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梅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高中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音樂教學不能只是單純地讓學生欣賞音樂,還要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明白一些基礎的有關音樂的理論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綜合素養(yǎng)。這既是新課標對學生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需要。然而,縱觀當前高中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還存在很多亟需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音樂教師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音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新課改下的高中音樂教學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科素養(yǎng)是新課標的基本要求,也是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需要。新課標要求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基于學生的特點,滿足學生的音樂需要,使學生能夠?qū)⒁魳纷鳛榇龠M心理健康和諧的調(diào)節(jié)劑,能夠?qū)⑺鶎W的音樂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能夠在音樂情感體驗、音樂文化理解以及音樂實踐能力等方面得到發(fā)展,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二、高中音樂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方式單一
雖然現(xiàn)在全國都在推進新課程改革,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以傳統(tǒng)教學方式為主的情況,這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尤為突出。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這種以教師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很難擺脫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除此之外,部分音樂教師認為音樂學科是“副科里的副科”,因而缺乏教學熱情;而學生又因為音樂這門課不需要考試,便持有學不學都無所謂的態(tài)度。教師與學生對音樂課的這種錯誤認知,使音樂課形同虛設,往往被自習課所代替。如此單一的音樂教學方式不但影響了音樂教學效果,讓學生對音樂課失去了興趣,也違背了培養(yǎng)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課標要求。
2.師資力量薄弱
對于高中教學來說,學校普遍重視語、數(shù)、英等主科教師的配備,卻很少注重音樂教師的選拔和音樂教學的發(fā)展,使得音樂學科成了可有可無的學科。學校對音樂課的不重視導致部分畢業(yè)于師范院校的音樂高材生不愿意去高中學校教音樂課程,從而造成高中音樂教師不足,師資力量薄弱的現(xiàn)象。而高中音樂師資力量的不足遏制了學生的音樂愛好,使得高中音樂課程變成了課表上的擺設。
3.學生學習意識淡薄
在當前高中學習階段,由于音樂并未納入高考,所以學生往往只注重語、數(shù)、英等學科的學習,而學習音樂的意識較為淡薄。另外,由于高中學生課業(yè)繁重,升學壓力較大,故很少有閑暇時間去認真學習音樂,從而導致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大大下降,直接影響了其學習音樂的興趣和個人音樂情操的培養(yǎng)。
4.課時不足
在高中教學課程的設置中,音樂課一般一周一到兩節(jié),課時比較少,很難滿足教學需求,使教學任務難以完成。因而,音樂教師只能將音樂課程一再壓縮,只挑選重點進行講解,而其他一些精彩內(nèi)容很難深入展開,致使音樂課堂教學趨于表面化、膚淺化,使學生感到無趣無味,無法激起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改善高中音樂教學的策略
1.改變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法
以教師“教”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束縛了課堂,降低了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鑒于這種情況,教師應該首先從思想上改變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理念,繼而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師生互動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diào)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認識音樂的本質(zhì)和更深層次的內(nèi)涵,促進他們的學習和成長。另外,教師也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使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不僅可以使音樂課堂教學更加多元化,還能使學生因為一些精彩畫面而對音樂課堂產(chǎn)生興趣,實現(xiàn)教學的最終目的。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采取任務教學法,鼓勵學生從多個方面感受音樂的魅力。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定的學習任務,讓他們根據(jù)實際需要制作相應的課件來介紹音樂歷史和音樂文化,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從而順利完成音樂教學任務。
2.重視音樂教學
由于高中學生的升學壓力較大、課業(yè)繁重、時間緊迫,因此學校多以文化課教學為主,很少關注音樂、美術等藝術類學科的發(fā)展,這也使得學生在思想觀念上對此類學科不夠重視,學習此類學科的意識較為淡薄。鑒于這種情況,學校需要提高對音樂課程的重視程度,并且為促進音樂教學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與幫助。例如,在課程設置方面,學校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來制訂切實可行的音樂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另外,學校還可以組織一些課外活動,將音樂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提高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和理解能力。在音樂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校需要加大優(yōu)秀師資的引入力度,加強音樂教師隊伍的建設。
3.合理選用音樂素材
不同的音樂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不同,對人的影響也不同。如優(yōu)美的音樂使人身心愉悅,悲傷的音樂使人心生憂郁。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教學需要選擇恰當?shù)囊魳匪夭摹=處熕x擇的音樂素材,既要體現(xiàn)音樂的魅力和趣味性,又要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如此,學生才能夠通過賞析音樂達到陶冶情操、豐富內(nèi)心情感的目的。讓學生鑒賞大量不同的音樂素材,能夠加深學生對音樂內(nèi)涵的理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這也是音樂教學的真正目的所在。
4.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和引導
不同的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也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能夠做到一視同仁。教師不能只重視音樂功底好的學生,而忽視了五音不全,沒有“音樂天賦”的學生。對于音樂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更要照顧到他們的情緒,鼓勵他們積極學習音樂,幫助他們克服學習音樂的恐懼心理,使他們樹立起強大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高中音樂教學現(xiàn)狀的改善,需要學校、學生和教師的多方面配合。廣大音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音樂修養(yǎng),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訓,積極探索音樂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有效解決音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此,高中音樂教學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