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獎雄
新的課程標準在強調學生學會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其德智體美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并為他們的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礎。因此,地理課堂對學生人格的塑造和教育就必須有意識的進行,必須落到實處,絕不能流于理論層面,除了教師的“身教”外,還應有意識的塑造和“言傳”給學生以健全的人格。
一、相信學生是師生人際關系互動來塑造學生創(chuàng)新人格的首要條件
大部分活動都需要學生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給學生熱情的關懷和鼓勵,以喚起他們內在的積極性。教師應多了解學生的心理的特點,要加強溝通,并注意溝通方式,把握溝通時機。對于性格內向和所謂的“問題生”的學生,要更多地與其交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教師在地理教學活動中要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自己制訂地理研究方案,自主探索和研討地理問題,使學生切實處在自主學習和積極交往的狀態(tài)之中。在學習中要注意組織好學生的交流,處理好學生間合作與競爭的關系以及反應快捷和滯后學生間的關系。師生之間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不僅會促進地理教學相長,而且能夠提升感情的熱度,使師生關系得以充分發(fā)展。
二、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塑造學生創(chuàng)新人格的重要條件
教師的人格魅力最能感召學生的靈魂用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統(tǒng)合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qū)別于他人的,穩(wěn)定而統(tǒng)一的心理品質。教師除了要作必要的引導外,還要實際指導和幫助學生學習,與學生共同做游戲、講感受等,這就要求教師除了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廣博的學識外,更重要的是應當擁有高尚的創(chuàng)新人格。教師的言傳身教、學生的耳濡目染,對學生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樂觀開朗性格的形成以及正確的人生觀的樹立,無不起著直接的、積極的、重要的作用。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學生,教育學生。讓他們不但學會學習,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疤依畈谎?,下自成蹊”,教師良好的品德對學生總是潛移默化的。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師,其魅力是巨大的,其感染力是強烈的,教師高尚的人格會讓學生產生一種敬仰之情。師生之間形成積極的互動,就會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鼓勵學生的質疑是塑造學生創(chuàng)新人格發(fā)展的基礎
教師還要努力塑造學生的質疑能力,盡可能多發(fā)動他們提出問題,進而試著解決問題。學生的質疑品質即指學生能夠對一個事物或一種理論從不同角度提出各種不同問題的個性品質。質疑是創(chuàng)新性人格的首要品質 ,鼓勵質疑是塑造創(chuàng)新性人格的重要內容。馬克思有一名言 ,就是 “懷疑一切”,體現著對傳統(tǒng)習俗和落后觀念大膽批判的創(chuàng)新精神。用理性去追問一切現存事物存在的合理性?!霸佻F教育” 和 “應試教育” 致使許多學生盲目崇拜教科書 ,盲目依賴老師 ,不善于質疑 ,不敢發(fā)問。 亞里士多德說: “吾愛吾師 ,吾更愛真理。 ”所以 ,創(chuàng)新教育的人格塑造中 ,應當著重塑造學生質疑品質,鼓勵學生對一些習慣和傳統(tǒng)進行懷疑,不迷信專家權威,敢于提出各種問題 ,甚至包括一些當前看來近乎 “荒唐” 的問題。鼓勵學生的質疑是塑造學生創(chuàng)新人格發(fā)展的基礎。
四、磨煉學生意志是塑造學生創(chuàng)新人格的基礎保障
在愛迪生的許多發(fā)明中 ,絕大多數是靠艱苦勞動磨煉出來的。他一生經歷過的失敗無以計數 ,而失敗卻磨煉了他的意志 ,鑄就了舉世聞名的大發(fā)明家。被譽為現代化學之父的道爾頓說得好: “如果我有什么貢獻的話 ,那不是我的才能的結果 ,完全是勤勉和毅力的結果。 ”在創(chuàng)新活動中 ,常常是誰能堅持到最后一步 ,誰就會突然發(fā)現一條通暢的道路。創(chuàng)新教育在塑造創(chuàng)新性人格方面 ,既是一種“成功教育”,也是一種 “挫折教育” 。
五、建立常人心態(tài)是塑造學生創(chuàng)新人格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
成功人士的首要標志在于他的積極心態(tài),一個人如果具有積極的心態(tài)、能樂觀地面對人生,樂觀地接受挑戰(zhàn)和應付挫折,那么他就已經獲取成功一半。訓練中可采用如下幾種調節(jié)心態(tài)的方法:
1.自我確認法
寫出一系列正向的代表人格的詞或句,如“積極樂觀”、“有毅力”、“自信”、“熱情”、“我是一個有用的有能力的人”等,每個詞或句都是你對自己的期望。
2.積極的自我暗示
當遇到問題、困難和挫折時,立即用積極自我暗示來鼓勵自己,如“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我一定能行”等等,增強自己的信心。
3.耐挫力訓練
比賽蹲馬步,考驗自己的意志力、耐挫能力。通過訓練后會使學生養(yǎng)成新的習慣、建立新的標準、產生新的愿望,每天不斷成長更加享受人生。
六、潛移默化教育是塑造學生創(chuàng)新人格的外部環(huán)境要求
運用無形教育的方式,把教育者的日常言行作為受教育者的樣板和標準樹立起來,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覺地受到良好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影響和感染,進而建立與教育者一致的人格和思想品德。常言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正是說明為父母者的自然“身教”的巨大影響力。對孩子進行創(chuàng)新人格的塑造,導致他們在自身素質的養(yǎng)成上多多少少地存在著一定的缺陷。這必將影響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未來社會的競爭首先是心態(tài)的競爭,人格的較量。必須擁有健康人格,良好的心理質素,才能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泰然處之,不斷成功,這將是時代賦予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教育服務于社會,服務于時代的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