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燕
(重慶市西南大學醫(yī)院外科、西南大學運動康復研究所,重慶 400715)
急性闌尾炎為發(fā)生于患者闌尾位置的炎性反應,包括慢性和急性兩種,在臨床外科具有較高發(fā)病率。急性闌尾炎發(fā)病較急,若患者未獲得及時有效治療,其生命健康會受到嚴重威脅。相關研究認為針對急性闌尾炎患者不僅要開展有效治療,還應當在圍手術期進行科學護理。本研究選擇我院收治急性闌尾炎患者80例,對其中40例患者開展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8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隨機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包括21例女、19例男,年齡范圍20~86歲,平均(31.2±6.9)歲;體重指數(shù)16.6~27.6kg/m2,平均(20.1±2.7)kg/m2。觀察組包括22例女、18例男,年齡范圍21~87歲,平均(32.3±7.2)歲;體重指數(shù)16.7~28.1kg/m2,平均(20.4±2.6)kg/m2。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
納入標準:全部患者均滿足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或急性單純性闌尾炎臨床診斷標準;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不存在營養(yǎng)不良或嚴重器官功能障礙。排除標準:排除存在嚴重心血管、腦部、肝臟疾病患者;排除存在耳聾癥狀、嚴重認知障礙患者;排除拒絕接受手術患者。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進行簡單術前介紹,通過和患者有效溝通獲得支持;要求患者術前6小時禁食禁水;手術中控制好手術室溫度,并對患者輸注液體提前加溫;依據(jù)具體情況選擇保溫毯,避免患者著涼受凍。及時了解患者是否肛門排氣,并告知其應進食流食。觀察組接受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具體包括①手術前:組織患者接受疾病知識教育,并為患者和患者家屬講解開展外科康復護理的重要意義,使其對快速康復護理形成全面認識。同時還應當要求患者在術前6小時禁食、2小時禁水。②手術后:為患者開展鎮(zhèn)痛護理,同時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并將患者疼痛評分控制在0~3分之間?;颊咝g后6小時若較為清醒、無麻醉并發(fā)癥、具有飲水需求,則應當用溫開水對患者口腔進行濕潤,每隔30分鐘進行一次。術后1天可引導患者進食流質食物,隨后依據(jù)患者情況逐漸向普通飲食過渡。若患者癥狀較為嚴重,則告知其在肛門排氣后進食。若患者情況允許,則應當在手術當日指導其下床活動,若患者癥狀較為嚴重則先幫助其在床上做肢體運動。
對兩組首次排便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恢復時間、手術后住院時間進行統(tǒng)計和對比。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中使用SPSS21.0軟件,用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計數(shù)資料。P<0.05時,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首次排便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恢復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更短(P<0.05),見表1.
表1 兩組相關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相關指標對比(±s)
組別 n 首次肛門排氣時間(h) 首次下床活動時間(h) 首次排便時間(h) 手術后住院時間(d)對照組 40 34.62±16.77 17.74±10.74 58.56±24.56 5.57±1.87觀察組 40 21.44±12.83 8.93±4.76 47.04±27.32 4.77±1.57 P<0.05 <0.05 <0.05 <0.05
急性闌尾炎為臨床常見疾病,當前主要采取手術治療的方法,但患者術后通常會出現(xiàn)身體防御能力降低,進而出現(xiàn)切口疼痛和相關應激反應,大幅增加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負擔,并嚴重影響患者傷口愈合和康復。通過開展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能夠促進患者更快肛門排氣,并縮短患者禁食時間,進而盡快恢復患者腸功能。同時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中護理人員能夠在飲食、運動方面為患者提供相應指導,進而促進患者抵抗能力的提升,保證患者更快康復。本研究中,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首次排便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恢復時間更短(P<0.05)。可見,針對急性闌尾炎圍術期患者開展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能夠促進患者更快排便、肛門排氣、下床活動,對于患者康復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