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海
周口經濟開發(fā)區(qū)各中小學屬于教育資源失衡的農村學校,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各校教研活動大多局限于本校,每級只有一個教學班,只能混級交流,效果可想而知;再加上不少學校教研經費不足,教師難以走出校門參與外地的各種教研活動,形成了閉門造車的局面,導致教師專業(yè)成長緩慢?;诖?,區(qū)教育文化局借鑒南方各名校的經驗公開申報、公平選拔,于2016年底組建了3個語文名師工作室、1個數(shù)學名師工作室和1個體育名師工作室,以期通過名師引領,打破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壁壘,通過更高頻次、更深層次的教學交流,在教研形式、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取長補短,相互借鑒,拓寬教研思路,最終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提升區(qū)內薄弱學校的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同時,也期待借助工作室的運行,探討教師發(fā)展的思路和策略,建設“智慧型”教師隊伍,推進開發(fā)區(qū)基礎教研改革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名師工作室的良好運作需要主持人及其成員的熱情和共同努力,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對工作室的常規(guī)管理等外在力量的推動,更需要具有約束團隊成員的內部運行機制。
一、管理機制——名師工作室運行的基礎
1.成員統(tǒng)籌
與很多縣市工作室不同,周口經濟開發(fā)區(qū)名師工作室由區(qū)內統(tǒng)籌,統(tǒng)一選拔主持人、招收學員。若干個學校的學員,以就近原則分配到相同學科的某一個工作室,既打破了學校界限,解決了教研活動時間的沖突問題,也為學員之間更為廣泛的交流提供了平臺。
2.經費保障
為了保證名師工作室的順利運行,教育文化局在為各名師工作室配備了必備的辦公用品、筆記本電腦、圖書、攝影攝像機的基礎上,還每年撥付給工作室基本經費五千元,作為工作室日常開支,同時保證其他硬件設備及耗材的能夠及時購置和更新。
3.管理機制
由于名師工作室成員屬于多級管理,其成員分屬區(qū)內各學校,每個學期成員所在學校的各類常規(guī)教學活動需要正常開展,而工作室的各項教科研活動也需在同期開展,這就容易造成工作室所在基地學校和成員所在學?;顒訒r間的沖突。
為了破解名師工作室管理難題,由區(qū)名師工作室管理辦公室出面協(xié)調基地學校、學員所在學校的活動時間,避開各學校集中教研時段,避免矛盾沖突,使更多的學員有足夠的時間參加磨課、公開課、觀摩課、主題研討等集體教研活動。
二、教科研活動機制——名師工作室運行的關鍵
1.引領培養(yǎng)機制
首先將工作室培養(yǎng)目標清晰化、梯次化。根據(jù)各工作室的學科特點和主持人專業(yè)特長,分別推出了包含讀書、做筆記、練字、朗讀、寫作、磨課、賽課、微型課等必選活動的不同組合的研修“套餐”。在保證專業(yè)閱讀和教育寫作的基礎上,第一年著重提升學員基本素質,第二年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第三年從微課題入手,學習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方法。三年一個周期結束之后,各工作室學員初步成長為能教會研的全能型骨干教師。針對我區(qū)相當一部分青年教師業(yè)務素質較低、專業(yè)成長緩慢的情況,工作室管理辦公室還為各工作室擬定了十項能力提升目標。
2.教學活動機制
名師工作室的教學活動機制,為工作室成員解決學科教學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提供了一個成長平臺。它的主要運行形式包括上示范課、聽課、評課等。
示范課是工作室主持人或成員在校內、區(qū)內教學專題研討活動中上的示范公開課。
工作室主持人或成員有示范課時,一般都會組織其他成員去聽課,觀摩聽課是提高成員教學素質的有效方式。
評課更是聽課活動之后的教學延伸,通過信息的及時反饋、評價,有助于執(zhí)教者反思教學理念,完善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效果。
3.研讀寫作機制
名師工作室的成員除了要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還要具備較強的研讀寫作能力。其活動機制的主要形式有課題研究、撰寫教學論文和教育教學隨筆等。以寫促思,以寫促讀,不斷積累,逐步提升,工作室已立項或結題的課題研究達10余項,在過去的2017年我區(qū)教師共在各級紙媒發(fā)表文章70篇,其中工作室成員發(fā)表50余篇。寫作不僅讓學員獲得了專業(yè)自信,還提升了他們的教科研能力,更好地促進了成員的成長。
4.交流互訪機制
名師工作室的內部交流是促使成員快速成長的重要手段,其形式主要有QQ群交流、QQ網絡會議、QQ群網絡觀摩課、讀書沙龍、主題課例研究、課題研究、QQ空間互訪等。通過這些不同形式的交流,增強了每個成員的合作互補的意識,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
搭建平臺讓各工作室之間互相借鑒學習、互動交流、共享資源,形成以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為核心的真正意義上的成長共同體,促進各工作室成員共同提高。
三、考核評價機制——名師工作室運行的保證
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是名師工作室運行的保證。
1.對工作室進行整體綜合考評
市、區(qū)兩級相關教育部門對每個工作室的整體工作進行了統(tǒng)一考評,利用查看相關資料,聽取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的匯報等形式對工作室的工作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估結論。
2.對工作室成員進行考核評價
為了激發(fā)工作室成員成長的內動力,每個工作室都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內部工作考核機制,有力地促進了名師工作室的運行。
根據(jù)各工作室制訂的《考核制度》,由工作室相關負責人根據(jù)各項工作的考核積分,進行當年的年度考核,并予以公示,經考核合格,可以參加下一年度名師工作室的運行。同時,工作室成員還能夠借助考核,對比成員、審視自我,自糾個人行為。
注: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區(qū)域性名師工作室內部運行機制研究》(JCJYC17251677)研究成果。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