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妮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011)
腦卒中是一種臨床常見的高致死率、高致殘率的疾病,患者往往會因此而出現(xiàn)運動功能障礙,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1]。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僅僅只是被動接受治療,往往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康復效果;因此,本院對腦卒中偏癱肢體運動障礙患者應用病房延伸護理干預,取得來不錯的效果,現(xiàn)就此做如下報道。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腦卒中偏癱肢體運動障礙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我以隨機的方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9例。其中,觀察組男24例,女15例,年齡56~73歲,平均(64.2±3.1)歲;對照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55~75歲,平均(63.7±3.6)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能夠正常交流溝通,患者與家屬對本研究內容完全了解,并且愿意配合參與本研究;(2)所有患者本身沒有其他殘疾病癥。排除標準:(1)排除生命體征不平穩(wěn)患者;(2)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患者。
觀察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幫助患者介紹疾病知識,為患者提供日常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規(guī)劃等。
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病房延伸護理干預,使用Brumnstrom6評估法對患者的實際狀況建立全面、動態(tài)評估,并以此為基礎充分運用患者的非治療時間,幫助患者建立肢體功能訓練計劃,并以此為基礎對患者實施延伸護理,肢體訓練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體位護理:患者在盡量避免上肢彎曲、下肢舒展以及足下內翻等動作;采用仰臥體位時,要防止頭部過伸、過屈和側屈,患者的患側肩部、髖部盡量以軟墊墊起以強化拉肌優(yōu)勢?;颊咭⒁飧鞣N體位的交替使用,一種體位最長不得超過2 h,從而讓肢體伸肌與屈肌張力實現(xiàn)平衡協(xié)調。護理人員要引導并督促患者以及家屬遵守相關體位要求。
(2)主動活動與被動活動結合:早期處于軟癱期的患者,患側肢體不能自主活動,需要護理人員或家屬給予按摩或運動,通常按摩從遠心端逐漸到近心端過度,以達到緩解血液循環(huán),鎮(zhèn)痛以及消腫的作用;同時,幫助患者實施肩關節(jié)外展、肘關節(jié)屈伸、腕關節(jié)以及手指的屈伸、下肢以屈膝、屈髖和足背屈等動作為主,護理人員要教會患者掌握按摩、和患者肢體鍛煉的方法,從而幫助患者每天實施,2~3次/d,每次按摩和運動時間30 min為宜。此外,要引導和鼓勵患者主動通過握手上抬、橋式運動等鍛煉檢測肢體。
(3)恢復期肢體功能鍛煉:對于恢復期患者,護理人員可引導患者參與各種肢體功能鍛煉活動,比如,手指精細動作訓練,四肢運動控制訓練,身體平衡訓練、軀體控制訓練以及步行訓練等。肢體鍛煉動作從易到難,強度從第到高,時間逐漸延長;患者在鍛煉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任何不良反應,比如頭暈、心跳過速等,應當迅速終止訓練。
入院一個月以后。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恢復狀況以及生活能力恢復狀況。運用Fugl-Meyer(FMA)肢體運動功能評定量表分別在入院時,入院一月后評估患者的肢體功能狀況。FMA評分滿分為66分,分之越高,說明運動功能越好。此外,運用Barthel指數(shù)評定表分別在入院時,入院一月后評估患者的生活能力,Barthel指數(shù)滿分為100分,40分以下說明生活能力較差,60分以上生活能力良好。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入院時F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入院1月后,兩組患者均有顯著改善,并且觀察組患者改善幅度更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入院時,入院一月后FMA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入院時,入院一月后FMA評分對比(±s,分)
注:與入院時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n 入院時 入院一月后觀察組 39 23.7±4.8 44.2±4.3*#對照組 39 24.1±5.3 39.1±3.4*
兩組患者入院時Barthel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入院1月后,兩組患者均有顯著改善,并且觀察組患者改善幅度更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入院時,入院一月后Barthel指數(shù)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入院時,入院一月后Barthel指數(shù)對比(±s,分)
注:與入院時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n 入院時 入院一月后觀察組 39 43.5±7.8 67.3±4.1*#對照組 39 44.2±8.1 53.7±5.8*#
腦卒中偏癱肢體運動障礙患者僅僅被動接受康復治療,往往無法達到理想效果。然而,漫長的康復周期以及間距的康復訓練往往讓患者與家屬喪失信心,很多患者在完成缺乏主動的、有效的練習[2]。病房延續(xù)護理干預,充分利用患者的非治療時間,給予有效干預和指導,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偏癱肢體運動障礙患者應用病房延伸護理干預,能夠幫助患者有效改善肢體運動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應當予以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