部位炎性物質殘留,減輕神經源性瘙癢;通過按摩護理可通過針對性手法按摩有效減輕皮源性瘙癢狀況;通過音樂療法可促進患者身心放松,轉移注意力,緩解瘙癢;通過冰敷護理可通過冷刺激抑制瘙癢信號的傳遞,減輕瘙癢感受[4-5]。通過綜合護理干預過程可有效改善皮源性瘙癢和神經性瘙癢,并可抑制瘙癢信號傳遞,轉移注意力,減輕心理負擔,從多種途徑有效緩解瘙癢癥狀,發(fā)揮協(xié)同效果,緩解患者身心痛苦。
綜上所述,燒傷后瘢痕瘙癢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瘙癢,值得運用。
參考文獻
[1]鄭娟.燒傷后瘢痕瘙癢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7(3):262-263.
[2]李占川.對燒傷后瘢痕瘙癢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后對瘙癢程度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27):197-198.
[3]賀桑桑.燒傷后瘢痕瘙癢患者的護理干預分析[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6,14(37):87-87.
[4]郭媛,溫繡藺.綜合護理干預在燒傷后瘢痕攣縮整形修復患者圍術期應用效果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2):249-250.
[5]侯海靜,陳麗英.顏面部燒傷后患者早期瘢痕治療的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