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高
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教育好孩子。共同的愛使家長和班主任教師的距離拉得很近,使家校溝通更加自然、融洽。我們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來對待家長,尊重他們的人格與觀點,要耐心、虛心、誠心的聽取家長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議,努力營造和諧、輕松、愉快的交流環(huán)境,這樣家校才能保持協(xié)調(diào)一致。在溝通的過程中要注意方法和技巧。
一、和家長溝通,首先要想好這些問題
1.你是否了解發(fā)生問題的原因?有些班主任不分青紅皂白,明明是自己教育出現(xiàn)了問題,卻要找家長溝通,這樣的溝通自然不會有效果;
2.你是否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你至少要給家長提一些建議,采取與家長合作解決問題的姿態(tài);
3.你對學生的家長是否了解?這很關鍵!有文化和沒文化的家長,絕對要采取不同的談話方法,否則不但沒效果,反而產(chǎn)生很差的效應;
4.是不是應該請家長?問題嚴重到了非和家長溝通的地步才請家長,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請家長,只能體現(xiàn)班主任教師的無能!
二、尋求有效的解決學生問題的方法
第一,與學生家長溝通,要選擇適當?shù)臅r機和地點。人人都有情緒化或心情不佳的時候,那么此時就不是與家長進行交談的時候,與家長溝通,應先間接地向?qū)W生了解其家中的情況,以便決定是否適合與家長交談。
第二,與家長溝通要善于傾聽,多數(shù)班主任老師約見家長時,說得多聽得少,只顧自己痛快,啪啪一通數(shù)落,自己累了,家長的耳朵也塞滿了,回去便拿孩子撒氣。
我們不妨換個方式作個聽眾,如何呢?某某是我們班的一個學生,這個學生的特點就是話特別多,上課的時候經(jīng)常成為老師點名的對象,對于他的表現(xiàn),我一直不滿意,多次找他談話,但每次都沒有多大的成就,最后我請來家長,準備把這位學生這段時間的表現(xiàn)向家長數(shù)落一番,家長來了后,很主動地向我了解情況,并將這個學生從小學一直以來的情況給我做了反映,從他談到的情況中,我了解到這位學生長期以來形成的壞習慣,上課接下句插嘴講話,這些表現(xiàn)并不是一時的反應,所以對他的情況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來對待,要準備好打持久戰(zhàn),切不可心急??梢?,有時候多說不如少說,甚至作個聽眾也不錯,傾聽有兩個好處,一是造成平等的談話氣氛,二是便于我們從中捕捉信息。家長有時會因孩子在校的一點表現(xiàn)而喋喋不休,追問不停。自己可能會感到不耐煩,但是我們要時刻保持親切的笑容,去面對他們,去體諒做父母的心情,以一個班主任教師特有的耐心去面對他們,通過換位思考去了解他們,使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把他們的孩子教育好。
第三,與家長溝通,要講究語言的藝術,要深入淺出,將大道理說小。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zhì)、教養(yǎng)不同,難免會遇到一些“護短”的粗魯家長,那就必須講究語言的藝術,多數(shù)學生在學校做了錯事之后是不會向家長說的,反而說別人怎樣錯,班主任老師又如何袒護那些同學,這往往引起家長的誤解,班主任應該在家長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用征求意見的態(tài)度,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真心面對,搭建溝通平臺
1.“尊重”是班主任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催化劑
盡管在教班主任師與家長關系中,班主任教師起主導作用,但他們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因此,班主任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特別是要尊重所謂“差生”和“不聽話”孩子家長的人格。對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還要客觀地分析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班主任教師不要動輒就向家長“告狀”,不要當眾責備他們的子女。作為班主任教師,更不能訓斥、指責家長,不說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話,不做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事。否則會造成班主任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隔閡甚至對立,還可能引起學生對家長或班主任教師的不滿,損害班主任教師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別人是自尊的表現(xiàn),也是得到別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說:“敬人者,人恒敬之”。
2.“家訪”是班主任教師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手段
班主任教師的家訪。每次家訪最好事先與家長約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長因班主任教師的突然來訪而感到不自在。家訪一定要圍繞事先確定的目的進行。一方面顯得較有誠意與重視,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班主任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班主任教師在家訪中要有誠心和愛心,講話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揚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如果班主任教師對家長抱有誠心,對學生擁有一顆愛心,那么,家長必然會成為班主任教師的朋友。切記,表揚學生就是表揚家長,批評學生就是在打家長的臉。
3.“傾聽”是班主任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
任何班主任教師,無論他具有多么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和深厚的理論修養(yǎng),都不可能把復雜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錯。而且隨著整個民族素質(zhì)的提高,家長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的許多見解值得班主任教師學習和借鑒。加之“旁觀者清”,有時家長比班主任教師更容易發(fā)現(xiàn)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因此,班主任教師要放下“教育權(quán)威”的架子,經(jīng)常向家長征求意見,虛心聽取他們的批評和建議,以改進自己的工作。這樣做,也會使家長覺得班主任教師可親可信,從而誠心誠意地支持和配合班主任教師的工作,維護班主任教師的威信。
4.“文明用語”是班主任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潤滑油
班主任教師與家長溝通時多使用文明用語,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拉近教師與家長的距離。常用的文明用語有:⑴今天,您的孩子過得好嗎?⑵您有空嗎?我們談談您的孩子好嗎?⑶謝謝!多虧您的支持與幫助,這件事才辦得這么好。⑷請您放心,我們會記著提醒他……⑸對不起,這件事我不太清楚,待我了解一下好嗎?(6)您好,需要我的幫忙嗎?⑺您的孩子最近××方面進步很快。⑻請問您是來接哪位孩子的?⑼對不起,請您稍等片刻。⑽歡迎您對我們的工作多提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