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要:在我國經濟發(fā)展水平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營改增”已經成為了財政領域的一項重要政策,各省市的財政收入情況已經引起了國家財政部門的高度重視。自從“營改增”的財稅政策實施后,對我國的建筑行業(yè)、金融行業(yè)以及服務行業(yè)等其他行業(yè)都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對地方財政收入的規(guī)模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青海省作為我國西部大省,其財政收入以及財稅改革的情況對我國進行財政方面的調整和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作用。本文就“營改增”對青海省財政收入的影響及財稅體制改革的策略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營改增;青海??;財政收入;財稅體制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07-0224-02
Abstract: the increasing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camp to ad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olicy in the field of finance, fiscal revenue of provinces and cities has caused countr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financial department. Since the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y to add "camp", for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financial industry and service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ies has produced certain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cale of the local fiscal revenue has also had a certain effect. As a major province in western China, qinghai province's fiscal revenue and fiscal and taxation reform have a very important reference role for fiscal adjustment and reform in China.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researches on the influence of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lue-added tax" on the fiscal revenue of qinghai province and the reform of fiscal and taxation system.
Keywords: value-added tax; Qinghai province; Revenue; The fiscal and taxation systems
前言:
“營改增”稅務政策的提出和實施后,對我國地方財政收入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我國的西部省份——青海省。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要想使青海省的產業(yè)結構得到優(yōu)化和發(fā)展,并保證地方經濟能持續(xù)穩(wěn)定的增長,就需要根據(jù)青海省的財政收入實際狀況對其財稅體制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因此,針對青海省的的財政收入狀況展開詳細的分析并將其作為主要的依據(jù)進行財稅改革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促進青海省地方經濟的穩(wěn)定增長。
“營改增”對青海省財政收入產生的影響
財政收入在短期內呈下降趨勢
從財政收入的性質來看,青海省的財政收入主要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稅收形式獲得,一種是非稅收收入,并且通過稅收形式形成的財政收入占據(jù)較大大比例。在“營改增”的背景下,財政收入的級次依然與傳統(tǒng)營業(yè)稅的級次相同。因為營業(yè)稅收入是地方稅收的主要組成部分,“營改增”政策使得以稅收為來源的收入規(guī)模逐漸縮小,使得青海省的財政收入有所下降。另外,“營改增”政策實施后,一些附加稅費的征收力度也隨之減小,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劇了青海省財稅收入的遞減。
財政收入在長期內明顯呈上升趨勢
“營改增”財稅政策的實施對青海省經濟結構優(yōu)化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促進其省內經濟轉型與升級,從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省內經濟增長的動力。加之,“營改增”政策為青海省的服務業(yè)發(fā)展提供了較大的空間,促使省內其他產業(yè)的相互結合,促使青海省的地方經濟發(fā)展速度逐漸加快。另外,“營改增”政策為青海省的企業(yè)發(fā)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大大縮減了企業(yè)在稅收方面的成本。企業(yè)由于生產經營購進的材料以及設備所產生的進項稅額合理抵扣,使得企業(yè)在稅收方面的支出明顯減少。因此,從長期發(fā)展的角度來看,“營改增”政策能促進青海省地方經濟的發(fā)展,為省內經濟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營改增”背景下青海省進行財稅改革的策略
對青海省稅種體系進行完善
從地方財政收入的組成部分來看,營業(yè)稅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在“營改增”政策逐漸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后,對青海省的稅種體系進行進一步完善成為了青海省政府應該落實重要工作。根據(jù)我國財稅征收的實際情況來看,可以適當將財產稅納入地方稅收體系當中[1]。一方面是由于房產稅的征收條件日漸成熟,社會大眾對該稅種的關注度也較高。另一方面是近幾年我國的房地產行業(yè)發(fā)展迅猛,資金在該行業(yè)的流動性較強。因此,青海省政府應該考慮將房產稅以及環(huán)境稅納入地方稅種體系,使之得到完善。
建立健全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營改增”是我國實行結構性減稅政策的“先行者”,在對其進行落實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的其對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影響,其對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相關權利發(fā)揮重新分配的作用。我國的稅收制度中中央一直占有分配財政稅收的主導權,并且會回收一般以上的稅收收入[2]。但是這樣的稅收制度具有一定的弊端。對于青海省這樣的經濟欠發(fā)達的地區(qū),其財政收入無法為其公共建設以及公共服務提供充足的財力支持,使其過度依賴國家的轉移支付。這樣的模式不利于青海省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因此,國家應該充分考慮到地方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建立健全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根據(jù)各省市的實際情況調整稅收制度。對于青海省,可以適當提高提高地方稅收的比例,從而為省份的發(fā)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合理發(fā)展縱向轉移支付制度
由于一系列的原因,我國不同省市之間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具有較大的差異。然而地方經濟發(fā)展的水平能在很大的程度上的對地方稅收產生影響,如果直接執(zhí)行結構性減稅政策,將會使地區(qū)之間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逐漸擴大。因此,在實行該政策之前,應該先采用合理的措施促進各省之間的經濟發(fā)展平衡,根據(jù)實際的效果不斷完善縱向轉移支付制度,并通過相關分析過程計算轉移支付的額度。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彌補“營改增”政策對地方財政收入造成的缺口。
對稅收征管機構的管理模式進行優(yōu)化
首先,青海省的相關部門可以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搭建納稅人的信息管理平臺,使相關信息能在網(wǎng)絡上的實現(xiàn)共享。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稅收的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還能為相關監(jiān)管部門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條件[3]。其次,根據(jù)國稅部門以及地稅部門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流程建立合署辦公體系,通過這樣的方式簡化相關的審批程序,從而提高稅務相關工作的效率。最后,國稅機構應該從宏觀的角度上掌握個省市的稅收信息,使其成為國家進行財政調控的有效依據(jù)。
結論:綜上所述,“營改增”已經成為了當前財政體制中的一項重要政策,在很大的程度上發(fā)揮減少稅負的作用。相關部門應該充分意識到“營改增”對地方經濟的影響,并通過對地方稅種體系進行完善,建立健全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合理發(fā)展縱向轉移支付制度以及對稅收征管機構的管理模式進行優(yōu)化的方式進行財稅改革。通過本文對“營改增”對青海省財政收入的影響及財稅體制改革的策略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提高我國稅收制度的科學性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唐鑫.“營改增”背景下提升地方財政收入的對策研究[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6,37(05):125-130.
[2]周彬,杜兩省.營改增對財政收入的影響及財稅體制改革應對[J].當代財經,2016(06):25-33.
[3]劉永麗.營改增對地方財政收入的影響及相應對策分析[J].財政監(jiān)督,2015(17):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