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濤
[摘 要:識字寫字是小學語文學科基礎,是語文教學得以向前發(fā)展推進的關鍵,本文就以一年級小學語文識字課課堂為背景,介紹了幾種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教學途徑,希望為小學生打好語文學科前期學習基礎。
關鍵詞: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誤區(qū);教學效率;信息化;教學策略]
小學一年級的重點教學工作就是教會學生如何識字、寫字,新課標標準中同時也提出一年級小學生識字寫字教學目標就在于識字寫字要正確,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來提出正確的識字教學方法。
一、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課課堂教學的現(xiàn)實誤區(qū)
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當前是存在誤區(qū)的,具體來講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3點。
首先是教師可能會要求學生進行反復的漢字抄寫,就目前來看一年級語文教學中教法不多,更多還拘泥于應試教育理論范圍內,所以許多教師認為反復的抄寫漢字對加深識字記憶有幫助,許多教師甚至讓學生反復抄寫50到上百遍漢字,這種簡單粗暴的教學方法導致教學過程機械化,毫無樂趣而言,久而久之就成為了學生學習的負擔,讓他們對漢字及普通話學習生厭。
其次是死記硬背,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單純講解知識問題,換言之他們的教學方法與示范方法十分機械化,所采用的也是簡單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這就極大程度扼殺了學生學習興趣,甚至讓他們對識字學習產(chǎn)生厭惡感。
再次是教師并不重視一年級識字教學的實踐過程,因為客觀講語文知識教學實踐性很強,特別是小學一年級識字教學更講求生動靈活,但由于教師教法單一所致往往會出現(xiàn)忽視激發(fā)小學生知識探索欲望的情況,嚴重缺乏對他們學習實踐過程的有效激發(fā),也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課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教法應用
小學一年級是語文學科打基礎時期,所以識字課課堂教學一定要保證高質高效,下文簡單介紹幾種高效率教法應用。
(一)通過拼音學會自主識字
一年級生字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科基礎,而生字教學的基礎則是識字教學,教師要引領學生學習正確的識字方法,從“學”這一角度出發(fā)來發(fā)展學生智力,同時注重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全面提高教學效率。在新課標中就要求小學生在低學段必須能夠正確識別1500~1800個左右的漢字,實際上這一識字量對低年級小學生而言相對偏大,所以一定要注重教法、做到授之以漁,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方可實現(xiàn)該目標。
拼音是小學生識字的關鍵,只要教會學生拼音,他們才能夠更輕松的進入到教師所提供的專題訓練項目中。舉例來說,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漢語拼音教學板塊,教師就從拼音的聲母部分展開教學過程,并結合課程拼音教學練習實施簡單的生字教學,例如在教授“b、p、m、f”過程中,教師就教學生認識“爸爸”、“媽媽”等等漢字的讀法,這些都是平時小學生在口頭上常用的漢字,但在課堂上教師需要正式將這些內容教授給學生,讓他們在實踐中將上述漢字單詞作為口頭語言來識別、練習,這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基于漢字識字實踐學習的真實平臺,它降低了平時學生認讀拼音識漢字的難度,而是通過教師舉一反三的創(chuàng)新教法,結合自身說話習慣來學習漢字,效率非常之高。因為人教版小學語文低年級教材的每一節(jié)課后都有兒歌部分,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兒歌來輔導學生認讀漢字,做到邊讀拼音邊認字,必要時也可嘗試自己組詞造句?;蛘咦寣W生通過仔細觀察到漢字其中的某一個音節(jié),抓住音節(jié)聯(lián)想漢字再組詞造句。如此一來,原本相對枯燥乏味的拼音字母教學內容就變得豐富多彩,更能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生字識字與閱讀教學也結合起來。
(二)通過教具教學材料實現(xiàn)直觀識字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合理運用教具,為學生創(chuàng)造直觀學習環(huán)境。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對圖文豐富、色彩艷麗的內容非常感興趣,所以基于這一環(huán)境下的識字教學可能效果更佳。比如目前比較常見的圖畫識字法,它就能相對形象直觀的幫助學生以象形角度識別學習漢字,而表示文字的圖畫也可以作為永久的教學材料被采用。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口耳目》一課中教師就利用插圖教授學生“口、耳、目、手、足”等生字,這些表示人體局部位置的插圖圖片形象生動且直觀,可直接激發(fā)學生學習情緒,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能力。在課后,教師還鼓勵學生借助網(wǎng)絡、書籍等等途徑收集其它類似于本課的象形字,越多越好,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識字興趣習慣,讓識字成為他們生活中的日常意識行為。
(三)通過信息化技術快速識字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天地人》教學中,教師就利用信息技術教法教授學生如何識字,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以“天”字為例,教師就首先讓學生觀察“天”字的結構,特別是明確他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讓學生做火眼金睛的小評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指導學生把握漢字中的某些細節(jié),比如“天”字的上面一橫比下面一橫要短,但兩橫要保持平行,然后再寫豎撇,而左邊一撇比右邊一撇要長。為此教師就可以為學生編兒歌,讓他們能夠快速記憶“天”字,比如說“上橫短、下橫長;右撇短、左撇長?!弊寣W生反復記憶該兒歌,就基本記住了“天”字的具體寫法。隨后,教師就會首先在電腦屏幕上演示“天”字,并讓學生觀察屏幕然后說說“天”字應該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同時通過電腦操作筆畫一點點寫出“天”字,再配合動畫效果和媒體故事來展示“天”的筆畫寫法,加深學生對該生字的基本印象。一般來說,信息技術示范即教師親自書寫,而學生配合,如此可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也能充分利用到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內容,實現(xiàn)技術化教學過程。
三、總結
小學一年級可運用的識字課堂高效率教法有很多,本文簡單介紹上述3種,希望為語文教師所靈活運用,集思廣益,利用各種教法途徑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為小學生打好語文學科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曹姍.運用多種方法快樂識字[J].散文百家(下),2018(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