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溢珩
摘 要: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源,在任何一課的學習中,都不能缺乏興趣的作用,在語文課堂中更是如此,因為學生一旦缺乏興趣,就會失去學習的主動性,所以如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需要語文教學考慮并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參與的熱情高漲,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精心設(shè)計問題并找準合適的切入點,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
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課堂中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將有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很多教師認為新課導入是最難的一部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沒有選對方式方法。所以,在導入新課的時候,可以以趣引入,既能調(diào)動學生的胃口,又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閱讀欲望,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感進入學習,使原本枯燥的課堂成為學生自主探索、揭秘的過程。比如,我在講授《鳥的天堂》一課時,我問:“看到這一課題,你想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鳥的天堂在哪?鳥的天堂是什么樣子的?它為什么稱為鳥的天堂呢?”一連串問題冒出來后,學生興趣頓時激發(fā),我再進一步要求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尋找答案,讓學生自覺、自發(fā)地探索、解密,更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如在教學《中彩那天》時,課前詢問學生:“假設(shè)你的朋友讓你幫忙買彩票,而又恰巧中了大獎,你會怎么做?是要把大獎留下還是還給朋友?為什么要這樣做?”讓學生暢所欲言,活躍氣氛,提高學生的興趣,學生樂于回答,樂于主動求索。
二、讓學生在競爭機制中主動學習
體育活動對于孩子來說是最喜歡的一項活動,因為體育活動中有體育游戲,而游戲就是孩子們的日常。那么如果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將游戲融入,那么一定會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比如:我們在學習生字詞過程中,可以采取學生之間相互比賽的方式,彼此追逐,看哪位同學記得又好又快;采用排長龍的方式看看哪組記得更多;還可以提拔出優(yōu)秀學生,做到“榜上有名”,讓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向上的進取心;在學生小練筆的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爭一爭,誰的想法更有創(chuàng)意,發(fā)言更動人……在競爭中,尤其是游戲類的競爭活動更是大受歡迎,大家你追我趕,力爭上游,連后進生都不甘示弱。在組織的形式上可以是以學生個體作為競爭的單位或以小組作為競爭單位,也可以是男女生劃分為競爭單位。競爭的氛圍能使學習者產(chǎn)生無窮樂趣,并能培養(yǎng)孩子的集體觀念和集體榮譽感。
三、讓學生在閱讀體驗中享受樂趣
小學生理解能力差,所以對于一些抽象性的知識點難以掌握,總是徘徊在似懂非懂之間。所以,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將課堂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親身感受課文內(nèi)容,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加深對課堂內(nèi)容的學習。如:講解《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中,里面有一小節(jié):“蒼耳媽媽更有辦法,她給孩子披上帶刺的鎧甲,只要有動物從這里走過,就被他的皮毛帶到田野山洼。”對這段的教學,我就充分利用校舍建在田野邊的條件,課前課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書包到長有蒼耳的田埂去走一走?;貋?,他們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衣服上、書包上帶上了蒼耳,然后讓學生觀察、觸摸,孩子們通過這一番體驗后,都興高采烈,由衷贊揚“蒼耳媽媽真有辦法”“植物媽媽有辦法”。在教學《鄉(xiāng)下人家》這課前,先讓學生有目的地觀察自己家周圍的環(huán)境,因為孩子們都是生活在農(nóng)村,這樣零距離地接觸神奇有趣的大自然,親切溫馨,在體驗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四、讓學生在好奇懸念中探索學習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主動設(shè)疑,猶如偵察案情,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想要偵破案件的心理,結(jié)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巧妙地設(shè)置懸念,讓學生抽絲剝繭,引導學生在經(jīng)歷“疑問—尋找—豁然開朗”的過程中體會語文帶給他們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我在講授《魚游到了紙上》一課,學生讀完全文后,在課的后半段,我主動示疑:文中講的明明是年輕人畫魚,那么魚怎么會游到了紙上?同學們怎么看這句話?學生在這種情境下,產(chǎn)生了釋疑的沖動。于是,學生在老師精心設(shè)疑中,帶著這個問題,聯(lián)系上下文,主動去探究、摸索。
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提出新穎的,能引起學生興趣、引發(fā)求知欲的問題,讓他們先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然后激發(fā)他們?nèi)で蟆傲祷饔忠淮濉薄.攲W生找到了“又一村”后就會產(chǎn)生一種快感,而這種快感又能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廖平.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主動性[J].廣西教育,2011(26):39.
[2]馬麗紅.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J].新一代月刊,2013(6).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