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文翠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從古至今,每堂語文課上都離不開讀?,F(xiàn)在雖然是新課程教學,但讀也應始終貫穿整堂語文課。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
文本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才能透徹理解文本,因此我在語文教學中常常采用大聲朗讀、默讀、輕聲讀、分角色朗讀幾種閱讀方式來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一、大聲朗讀
大聲朗讀可以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語言文字的感悟之中,讓自己聽不清周圍的同學在讀什么,有利于記憶和感悟,也有利于成績的提高。清晨,當你跨進校園,從你班教室里傳出的是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時,相信你的心情一定是愉快的。據(jù)我的觀察和總結,凡能長期堅持大聲朗讀的班級和個人,成績一定是名列前茅。10多年前,我在研和東山小學任教,當時的東山小學教學有個規(guī)律,低年級都由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教,年輕的教師無經(jīng)驗,但學歷高,知識新,所以任高年級的教學。那年,學校新分來一個年輕的教師叫孔凡麗,孔老師分到學校后所接收的班級是一年級的語文數(shù)學教學,大家都猜測這個班級的教學成績能有老教師教的成績好嗎?事實證明,孔老師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大聲讀,成績總是遙遙領先。早晨,學生才進教室,其它班級的的學生三三兩兩地上廁所、在操場上逗留或者追逐打鬧,而這個班的班長早就認真負責地領著同學在早讀,哪怕教室里來的人只有她一個都能大聲地朗讀。每次從他們教室旁走過,都能聽到洪亮的讀書聲或激烈地討論問題的聲音。哪怕老師不在教室里,班長都能組織大家大聲朗讀,你根本不知道教室里沒有老師。這個班的學生在孔老師的教育指導下個個都非常大膽,善于健談,語文成績年年是第一??梢姶舐暲首x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因此要讓學生大聲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葉老所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駕馭文字?!彼哉f語文教學離不開大聲讀,只有讀才能有所提高。
二、默讀
默讀是閱讀的一種重要方式,是文本對話的一種獨特形式。默讀不需要出聲,它能直接刺激大腦,給學生提供思索的空間,有利于思維的發(fā)散。默讀最適合高年級的語文教學,特別是對文章的理解就要采用默讀的方法。我就有這種體驗:每上一篇課文時,在課文的初讀階段提出要求“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看清字形,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讀后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老師的要求一出,許多學生便會張開嘴巴大聲朗讀,讀完后戛然而止,有的不出聲,有的小聲地說著,思考剛才的問題,幾分鐘后才會有平時最喜歡回答問題的那幾個學生,一試一試地把手舉起來。而如果我們在提要求的時候把“自由讀課文”改為“默讀并思考”,那么學生在整個默讀過程中手里拿著筆,邊讀邊批注、勾畫,課文一讀完,就有學生敢大膽回答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同樣的文章,同樣的問題,思考的時間就會縮短,更有利于我們整堂語文課的教學。另外,在中高年級的語文課堂中我們都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的 批注法,我覺得這個讀就應該采用默讀,讓同學們靜下心來深入到思考中去,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迅速占主導,對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刻、更透徹??傊x是一種最基本、最常用、最有效的閱讀方式。不僅是語文學科,學習其它學科也都普遍采用這種閱讀方式。
三、輕聲讀
輕聲讀就是介于大聲朗讀和默讀之間的一種讀書方法。輕聲讀書如行云流水,給聽者一種身心愉悅的感受。指導好了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是找好詞佳句的時候,我最喜歡這么說:“同學們,輕聲讀讀課文,找一找你最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時,同學們總喜歡搖頭晃腦、甚至是加上手上的動作輕聲讀了起來。教室里沒有了大聲的喧嘩,也不會冷場,只有似流水潺潺的聲音,你賽我,我賽你,同學們臉上的表情也隨著對文章的理解有著不同的變化,一個個小作家在輕聲讀完課文后勇敢的站起來交流自己喜歡的詞句。有時候,我真的不得不佩服他們的看法,遠比城市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知識面窄,但在老師的指導下,在自己的輕聲朗讀中,一個個見解在他們的腦海中誕生,一句句優(yōu)美、深奧的詞句會從他們的口中迸出??粗鴮W生自信的表情以及活躍的課堂氣氛,不得不說同學們剛才讀得很成功。是啊,語文這門學科就是一個五彩斑斕的的大花園,只有通過各種方式的讀才能載著同學們在花園里游玩,吸收知識,茁壯成長。輕聲朗讀也是理解文本不能缺少的。
四、分角色讀
提到這個分角色朗讀,一定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受學生歡迎的閱讀方式。它集角色、戲劇、表演為一體。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我們需要把不同的角色所說的話用不同的線畫出來,一遍一遍地教給學生,要讓他們知道哪些句子的語氣應該怎么讀,還要教會他們什么是旁白,開始一兩次,學生完全處在被動的位置,只有把他們漸漸引進分角色這道門,教師才感覺到輕松多了,學生會在自己的角色中去感悟、品味語言文字的美,記得一位本校的四年級語文教師在上公開課——獨幕劇《公儀休拒收禮物》時,讓學生飾演公儀休、子明、管家,演得逼真極了。特別是那個公儀休的飾演者,是個經(jīng)常逃學的學生,而在這次飾演中贏得聽課教師的好評,又加上他們班主任的表揚,這個學生后來有了很大的轉變。我今年上六年級,一直以來我都注重分角色朗讀,只要有分角色對話的文章,我都會選用分角色朗讀,學生興趣高漲,效果也很好。有的同學會因自己的出色表現(xiàn)沾沾自喜,以后爭著朗讀;有的會因此喜歡上了讀語文。所以說,分角色朗讀也是學習語文的最有效閱讀方式,它可以讀、演,讓學生體會不同的角色給自己帶來的喜悅,從而在無形中學好語文。
總之,讀在語文教學中是不能忽視的,只有用不同形式的讀來貫穿一堂語文課,課堂才能顯得有氣氛,讓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真正學會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