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美
【摘 要】在“互聯網+教育”的大背景下,各種各樣的新教育手段與媒介進入到課堂教學中,而“微課”的進入,給教師與學生帶來了不少的“實惠”。學生可通過網絡下載或點播所需微課,并能重復使用,利用率高,較好的滿足了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關鍵詞】高中物理;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110-01
作為一種教學方式改革的嘗試,筆者結合微課應用于教學的優(yōu)越性,以及高中物理學科教學的特點和教學實踐,談談“微課”與高中物理教學的整合途徑與方法。
一、微課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的優(yōu)越性
微課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教與學的活動。微課有強烈的“解惑”功能,針對性強,內容短小精悍,語言簡潔精練,讓學生在輕松歡娛中學習知識技能。隨著移動網絡的快速發(fā)展、智能手機的普及,微課的情景化、趣味性、可視化的特征更適合物理學科的特點,微課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的優(yōu)越性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資源情景化”把物理知識變抽象為具體。
物理現象及規(guī)律有許多的專業(yè)術語,為使物理規(guī)律簡單準確地表達出來,需要有特定的物理情景。常規(guī)課堂難以做到每個知識點都配以情景,而微課以教學視頻片段為主線來整合教學設計和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專題資源包”,營造真實完整的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形象地了解物理現象,理解掌握概念和規(guī)律。
2.“知識碎片化”有助學生突破難點。
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微課的主要特點一是教學時間較短;二是教學內容偏少,可以是一個知識點、一個案例、一個概念,還可以是某個題型精解。這“一片一問題”使學生在幾分鐘內領會并集中解決一個知識難點。
3.“趣味高效化”提升學習信心和興趣。
物理學蘊含著美,但這種美多是抽象的,對學生來說更多的是枯燥沉悶的公式、概念,很多學生在感受到美之前已經知難而退,喪失學習信心,甚至產生厭煩情緒。微課及網絡技術應用于物理教學,使物理知識變得直觀、形象、生動,學生感受到了物理的美,微課教學讓更多的學生對物理學習投入了極大的熱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主動性,對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可持續(xù)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4.“內容多樣化”實現因材施教與個性化教學。
微課內容豐富,且能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以一對一的形式展開,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也可反復觀看,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很好的實現了因材施教與個性化教學。在設計制作微課時,也可讓學生參與,甚至讓學生成為主講,與同伴交流,使微課的“粉絲”越來越多,他們雖然沒有老師講得那么系統(tǒng)、專業(yè),但勝在參與熱情高,針對性強。學生參與微課設計與討論,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拓展和提升。
二、多媒體環(huán)境下“微課”與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整合的途徑與方法
多媒體環(huán)境下將微課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進行整合,就是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將微課與該學科課程融合。在多媒體技術環(huán)境下結合“微課”教學的優(yōu)越性,錄制各種類型的微課,研究其類型特點,將它們合理、高效、全面的與物理學科課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發(fā)掘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他們主動學習能力。現將微課與高中物理教學的整合途徑和方法總結如下:
1.微課與課前預習的整合。
預習是學好功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在制作微課時要明確掌握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根據學生已有基礎和新概念所需的銜接知識,設計制作好微課,對某些較為難懂的內容作介紹,明確重難點,幫助學生提前了解將要學習的知識。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先看微課,預習部分知識,讓學習更有針對,保證新課的順利開展,有效提高聽課的質量。特別對學習有障礙的學生,可達到笨鳥先飛的效果。
2.微課與新課導入的整合。
教師要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在新課開始前設置新穎別致的問題,或有趣的小故事,真實明顯的實驗現象等,激發(fā)學生的探求欲與主動性,為新課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一課,我們在課前錄制了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對輕重物體運動快慢的判斷,表達了因生活經驗的引導讓我們對運動做出的錯誤理解。在課前學生先觀看微課視頻。對新課引入達到引人入勝,簡潔明了,節(jié)省時間的效果。
3.微課與重難點知識解惑的整合。
物理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學生接受能力又各有差異,很多知識點看似懂了,但應用起來卻容易犯錯。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作學生容易出錯的知識點,為課中或課下學習提供方便。如功率中《機車啟動的兩種方式》以微課的形式形象地展現兩種啟動方式,從受力關系,運動關系,轉折點關系,從V-t圖像關系,F-t圖像關系進行解說,幫助學生整理學習問題、點拔疑難、總結反思。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在重難點知識的理解上給與了極大的幫助。
4.微課與知識拓展及練習鞏固的整合。
物理注重應用和實踐,習題類型也多,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平時作業(yè)及測試反饋的情況制作輔導型的微課。比如我們發(fā)現有些學生在判斷《牛頓第二定律的整體法與隔離法》時,屢講屢忘,屢做屢錯,對該部分知識的掌握存在困難,于是我們制作系列相關微課,從講解方法,到分類總結,再到題型訓練等一系列微課資源庫,達到了很好的練習鞏固,大受學生歡迎。課后我們還加強指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題目,幫助學生掌握本節(jié)規(guī)律及重點,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突破了學習難點,達到拓展理解和練習鞏固的效果。
總之,在信息技術日益發(fā)達的今天,將微課有效地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中是多媒體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發(fā)展趨勢。微課的出現不僅豐富了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在一定意義上也推動了教學模式的變革,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微課用化整為零,重點突破的方式解決教學重、難點,用動態(tài)記錄的方式關注過程和方法,用微觀呈現的方式幫助學生學會觀察和思考。作為傳統(tǒng)物理教學的資源拓展渠道,微課將為我們的教與學打開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