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兵
摘 要:文章在基于筆者研究及工作實踐情況下,就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處理技術進行了細致的探究。
關鍵詞:房屋建筑;施工;地基處理技術;探討
1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處理主要技術
1.1 注漿地基處理技術
當前,在房屋建筑中使用注漿地基處理技術的時候,通常是借助水泥注漿與硅化注漿兩種形式以實現(xiàn)施工目的的。具體來講,水泥注漿技術,是借助灌漿管或壓漿泵把實驗中取得的各種科學的數(shù)據(jù)比例,應用到水泥漿液的配置過程中,然后把配置好的漿液合理地灌注到房屋建筑的地基中,借助周圍土地與水泥漿液混合后凝固而成的具有較大強度的土體,對地基的抗變形能力、壓縮性及強度等進行明顯改善;硅化注漿就是在壓力、加氣、電動等作用下把混合的硅酸鈉溶劑科學地灌注到房屋建筑的地基中,借助混合的硅酸鈉溶劑所具有的物化特性,推動地基土地的硬度與強度可較好地符合預設標準。在灌漿技術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新時期的灌漿方法已經(jīng)顛覆了傳統(tǒng)過于單一的形式,具有了多元化的特點。具有明顯復合性特征的灌漿技術已經(jīng)在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中得以普遍應用,比如,水玻璃—水泥雙液注漿等,在應用符合性的地基注漿技術的時候,需要施工人員先把水玻璃與水泥兩種漿液分別配置好,然后將兩種漿液依次從事先設計好的注漿管頂部管口用同樣的流量與壓力,合理地灌注到房屋建筑的地基中,可推動房屋建筑地基的凝固質(zhì)量及凝固速度有明顯優(yōu)化。從這里可以看出,注漿類型的處理地基技術,是一種對地基結構進行合理改變的有效措施,可有效防止房屋建筑在施工中或建成后不均勻沉降等情況的出現(xiàn)。
1.2 旋噴高壓注漿地基處理技術
在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旋噴高壓注漿樁地基處理技術,是把事先已經(jīng)做好比例配置的水泥漿借助旋轉的高壓噴嘴,在10-25兆帕的壓力作用下噴入到需要處理的房屋建筑地基中,讓土體與水泥漿做充分混合及良好凝固的同時,還可優(yōu)化地基原有的物化性能。當前,旋噴高壓注漿樁地基處理技術在改善碎石土、人工回填土、砂土、黃土、粉土、粘性土、淤泥質(zhì)土、淤泥等軟土地基滲水、強度等性能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房屋建筑地基處理過程中使用旋噴高壓注漿地基處理技術的時候,應考慮冒漿、翻漿等正?,F(xiàn)象的出現(xiàn),還應采取措施適當沉淀巖粉,并確保噴嘴前面具有符合旋噴高壓的距離需求,因此施工人員應嚴格控制終孔深度及鉆孔口徑。具體來講,旋噴高壓注漿樁基地基處理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應用的時候,其口徑一般應大于噴射管外徑2-5厘米,并且深度也應大于開噴深度多50-100厘米。如果孔深處于20-30米的時候,應確保孔斜率不超過1%。另一方面,施工人員應確保旋噴高壓注漿樁地基處理技術可較好地滿足施工需求,這就需要施工人員在旋噴設置、鉆孔過程、設定孔位、測量放線等環(huán)節(jié)中都嚴格依據(jù)相關技術標準高質(zhì)量落實。本文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旋噴高壓灌漿樁基地基處理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具有占地面積、振動破壞、噪聲污染、施工成本等方面的優(yōu)點,但是需要根據(jù)房屋建筑中地基所具有的物化參數(shù)恰當設置施工參數(shù),在專業(yè)方面也有較高的要求。
1.3 處理夯實地基的技術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夯實處理技術,指的是借助大型起重機械將不良地基中的縫隙做盡可能的縮減,從而確保地基的抗變形能力、壓實度、深水性、強度等都能得以明顯優(yōu)化。當前,結合地基處理中所使用到的機械類型上的差異,可把其劃分成重錘及強夯兩種方式。比如,強夯地基處理技術,比較適合應用到適度高的砂土或黃土地基處理過程中,一般是把重量處于10-40噸的起重機械結構自10-40米的位置依據(jù)設計路線對地基進行打擊,從而使得地基受到較大的壓力作用,并逐漸縮小土壤空隙,進而明顯提升房屋建筑地基的抗壓強度。在實際的強夯房屋建筑地基的過程中,應結合具體的強夯需求靈活調(diào)正重力機械的高度。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多層與單層高能量級(8000Kn·m)的強夯深度依次為24米與12米,因此我們可以借助多層強夯的方式處理深度為54米的房屋建筑地基,這在提高高層建筑地基的堅固性方面有很大積極作用。然而,在實際的房屋建筑施工中運用強夯地基處理技術的時候,施工人員應對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施工面積等進行充分的了解與分析,并考慮強夯中形成的巨大振動力是否會破壞周圍建筑結構等。
1.4 深層密實地基處理技術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借助振沖法處理深層密實地基的時候,需要施工人員借助起重機所具有的起吊功能,把振沖器及時吊起,當潛水電機處于運行中的時候,振動器會受到偏心塊的影響產(chǎn)生一定的振動頻率,在這種情況下施工人員應借助水泵讓高壓水流在水泵與陣沖的雙重作用中科學地噴到房屋建筑的地基土體中,并達到理想的深度,然后把碎石等事先準備好的各種填充材料填充到地基土地中,并通過不斷振動的方式提高地基土地的密實度。當完成房屋建筑地基的深層密實處理之后,地基就具有了很好的承載能力,并且還可對地基的沉降進行有效控制。深層密實地基處理方法,在房屋建筑使用中具有顯著的快速、經(jīng)濟等優(yōu)點,尤其適合應用在松散的砂土類型地基的加固處理中。另一方面,深層密實地基處理技術,在實際應用的時候,還可通過深層攪拌的途徑進行使用,其是把水泥漿當成注射漿液,讓軟土與水泥漿在深層攪拌機的輔助下,能夠在地基中被深度拌和,從而受到水泥漿自身物化作用的影響,讓地基深層的強度、水穩(wěn)性及整體性等明顯改善,從而形成復合型的整體地基。深層密實地基處理技術比較適合應用在厚度及深度都較大的沼澤、淤泥等泥炭類型地基的處理過程中。
2 運用地基處理技術處理房屋建筑地基的注意事項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運營地基處理技術開展施工活動的時候,要想使得處理效果能夠較好地符合施工標準及施工目的,就需要施工人員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各種因素,然后恰當選擇最適合的地基處理技術與方法,并嚴格控制及有效管理地基處理的各個細節(jié)。
比如,把旋噴高壓注漿樁地基處理技術應用到房屋建筑粘質(zhì)土、有機質(zhì)土等類型地基的處理過程中時,首先施工人員應在注漿之前,全面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質(zhì)等情況,并了解施工現(xiàn)場的地下有無正在使用的各種埋設物,從而可有針對性的設計地基處理方案,以有效預防在處理地基的過程中破壞埋設物,最終大量降低施工難度與施工成本。其次,施工人員應在施工現(xiàn)場學科而合理地進行理化實驗,以便獲得更為全面與客觀的施工參數(shù),從而可較好地確保施工參數(shù)和所選用的地基處理技術的參數(shù)相符合。再次,在實際的注漿噴射的時候,應確保所設置的噴射壓力超過20兆帕,并且應嚴格按照從下到上的噴射順序。最后,施工人員應借助觸探、鉆芯等方法對地基注漿質(zhì)量進行細致而科學的檢驗,其中檢測的鉆孔總數(shù)應不低于地基處理中鉆孔總數(shù)的5%。假如房屋建筑地基處理中灌漿總孔數(shù)不超過20的話,在檢驗的時候至少應選擇2個鉆孔做檢驗,從而盡可能提高檢驗數(shù)據(jù)的代表性與客觀性,這就可為地基處理效果的優(yōu)化提供依據(jù)。另一方面,在處理各種房屋建筑地基的過程中,一般都需要做大量的數(shù)據(jù)計算,只有確保所計算出的數(shù)據(jù)具有很高的精準性,才能提高其依據(jù)價值,才能為房屋建筑地基處理效果的優(yōu)化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史寶運.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J].科學家, 2016, 4(1):49.
[2] 祝峻.基于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 2016(7):66~69.
[3] 趙飛越,潘肖,張國敬.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chǎn),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