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現(xiàn)如今,我們中國的英語課堂教學造成了學生只會“應(yīng)試”, 不會“交際”。這種扭曲使得我們的英語課堂不再有生氣,學生只會被動地學,無奈地學。曾有位教育專家說過:“每個大腦發(fā)育的孩子都孕育著創(chuàng)造力,如同一粒沉睡在土壤中等待萌芽,盼望破土而出的種子。我們應(yīng)該將這顆珍貴的種子培育并喚醒它,催發(fā)它?!?/p>
為此,要改變這種沉悶的狀況,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師要放手讓學生主動地學,讓課堂教學“活”起來,使學生學在課堂,樂在課堂。杜勃羅留夫說得好:“教師如果把科學的材料嚼得這樣細,使學生無須咀嚼,只要把教師所講的吞下去就行了。這樣,從學生中可能培養(yǎng)出懂知識的猿猴?!币驗閷W生的基本技能是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練出來的,不是由教師講出來的,因此教師要誘導(dǎo)他們參與教學活動。先說說教師的教,我是這樣做的:
首先,教師應(yīng)安排好讓學生動的任務(wù)。孩子生性好動,在英語課中如果能投其所好,充分發(fā)揮其天性,還真能事半功倍。所以,要讓他們有事可做,我采用任務(wù)型教學模式,常常布置聽說讀寫的任務(wù)給學生,如讓學生聽音反應(yīng),說故事,做貼近生活的事等。“學習之門”必須打開,否則真正的學習無法發(fā)生。而那門是一種情緒性的東西---引自《學習的革命》。為了“學習之門”,我在上新課前,采用“視、聽、說”入手的方法,先讓學生看,然后聽,再讓他們說。如在教The Spring Festival一課時,創(chuàng)設(shè)過春節(jié)的情境,把教師布置喜氣點,貼上對聯(lián),掛上紅燈籠,給個小紅包等,有點年味。然后我將事先做好的PPTS呈現(xiàn)給學生看,按照春節(jié)前,春節(jié)前夜(除夕),春節(jié)第一天(大年初一)的時間順序,看中國人是如何慶祝春節(jié)(go home—prepare delicious food—clean—decorate homes—buy new clothes—get together-stay up-put on—greet—get lucky money),再讓學生用英語描述春節(jié)的經(jīng)過,我發(fā)現(xiàn)學生聽得那樣的認真,說得那么饒有興趣。
其次,教師應(yīng)給予讓學生動的時間。教師常怕課程內(nèi)容完不成,很多活動都沒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常走過場,火候不夠,不敢放手。我在講解簡單的對話和短文時,放手讓學生當當“小老師”。學生學會了查資料,學會交流,討論重點、難點和考點。他們也深深體驗到老師的辛苦,從而拉近了師生關(guān)系。例如,我教初中七年級第一冊的第四單元“Whats the time?”時,是教學生如何用英語表達時間,我就把自己的大鬧鐘拿到教室上,先和一位學生示范用英語對話,接著給出十分鐘再讓十多位學生針對不同的時間進行對話。在學生講的過程中,老師也從中發(fā)現(xiàn)學生掌握不好的地方,從而在講課的過程中能有的放矢,老師也不那么累,效果又更好。
再次,教師要對學生做的事給予鼓勵。其實學生的每一次表現(xiàn)都想得到鼓勵,尤其是老師的鼓勵,老師的點贊。它能讓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濃,更樂于學。特別是對后進生進行激勵性評價“Well done!”“Great”等,也可以給積極的有進步的學生物質(zhì)鼓勵,獎點獎狀,糖果,水果等,讓學生有成就感,他們必然會煥發(fā)學習熱情,使他們學在課堂,樂在課堂。再說說學生的學,我的學生是這樣做的:
第一 ,演一演。
開始上課之前讓學生熱身(warm up)。如學生上臺做主持人、做記者采訪調(diào)查、做售貨員、做演講等。陶行知說過這么一句話“學生有了興趣,就肯全副精力去做,學與樂不可分隔?!眱?nèi)容形式多樣可以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給每個學生展示口才的平臺和機會。有情境支持的課題,才能產(chǎn)生生命的活力。有一次,學生表演售貨員賣買衣服的對話(七年級 Unit4 Topic1 Section A)時,學生還果真帶了幾件衣服掛在黑板前,表演得很成功。又如學習就餐的對話可以把教室布置成餐館,讓學生扮演服務(wù)員和顧客表演,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新的句型。Would you like some…?Yes, please…其他的同學都盼望上臺,一學期下來每個學生的口語都不同程度的提高,課堂也越來越活躍,學英語的興趣也提高了。
第二,做一做。
學生都喜歡做游戲。我在課堂上采用單詞接龍的游戲,猜猜游戲,快速反應(yīng)游戲,寓教于樂游戲等。如學習動物名稱,一個學生做動作或模擬動物的聲音,其他學生猜,猜對了,表揚加分;猜錯了,其他同學補充。或者表演雙簧。學生興趣盎然。又如在學習仁愛版七年級Unit2 Topic1學習人體部位,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記住人體部位的單詞,我讓學生聽到指令后摸自己相應(yīng)的部位:touch your head…并且加速,看哪位學生做得又快又對,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反應(yīng)能力,樂中有學,樂中有玩。在學七年級Unit7 Topic3 SectionB,讓學生做Musical Chairs的游戲時,伴隨著輕快的音樂四位學生圍著三把椅子轉(zhuǎn),音樂突然停止時,一位學生坐到地上,其他學生笑得合不攏嘴,再教他們關(guān)心地問摔倒的人Are you OK?…看似簡單的寓教于樂游戲,既能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又培養(yǎng)同學間的關(guān)愛意識,一節(jié)課就在活而不散的課堂氣氛中完成了。
第三,唱一唱。
學生在沉悶的課堂氣氛中學過什么很容易遺忘。如果把英語單詞、句型、對話等用歌曲來唱出來,就像現(xiàn)在電視節(jié)目—經(jīng)典詠流傳讓明星當傳唱人,把古詩唱出來,不僅僅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而且使學生既有興趣又能很容易牢記所學的內(nèi)容。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好學而設(shè)計的教育。所以教師要放手讓每個學生能在英語課堂主動地交流語言,讓他們學在課堂,樂在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