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獻策,李 艷
(成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老年精神科,四川 成都 610000)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科疾病。精神分裂癥患者多為青壯年人。目前,臨床上主要是使用抗精神病藥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但是,部分抗精神病藥會給精神分裂癥患者帶來較大的副作用。本次研究主要探討用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效果。
本次的研究對象為2017年2月至8月期間成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老年精神科收治的61例精神分裂癥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ICD-10 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2)患者的年齡≥18歲且≤60歲。3)患者PANSS (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的評分≥60分。4)患者首次使用抗精神病藥進行治療。5)患者近期內未使用過降糖藥、調脂藥及減肥藥。其排除標準是:1)合并有血脂異常、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2)身體肥胖的患者。3)合并有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4)合并有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5)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6)合并其他精神類疾病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7)因攝入相關成癮物質所致精神疾病的患者。8)合并有代謝綜合征的患者。9)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的患者。按照用藥的不同,將這61例患者分為奧氮平組和阿立哌唑組。在奧氮平組的30例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其平均年齡為(36.12±6.57)歲;其平均病程為(3.18±0.65)歲。在阿立哌唑組的31例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13例;其平均年齡為(37.23±6.85)歲;其平均病程為(3.24±0.7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為奧氮平組患者使用奧氮平進行治療,奧氮平的用法是:口服,起始劑量為5 mg/次,1次/d;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狀態(tài),逐漸將其用藥量調整為10~20 mg/d。為阿立哌唑組患者使用阿立哌唑進行治療,阿立哌唑的用法是:口服,起始劑量為10 mg/次,1次/d;用藥2周后,根據(jù)患者的療效及耐受度,逐漸為其增加用藥量至20~30 mg/d。為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8周。在進行治療期間,患者不服用其他抗精神病類藥物。
觀察兩組患者PANSS的評分及其血糖和血脂檢測指標。1)在進行治療前后,使用PANSS對患者的精神癥狀進行評價。該量表共包括陰性癥狀、陽性癥狀和精神癥狀3個部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此類癥狀越嚴重。2)在進行治療前后,分別抽取患者4 ml的清晨空腹外周靜脈血作為檢測標本,檢測其空腹血糖的水平、空腹胰島素的水平、TC(膽固醇)的水平和TG(甘油三酯)的水平。
將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20.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治療,兩組患者PANSS的評分與其接受治療前相比均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患者PANSS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進行治療前后兩組患者PANSS評分的比較(分,±s )
表1 進行治療前后兩組患者PANSS評分的比較(分,±s )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奧氮平組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陽性癥狀評分 陰性癥狀評分 精神病理評分阿立哌唑組 31 治療前 24.8±7.5 22.4±6.4 22.5±6.9治療后 10.4±4.1△ 11.2±4.3△ 10.4±4.1△奧氮平組 30 治療前 25.1±7.8 22.8±6.9 37.3±6.7治療后 10.2±4.4△ 11.6±4.2△ 23.2±6.3△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阿立哌唑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空腹胰島素的水平、TC的水平和TG的水平變化的幅度均小于奧氮平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空腹胰島素的水平、TC的水平和TG的水平變化的幅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進行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脂指標和血糖指標的比較(±s )
表2 進行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脂指標和血糖指標的比較(±s )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奧氮平組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空腹血糖的水平(mmol/L) 空腹胰島素的水平(103μU/L) TC的水平(mmol/L) TG的水平(mmol/L)阿立哌唑組 31 治療前 4.7±0.8 8.6±3.1 4.1±0.6 1.2±0.4治療后 4.8±0.5▽ 14.8±5.9▽ 4.2±0.8▽ 1.3±0.5▽奧氮平組 30 治療前 4.6±0.7 8.3±2.7 4.0±0.7 1.1±0.3治療后 5.2±0.5△ 8.9±4.5△ 4.7±0.8△ 1.8±0.4△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程漫長,其病情的復發(fā)率和殘疾率均較高。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用藥的原則是“早期、單一、足量、足療程、個體化”[1-2]。為精神分裂癥患者選擇一種既可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又可減少藥物副作用的抗精神病藥,對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意義。阿立哌唑是一種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此藥對人體內的D2受體、D3受體、5-HT1A受體和5-HT2A受體均具有較高的親和性,可有效地控制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癥狀。相關的研究表明,用阿立哌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少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體重增加的現(xiàn)象[3-4]。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阿立哌唑和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均可取得很好的療效,但使用阿立哌唑對患者進行治療對其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的影響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