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福元
摘要 桉樹目前是海南省人工造林的主要樹種之一,發(fā)展前景廣闊。結(jié)合海南省速生桉樹種植情況,分析了其幼林撫育管理的重要性,并從補植定株、除雜松土、科學(xué)施肥和病蟲害防治方面總結(jié)了桉樹幼林撫育技術(shù),以期為營造桉樹豐產(chǎn)林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速生桉樹;重要性;幼林撫育
中圖分類號 S763.7 文獻標(biāo)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3-0150-01
桉樹為速生性樹種,種植經(jīng)濟效益明顯,受到林農(nóng)的青睞[1-2]。20世紀90年代之后,海南、廣西等省大面積推廣桉樹良種林,取得了可觀的效益。海南省屬于熱帶北緣地區(qū),橡膠等經(jīng)濟樹種一直是重點發(fā)展的對象,很多立地條件好的地塊已用于發(fā)展橡膠等經(jīng)濟樹木,其他立地條件差的地塊僅能種植松樹、桉樹等耐貧瘠樹種,目前海南省人工林中的主要樹種即為桉樹,約占人工林總面積的60%。在桉樹的種植過程中,幼林撫育管理非常重要,不僅能夠提高桉樹存活率,還可以促使桉樹盡快成材,提高經(jīng)濟效益?,F(xiàn)結(jié)合桉樹在海南省的種植情況,對其幼林撫育管理技術(shù)進行簡單探討。
1 幼林撫育管理的重要性
1.1 提高林間光照條件
桉樹屬于喜光性樹種,葉片的趨光性很強,在充足的光照條件下桉樹可以更好地生長。每年4月之后,海南省氣溫升高,桉樹幼林的生長速度開始加快,由于此時溫度、水分等條件適宜,林間的雜草、雜灌木等也瘋長,與桉樹爭奪養(yǎng)分、光照等資源,不利于幼樹的健壯生長。長勢過旺的灌木、雜草等擠占大量林間有限的空間,造成幼樹長期光照不足,導(dǎo)致桉樹長勢細弱、葉片顏色發(fā)黃、抵御不良條件的抗性水平降低,造成病蟲害重發(fā)。有研究表明,桉樹幼林中邊緣的樹木長勢要好于內(nèi)部的桉樹,分析原因是邊緣的桉樹光照條件更好,透氣性也更好,因而在幼林的撫育過程中需及時將林間的雜草、雜灌等清除干凈,為桉樹生長提供更好的光照空間。
1.2 提高林間的肥水條件
海南省的桉樹多是種植在立地條件較差的丘陵、山地,土壤自身肥力水平不高,如果不能保證充足的養(yǎng)分,則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桉樹幼林生長。海南島屬季風(fēng)氣候區(qū),降水季節(jié)性分配很不均勻,主要集中在5—10月,此期間降雨量占全年的70%以上。桉樹此階段的生長速度很快,同時雜草植被生長也非常旺盛。但是非雨季就比較干旱,特別是海南省的西南部區(qū)域,桉樹的生長速度明顯減緩。因此,干旱時要補充桉樹生長需要的肥水條件,無法人工澆水的可通過加強撫育管理適當(dāng)彌補,比如在桉樹林下種植綠肥、多松土等。
1.3 提高桉樹幼林的抗性
加強對桉樹幼林的撫育管理,不僅可以促使桉樹更快生長,還可以提高桉樹林的抗性水平,減少病蟲害及自然災(zāi)害等可能對桉樹幼林造成的不利影響,提高桉樹成林后的質(zhì)量,取得更好的經(jīng)濟效益。因此,幼林撫育管理工作十分必要,要給予重視。
2 幼林撫育技術(shù)
2.1 補植定株
桉樹的種植密度要結(jié)合種植地土壤條件及用材的需要進行綜合考慮。若土壤條件較好、造林的目的是培育大徑材林,則種植密度為1 350~1 650株/hm2,株行距為(2.0~2.5)m×3.0 m左右;若造林地土壤貧瘠、造林的目的是培育小徑材林,則可適當(dāng)增加造林密度,種植2 000~2 500株/hm2。無論選擇哪種造林方式,苗木的成活率要求超過95%,若不足就需要補植。補植的苗木要求長勢健壯、同齡,以確保造林地苗全[3]。
2.2 除雜松土
桉樹栽植后的前6個月幼苗長勢弱,容易受到林間雜草、雜灌等的影響,特別是對于在初春造林的桉樹幼林,此種影響更明顯,因而一定要在桉樹造林后做好除草、除灌工作。具體的除雜工作要根據(jù)雜灌的長勢而定,一般保證雜灌的高度不超過桉樹幼苗高度,確保桉樹幼苗能接受到充足的光照。除雜一般有2種形式:一是化學(xué)除雜,即利用除草劑對準林間雜草、雜灌噴灑;二是物理除雜,即采用機械或者人工方式將林間的雜草、雜灌等清除,包括全鏟、盤鏟、帶鏟等。
桉樹林地松土也是幼林撫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松土一般在除雜工作結(jié)束后進行。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不僅有更好的保肥保水能力,還可提高土壤的透氣效果,為根系代謝提供良好的氧氣條件。
2.3 科學(xué)施肥
造林前,在整地時施入桉樹專用肥作為基肥,在經(jīng)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再搭配有機肥1~2 kg/穴。追肥要注意合理搭配氮磷鉀元素,連續(xù)3年進行追肥,即造林后約2個月追施尿素1次,使早期的桉樹幼林快速生長,以減少雜草植被的影響,施肥量根據(jù)土壤肥力而定;造林后第2年1—5月第2次追肥,施入磷肥150~300 g/株、尿素100~200 g/株、氯化鉀50~150 g/株;第3年春季雨后施入桉樹專用肥(N+P+K>25%)500~750 g/株作為第3次追肥。追肥方式有多種,有點施、溝施、撒施等,目前溝施應(yīng)用較多[4]。
2.4 病蟲害防治
桉樹生長中常見的病蟲害包括青枯病、焦枯病、白蟻、
金龜子等。很多病蟲害都是在育苗時就已感染,因而對桉樹幼林的管理一定要高度重視。桉樹上發(fā)生焦枯病后,葉片大量焦枯,要及時拔出病株并用石灰消毒;青枯病發(fā)生時,桉樹的葉莖出現(xiàn)脫水癥狀,由于此病難以防治,故提前預(yù)防非常重要,應(yīng)選擇抗性優(yōu)良的桉樹品系,并做好苗床消毒工作;白蟻主要對幼苗的根莖部產(chǎn)生危害,可用藥物直接誘殺;金龜子發(fā)生后,可用敵百蟲粉30.0~37.5 kg/hm2撒在穴內(nèi)進行防治。
3 參考文獻
[1] 葛篩小,易明生.桉樹幼林的撫育管理[J].中國林業(yè),2008(20):15-16.
[2] 譚志安.關(guān)于提高桉樹的幼林撫育施肥管理及探討[J].科技致富向?qū)В?013(3):43.
[3] 吳宏源.速生桉樹的幼林撫育施肥管理[J].廣西林業(yè),2007(5):61-62.
[4] 鐘聲.試論桉樹幼林撫育管理的重要性及解決策略[J].花卉,2016(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