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云芬
摘要:在中考英語人機對話考試的推動以及“得閱讀者得天下”的中考英語改革形勢下,如今對學生英語學習綜合能力的要求越來越全面。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發(fā)展,英語教師應在平時的英語詩歌教學中選擇一些簡易的英文歌曲進行輔助教學。在實際教學中,筆者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英語詩歌教學模式,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等能力,進而促進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關鍵詞:詩歌教學;思維品質;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6-0035
一、讀詩——發(fā)現詩歌形式之美
拿到英文教材,學生通常會習慣性地想著先知道意思,而學習詩歌必須要摒棄這種思想。因為詩歌有其自身的特點,所以筆者請學生拿到詩歌之后,先進行朗讀。首先,讓學生聽詩歌的課文錄音。Go for it教材中選擇的詩歌都是有背景音樂的,第一遍聽是為了引導學生進入學習詩歌的情境。第二遍聽是讓學生自己發(fā)現詩歌形式之美。大多數學生能總結出幾個特點:詩歌有押韻、有反復、是一行一行的、比較簡短。其實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有節(jié)奏地朗讀并能感受詩歌的韻律就可以了。不過筆者經常會讓學生多聽幾次錄音,要求學生聽出押韻中有什么特點。一開始學生都不敢多言,后來在不斷的練習中,學生也能說出詩歌的押韻是在重讀音節(jié)上,押韻詞的元音都是相同的。當然這種要求不能過多,因為要完整地欣賞詩歌。每次到這個環(huán)節(jié),筆者會進行一個小插曲。例如把2017年的英語中考試題拿出來讓學生進行嘗試。
Dont Worry!Be Happy!
If I were a bird.Id fly up high,
Above the clouds,up in the sky.
Id float and sing and soar and play,
Without any worries to ruin my day.
If I were a dolphin,Id splash in the sea,
And dive and flip-great fun for me!
Id play with friends under the sea so blue.
Thered be no chores or homework to do.
If I were a bear,Id sleep all day,
And then wake up at night to play.
Id fish and run and jump and climb,
With no one around to ruin my good time.
If I were a dog,daring the day Id rest.
So when Master came home,Id be at my best-
Ready to run or play balls or catch,
Ready to jump,roll over or fetch.
But Im not a dog or a bird or a bear,
Im not dolphin who can swim everywhere.
Im just a kid who wants to have fun,
But I know I cant till my works all__________________!
Word bank:
float v.漂浮 soar v.高飛
ruin v.毀滅 splash v.飛濺
33. The best word for the blank in the poem is______________.
A. checked B. gone C. done D. finished
學生能順利地完成這項任務。最后再播放錄音,筆者請學生跟著錄音一起朗讀,盡量帶上感情,注意節(jié)奏、輕重朗讀。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掌握了詩歌的基本形式,并且還學模仿,語音語調也得到了完善。
二、品詩——感受詩歌意蘊之美
欣賞詩歌時,首先發(fā)現詩歌的語言之美,詩歌中運用的排比、反復和首尾呼應等修辭手法,能幫助學生明白詩歌語言是精煉的。雖然有時語言的表達并不完整,但正是因為這種不完美才造就了詩歌的獨特美,才能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造進行了良好的鋪墊。
在詩歌教學中,光從文字去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內涵顯得十分單調。其實細細品讀詩歌會發(fā)現,很多詩歌是由一個個畫面構成的,詩人把情感寄托在了一個個的意境中。例如在學習Mom Knows Best這首詩歌時,先通過教材中3b的問題,讓學生初步理解詩歌。然后筆者請學生在品詩的過程中,小組合作,把每節(jié)詩歌用一幅畫的形式展現出來。學生積極性很高,在繪畫的過程中,學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同時又對自己的作品有獨特的見地。雖然課堂時間有限,學生的作品比較粗糙,但是從作品中可以發(fā)現他們已經真正明白詩歌所表達的思想。
當然,品詩的過程中不僅僅是理清本首詩歌。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背景,用心體會。品讀Mom Knows Best這首詩歌,教材選用這首詩歌的目的,正是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能和作者產生共鳴。所以課堂中,筆者往往因勢利導,讓學生暢所欲言,用英文來談談自己的感受。這樣的設計,幫助學生學會了分析、歸納、評價,既提升了思維品質,又有利于增強學生英語語言能力。
當一首詩歌的意蘊讓學生完美詮釋后,筆者往往會向學生推薦當下的流行歌曲。因為筆者覺得歌曲和詩歌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這樣的拓展,可以讓學生對詩歌進行更多思考。比如學完Mom Knows Best,筆者推薦了2017年末的一部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的主題曲 Remember me。筆者在進行了基本的介紹后,請學生用本節(jié)課所學到的方法以及掌握的技巧,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賞析。學生的表現令人驚喜,他們用詩歌的語言對這首歌曲進行賞析,還能從不斷的賞析中,感受它的內涵。通過這樣的拓展,筆者相信學生對于詩歌會越走越近。
三、寫詩——體驗詩歌創(chuàng)作之美
初中英語寫作對于學生而言本身就是個難點,而創(chuàng)作詩歌更令人覺得匪夷所思。因此,筆者在詩歌教學中大膽地進行嘗試,并且有了小小的收獲。首先在前面兩個環(huán)節(jié)已經做了大量的鋪墊,讓學生明白這首詩歌所表達的情感,這樣學生在寫的時候會有主題。例如在教學Mom Knows Best這首詩歌時,筆者會讓學生進行改編,把其中的幾句挖空,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創(chuàng)作。以下是學生的作品:
When I was twelve locking my door ,she said ,“open your door,now!”
But I shouted back angrily,
“No way!I am old enough to have my private space!”
When I was a teen going out with friends,
My dad said,“you cant go out today,theres a heavy storm out now!”
But I talked back —
“No way!You have promised,you should not avoid me!”then I closed the door and went away.
為了不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創(chuàng)作的第一步就是仿寫。詩歌的仿寫更加簡短,學生可以先從最簡單的一兩句開始。比如筆者搜集了一首與友誼有關的詩歌。讓學生從仿寫詞組開始,然后是一句話,最后是一小節(jié)。事實證明,仿寫能給學生帶來極大的興趣,而且能無限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把自身的經驗融合到詩歌里,這不正是文學所需要的嗎?寫完以后,筆者請學生到黑板上進行展示,大家一起來欣賞。欣賞的過程中,學生群策群力,再根據詩歌的創(chuàng)作特點進行不斷的修改完善。為了讓學生能對詩歌創(chuàng)作有更大的興趣,筆者會另外找一些話題,趁熱打鐵。比如在學完九年級第14單元詩歌I Remember后,筆者請學生創(chuàng)作了一首以友誼為主題的詩歌。筆者給學生開頭寫一句,然后給一個總體的框架,請他們進行創(chuàng)作。
Friends are those who will listen to us when we want to speak.
Friends are those who will cheer us up when we are sad.
Friendship is like a bottle of wine,it makes us enchanted.
Friendship is like a bright sun,it makes us feel warm.
When staying with our friends,we can laugh together.
When staying with our friends,we can cry together.
Friends are those who will listen to us when we want to speak.
Friends are those who will help us when we are in trouble.
...
學生的作品雖然比較青澀,但是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在信息獲取、處理和輸出的過程中,建構了新的概念,訓練了思維品質,同時也有序地發(fā)展了思維能力。
詩人北島在《真的》這首詩里寫到:“春天是沒有國籍的,白云是世界的公民?!惫P者想說的是,詩歌也是無國籍的。雖然在初中教材中,詩歌并沒有被成章成節(jié)地體現出來,學生在課文中接觸到的詩歌并不多。不過英語教師有必要為學生開拓渠道。每完成一篇詩歌的教學,筆者還會獎勵學生聽一首英文歌或者給他們念一首英文詩。把名人請進課堂,有時欣賞一下莎士比亞的Mistress Mine,有時感受一下鮑勃的Blow in the wind.英語詩歌教學對學生的思維品質發(fā)展有著極大的意義,只要教師引領得當,啟發(fā)到位,學生一定能在這個過程中開拓視野,語言能力得到培養(yǎng),為他們終身學習英語語言和文化增添一份美好。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qū)古林鎮(zhèn)中學 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