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AIDS患者骨髓涂片檢出大量非結核分枝桿菌1例

      2018-10-12 11:24:52李菁原葉向軍盧興國邵水兒
      檢驗醫(yī)學 2018年9期
      關鍵詞:染液胞質抗酸

      李菁原, 葉向軍, 顏 艷, 盧興國, 邵水兒

      (1.杭州迪安醫(yī)學檢驗中心骨髓室,浙江 杭州 310000;2.蘭溪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浙江 蘭溪 321100;3.舟山市普陀區(qū)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浙江 舟山 316100)

      非結核分枝桿菌(n o n t u b e r c u l o u s Mycobacterium,NTM)又被稱為非典型分枝桿菌,是指除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和麻風分枝桿菌以外的分枝桿菌[1]。NTM感染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或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2],但在AIDS患者骨髓涂片中發(fā)現大量NTM,目前我國鮮有報道。

      1 病例

      患者,男,28歲?;糀IDS近1年。因發(fā)熱、惡心、嘔吐、腹瀉、腹痛4 d,于2016年11月28日入院。體檢:肺部感染,左下肺部少量胸腔積液,左鎖骨上下區(qū)淋巴結腫大,脾大,雙側腹股溝及腹膜后多發(fā)淋巴結腫大,慢性結腸炎。血常規(guī)檢測:血紅蛋白71 g/L,白細胞計數1.5×109/L,血小板計數36×109/L。生化檢測:總膽紅素22.1 μmol/L,直接膽紅素13.7 μmol/L,總蛋白42.6 g/L,白蛋白25.6 g/L,球蛋白17.0 g/L,膽堿酯酶894 U/L,鉀2.56 nmol/L,鈣2.00 mmol/L,鐵2.3 mmol/L,C反應蛋白輕度升高。自身抗體全套陰性。淋巴細胞絕對計數:T淋巴細胞131個/μL,CD4+T淋巴細胞12個/μL,CD8+T淋巴細胞119個/μL;CD4+/CD8+比值為0.10。

      2 結果

      2.1 骨髓涂片形態(tài)學檢查

      將干燥涂片平放于染色盒架上,滴滿瑞氏-吉姆薩染液,分次與2倍于染液的緩沖液混和,保持染液厚約2~3 mm。染色10~15 min后用水沖洗,置于晾片架上晾干后鏡檢。

      結果顯示有核細胞增生活躍,紅系增生活躍,比例、形態(tài)無殊;粒系增生活躍,各階段粒細胞均見,中性分葉核粒細胞比例增高(24%),檢出1/10的中性分葉核粒細胞胞質內有多少不一的透亮的蠟樣條狀物質,有的充滿胞質(圖1)。單核細胞占3%,巨噬細胞占2%。單核巨噬細胞中,1/2以上細胞胞質內檢出不被瑞氏-吉姆薩染液染色的細長桿狀體,數量多少不一,有的充滿胞質,細長略帶彎曲或直的桿狀,外觀似蜂窩狀、線團狀、條索狀或束團狀,由于不被著色而顯示為透亮的蠟樣條狀物質(圖1)。進一步檢查外周血涂片,偶見中性粒細胞胞質內同樣含有不被瑞氏-吉姆薩染液染色的細長桿狀體及橘紅色蜂窩狀菌體。高度懷疑NTM感染。行骨髓涂片樣本抗酸染色,結果顯示巨噬細胞胞質內有眾多抗酸染色陽性分枝桿菌,以及一些散在于細胞外的抗酸染色陽性分枝桿菌(圖2)。提示NTM感染,建議進一步檢查。

      2.2 血培養(yǎng)及體外藥物敏感性試驗

      無菌采集靜脈血接種于血培養(yǎng)瓶,并置改良酸性血培養(yǎng)系統(珠海貝索公司)培養(yǎng),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操作。培養(yǎng)5 d無細菌及真菌生長。

      2.3 骨髓細菌培養(yǎng)

      抽取骨髓液2~5 mL注入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中,3 000×g離心20 min,取沉淀物加等量的4%NaOH消化液處理15~20 min,均勻接種于酸性羅氏培養(yǎng)基的斜面上,37 ℃溫箱內培養(yǎng)3周,觀察。胞內分枝桿菌陽性,其他NTM均未檢出。結合臨床并整合實驗室檢查,診斷符合擴散性骨髓胞內分枝桿菌感染。

      圖1 骨髓涂片瑞氏-吉姆薩染色(×1 000)

      圖2 骨髓涂片抗酸染色(×1 000)

      3 討論

      該病例AIDS診斷明確,CD4+/CD8+比值嚴重倒置。骨髓涂片形態(tài)學檢查發(fā)現大部分單核巨噬細胞及部分中性粒細胞胞質內有大量分枝狀、不著色(透亮)、排列散亂的桿菌樣物質,結合病史資料考慮單核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胞質內吞噬大量NTM。因為NTM感染是AIDS常見的機會性感染菌,有25%~50%的患者并發(fā)NTM病,其中最常見的為播散性鳥-胞內分枝桿菌復合菌群(Mycobacterium avium-intracellulare complex,MAC)病。NIGHTINGALE等[3]報道,AIDS診斷后第1年MAC菌血癥患病率為21%,第2年為43%。MAC生物體是一種非常異質性的抗酸桿菌群,主要包括鳥分枝桿菌和胞內分枝桿菌2種,均為緩慢生長的分枝桿菌[4]。應以分枝桿菌培養(yǎng)法培養(yǎng)7 d以上。本病例血培養(yǎng)5 d陰性,可能與培養(yǎng)方法有關。骨髓培養(yǎng)陽性可能是因為骨髓中細菌量更多。

      雖然目前我國尚缺乏骨髓檢查發(fā)現大量NTM的相關報道,但是國外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有發(fā)現[5]。ZAKOWSKI等[2]在1982年報告5例死于AIDS的同性戀患者都有彌漫性MAC感染,在肺、脾、淋巴結中發(fā)現抗酸桿菌,其中2人還累及骨髓、大腦、腎上腺。SAVAGE等[6]也介紹了骨髓涂片非典型分枝桿菌感染組織細胞的形態(tài)特征——組織細胞胞質中的“足跡樣”特殊條紋(Romanowsky染色陰性的桿狀),似假性戈謝細胞。因瘤型麻風也有類似形態(tài),所以Savage等建議檢測到這類細胞必須做骨髓細菌培養(yǎng)[6]。BAIN等[7]則認為在多達20%的需行骨髓活檢的AIDS患者骨髓中可培養(yǎng)出非典型分枝桿菌。骨髓培養(yǎng)和切片檢查抗酸桿菌在AIDS非典型分枝桿菌感染的診斷中不如外周血培養(yǎng)敏感,但在染色的涂片中發(fā)現抗酸桿菌時,比外周血培養(yǎng)要快很多。表明骨髓NTM是一種較為常見并有重要臨床意義的現象,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骨髓分枝桿菌感染最常見的是結核分枝桿菌或MAC。也有一些罕見的其他分枝桿菌感染病例。肺結核患者可能有血小板、白細胞或單核細胞增多現象。粟粒性結核患者外周血異常包括慢性炎癥性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和全血細胞減少。外周血淋巴細胞減少或血小板減少表明在結核病中肉芽腫累及骨髓[8]。MAC感染患者通常有HIV感染相關的外周血異常。在Wright染色標本中MAC感染的組織細胞內可見陰性染色的線性內含物。在骨髓涂片上幾乎不能發(fā)現肉芽腫,一旦發(fā)現則高度提示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結核分枝桿菌標本中抗酸染色菌體罕見,MAC感染病例更容易發(fā)現桿菌,并且可能有很多,正如本病例所見。血培養(yǎng)檢測分枝桿菌較敏感,特別是在HIV感染的情況下??顾崛旧珯z測菌體可以顯著縮短診斷時間,可能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9]。甚至可能在培養(yǎng)陰性患者中發(fā)現肉芽腫和抗酸桿菌[10]。雖然抗酸染色敏感性稍差,但可使1/3的HIV相關MAC感染的病例得到早期診斷[11]。故在骨髓瑞氏-吉姆薩染色標本中發(fā)現大量不被瑞氏-吉姆薩染液染色的細長桿狀物體時,首先要懷疑NTM,并高度重視。由于骨髓形態(tài)學檢查比較普遍,我們認為細致的形態(tài)學檢查對于發(fā)現胞質內分枝桿菌感染,具有極其重要的臨床意義。

      猜你喜歡
      染液胞質抗酸
      抗酸染色法、細菌培養(yǎng)法和實時熒光PCR法在分枝桿菌檢查中的應用比較
      基于機器視覺的單組分染液濃度快速檢測方法
      紡織學報(2021年3期)2021-04-06 11:41:18
      蘇木紅/梔子黃/靛藍染色天絲水刺非織造布初探
      PCR技術、抗酸染色法在肺結核病理學診斷中應用比較
      Vav1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與預后的相關性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結核性漿膜炎臨床診斷中的價值
      survivin胞內定位表達在胸部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意義
      多細胞系胞質分裂阻滯微核細胞組學試驗法的建立與應用
      痰標本替代物的抗酸染色效果分析
      雜交水稻氮素利用胞質效應配合力分析
      永川市| 永嘉县| 易门县| 团风县| 镇安县| 石首市| 且末县| 宝山区| 昌图县| 德州市| 中山市| 湖北省| 名山县| 读书| 仁化县| 东宁县| 南溪县| 治县。| 沅陵县| 左云县| 丽江市| 吐鲁番市| 彩票| 页游| 宝丰县| 特克斯县| 仙居县| 浏阳市| 台湾省| 天长市| 桦南县| 同心县| 津市市| 镇远县| 永宁县| 南皮县| 大丰市| 梁平县| 卓尼县| 镇安县|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