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宋兵
摘要: 生動活潑的歷史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創(chuàng)設較真實的歷史情景導入,能刺激學生好奇心,“鮮活”課本知識。良好的課前預習指導,能啟動學生的興趣,“盤活”課堂氣氛。有效的自主探究,能極大的調動參與意識,“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多樣的課后總結,能引導學生反思,“撥活”學生能動性。
關鍵詞: 鮮活盤活激活撥活
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越強,教學效果往往越好。因此,學生能否主動參與,進而形成高漲的學習情趣,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對課堂教學的成功至關重要。所以歷史教師要認真研究歷史課堂教學,使學生能主動學習,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讓歷史課堂教學“活”起來。本文以本人的多年的教學實踐為例談談如何使歷史課的課堂教學“活”起來。
一、導入——刺激學生好奇心,“鮮活”課本知識。
歷史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善于創(chuàng)設較真實的歷史情景導入課堂教學,以便將學生帶進角色之中。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刺激學生天生的好奇心,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磅r活”課本知識。如在《輝煌的隋唐文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展示圖片(趙州橋),然后用生動的語言講述趙州橋與魯班的神話傳說導入新課,這樣既刺激了學生天生的好奇心,學生一下子就被課本知識所吸引,“鮮活”了課本知識。同時又為下一步的學習探究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預習——啟動學生求知欲,“盤活”課堂氣氛。
導入新課內容后,我們首先進行預習情況的檢查。通常我們都會在課前布置預習,但很少進行檢查。這一步驟是很有必要的。檢查的形式可以用提問,如:你在預習完這節(jié)課后了解到了哪些歷史知識?預習后,你有何疑問?也可以讓學生發(fā)言提問,(教師做好筆記,以便在實施教學過程中適時解答)。通過對預習情況的檢查,可以更好更快地使學生進入角色,啟動學生求知欲,既有利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靈活調節(jié)側重點。又“盤活”了課堂氣氛。
三、探究——調動學生參與意識,“激活”學生創(chuàng)造熱情。
參與才能“活”。課堂沒有學生參與,就成了教師的獨角戲,學生作壁上觀,學習效率也就無從談起。教師要想辦法調動起學生參與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彼?,課前巧設探究主題,引導學生課下小組合作搜集資料,課上選學生代表展示資料,是調動學生參與熱情的好途徑。課堂上展示和分享搜集的成果和快樂時,學生往往精力集中,熱情高漲。
探究主題可以是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或者是比較抽象,講起來比較蒼白無力的問題。如《輝煌的隋唐文化》一課,講授雕版印刷時,教師讓學生將事先準備好的工具(橡皮、小刀等)在課堂上雕刻幾個簡單的漢字,然后將學生雕刻的漢字收集起來,讓學生代表在課堂上排版、印刷。通過探究活動過程,不僅學生的參與意識得到了調動,同時也極大的活躍了課堂氣氛,“激活”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
另外,調動學生參與意識,教師可以組織專題討論、辯論會、歷史知識競賽、詩歌朗誦、到附近的歷史文化遺跡參觀等活動,讓學生動起來,使歷史課真正“活”起來。如《輝煌的隋唐文化》一課,講授唐朝詩歌時,教師可以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開展一次小型的班級唐詩朗誦會,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意識。
四、總結——引導學生反思,“撥活”學生能動性。
課堂內容的總結,常規(guī)的做法是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復述,然后完成課后的練習,這樣學生機械的參與,效果不好。我采用的做法是組織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個別發(fā)言——集體質疑——查漏補缺。通過以上三個步驟完成教學內容的小結,體現(xiàn)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的反思?!皳芑睢睂W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們在提倡教師需要進行教學反思的同時,也要求讓學生來完成教學內容的小結,正是學生對學習內容反思的體現(xiàn),同時也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不斷進步。
總之,古希臘人普魯塔戈在3000年前就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敝挥凶寣W生更喜歡走進歷史課堂,讓歷史課堂教學“活”起來。才能使歷史學習真正成為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才能真正的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會診課改新課堂》《中國教育報》李建平
[2]《關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劉碩
[3]《初中歷史探究性學習》張揚
[4]《歷史課程標準》
[5]《中國歷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