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庸
二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感受到其中的苦,也感受到了其中的甜!送走了一屆又一屆可愛的孩子,留下一個又一個可氣又可笑的故事!世上最小的一個主任,也是最累的一個官,在工作中,付出的特別多,很多事情會讓你感覺受夠了氣,有時又讓你覺得幸福滿滿!
一、案例背景
去年送走的學生中有一個孩子,名叫小浩,他脾氣暴躁,經(jīng)常與同學打架斗毆,上課經(jīng)常打瞌睡,特別可笑的是每天墨水都染滿了他的手,甚至臉上書上衣服上也是。他非常聰明,思維又很靈活,課余也很愛看書,知識面也很廣,盡管上課沒認真聽講,只要他睜開眼睛,回答的問題總是會讓你不覺贊嘆!但是他在同學們眼中并不是一個好學生,因為他母親去世的早,家中有4個孩子,父親一人負擔特別大,加上有時候孩子不聽話,所以脾氣也不好,導致這孩子性格格外的與眾不同。他很想在老師、同學面前好好表現(xiàn),可就是管不了自己,堅持不了多久。常常是前一分鐘還在精彩的回答問題并且獲得同學們的掌聲,下一分鐘就玩弄起玩具或是仰頭望著窗外不知所想?;丶易鳂I(yè)也是經(jīng)常不做,有時做了也只做部分,書寫還相當潦草……常常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看著他我是既可氣、無奈又很心疼。我和他溝通,希望他能遵守紀律,認真學習,按時完成作業(yè),認識自己的不足,改正錯誤,發(fā)揚長處,爭取進步。到底是他“朽木不可雕”還是我治病沒找到根?此時我的心都涼了,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后進生無法轉(zhuǎn)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必須面對現(xiàn)實!我下定決心:你會成為一個好學生的!
二、事情的經(jīng)過
有一次上課,小浩著急地舉起起了他黑烏烏的手,很想表現(xiàn)一下,(我忍不住好笑)我示意請他作答,由于沒認真聽講沒弄清楚問題的要求而答非所問,使班上部分同學忍不住當場笑出聲來。我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只聽他氣勢洶洶地吼道:“笑什么笑!”把書往地上一摔,徑直走向教室門口,甩門而出。見此情景,全班同學都懵了。為了保證學生們正常上課,也為了確保安全,要立刻把他找回來。于是我馬上追出去,叫住他并告訴他現(xiàn)在是上課時間,不能因任性而耽誤了其他同學的學習而讓其他同學更有不好的看法,他想了想默默地跟著我回到了教室。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發(fā)現(xiàn)他雖然人在教室,卻始終不能安靜的學習,一會兒踢桌子,一會兒撕練習本,嘴里還嘰里咕嚕的說著什么。為了保證其他學生的正常學習,我引導其他學生繼續(xù)集中精力上課,對他暫時不予理睬,冷處理。
下課了,我發(fā)現(xiàn)他仍然還在發(fā)脾氣,因此叫來笑得最厲害的幾位同學,對他們進行了批評教育,并讓他們向這位同學道了歉。等他逐漸冷靜下來后,我找他來談話。他一進辦公室便低著個頭看地板,腳在地上登來登去,很不自在,但也無所謂的樣子。我知道他已經(jīng)做好被批評的準備,改不改自己都說不清楚。于是我一改往常的方式,拉住他的雙手,告訴他:“老師遇到類似的情況是會和你一樣不高興、很生氣的,你剛才很生氣我非常理解?!甭牭轿疫@樣說,他抬起頭注視著我,眼睛發(fā)出亮光,一臉委屈地向我傾訴:他們太欺負人了呀?有什么好笑的嘛!這時我知道,他對我產(chǎn)生了信任!為了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我就認真地做起了他的忠實聽眾,耐心地聽他把話說完,并時不時地點頭表示贊同。接著,我以“知己”的身份與他一同分析課堂上的做法,讓他知道他生氣時的甩門而出、踢課桌、撕本子等行為不但損壞了物品還損壞了自己的形象,這樣的生氣會讓同學們對他產(chǎn)生不好的看法,我喜歡的做法是:自己可以生氣但不做傷害自己身體、破壞教學用品的事。他聽得很認真,并認同我的說法。我再以老師的身份告訴他對于他發(fā)脾氣的做法我不喜歡,校紀校規(guī)也不允許,同時告訴他我相信今后如果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一定不會采取失去理智的方法來處理!他連連點頭,并向我保證以后不再這樣了。在這件事情中,這位同學通過交流,從而寬容、大度的原諒了同學們錯誤,化解了與同學們的矛盾。我在班上進行了教育,表揚了這位同學能積極的舉手發(fā)言、正視自己的不足、還能包容別人,也表揚了其他的同學知錯就改,使全班同學都受到教育的同時見證他的進步!
三、個案分析
家庭不完整,家長性格暴躁沒有耐心,教育方式不當、自身的性格特點、學校教育不夠完善等因素,使這位同學成為了同學們眼中的所謂“壞孩子,差生”。鑒于此,我認為好的教育方式,應該從對學生本人的耐心引導、老師與家長的溝通、對全班學生的正確教育三方面著手。同時,對于“后進生”的轉(zhuǎn)變需要老師花更多的心思,更多的精力尋找正確的方法。
在本事件中,我冷靜思考,迅速反應,在保證課堂教學的前提下,以冷處理的方式給予這位同學冷靜下來的時間,然后另尋時機與他進行談心交流。對于此事,盡管我很生氣,并知道該事件對班級學生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但為了更好地使這位同學轉(zhuǎn)變問題行為,我按奈住自己的情緒,以溫和的口吻、親切的話語、換位思考的方式換取他對我的信任、排除他對老師的對立情緒。同時,給予充分的時間、付出真心的情感,在談話中讓他認識自身行為的不正確、了解正確的做法,并調(diào)動他的情緒來原諒同學們、并保證之后不再犯。之后,我與小浩的家長溝通,反饋了事情的經(jīng)過,在反饋的過程中,我放下老師的身份,不以“告狀”的口吻而以朋友的角度表示自己對小浩的擔憂,消除家長對我的警戒心理。在獲得家長對我處理該事件的方法的認同后,我努力爭取小浩的家長也就此事對小浩稍加教育,爭取家長對我工作的支持,與家校教育的配合,促使小浩的轉(zhuǎn)變。使對小浩的教育與轉(zhuǎn)變更有成效。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轉(zhuǎn)變“后進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事。但我始終相信,只要傾注了愛,讓他感覺到你既是良師又是益友,還是母親,他會愿意和你走近,做朋友做知己,知心話兒會向你訴說。所以有藝術(shù)的“愛”:一個關(guān)愛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勵,會喚醒問題學生的情感,會使他們的激情和潛能發(fā)揮出來。使你的教育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