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玥
摘 要 小學語文的新課程標準給了我們新的指引,在新的指揮棒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要創(chuàng)設習作的情境,拓寬學生習作的空間,把習作的自由還給學生,賞識學生的作文,促進學生快速地寫作文。習作起步教學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著作文教學質量的高低,影響著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益。那么,該如何進行小學習作起步教學呢?本文談一下自己的幾點經驗。
關鍵詞 小學;習作教學;時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9-0245-01
一、轉化教學觀念,拓寬習作教學之路
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樹立大語文觀。大量的事實表明:把習作教學只局限于兩節(jié)習作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習作所包含的知識包羅萬象。只有拓寬習作教學之路,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為此,我注意把習作教學與閱讀教學、課外閱讀、語文實踐活動和生活實踐等有機結合。即習作教學必須加強四個聯(lián)系:首先,要加強習作與閱讀教學的聯(lián)系;其次,要加強習作與課外閱讀的聯(lián)系;再次,要加強習作與語文實踐活動的聯(lián)系;最后是加強習作與生活實踐的聯(lián)系。要加強它們之間聯(lián)系,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著重找準“閱讀教學”、“課外閱讀”、“語文實踐活動”、“生活實踐”與“習作教學”的最佳結合點。
二、把習作的自由還給學生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總目標”中關于寫作的目標規(guī)定得十分明確:“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庇纱?,小學生作文是為學生的生活服務的。既然學生習作為學生的生活服務,那么教師的教學指導要為學生服務,這才回到了作文教學的本原,讓作文與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步。小學作文教學的基本任務就是訓練學生用口頭說心頭,用筆頭寫口頭的能力?!熬褪俏铱谡f我心,我手寫我口”。
放飛想象,不僅要讓學生想什么就寫什么,而且在形式上也應不加干涉,讓他們不拘形式,自由表達。只有給學生充分自由,讓其真正自由自在地在作文天地里馳騁,他們心中才會有說不出的快感,從而產生欲望,對作文萌生興趣。當此時,老師再施以理性指導點撥,就成了一種有效的催化劑,事半而功倍。
三、加強指導學生精心積累
一個人的直接情感體驗是有限的,尤其是對于涉世未深的孩子,無論是語言、寫法、感受都較貧乏。故而,積累十分重要。積累一是要勤讀,對于習作剛起步的孩子,為幫助其積累語言,可準備“采蜜本”、“詞句小銀行庫”等,要求學生讀想結合、讀劃結合、讀抄結合,將自己喜歡的妙詞佳句摘抄下來,對于語言思維發(fā)展快的學生,還可用幾句話寫寫自己的想法、感受。二是要勤仿,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都是從感性到理性的,學習習作也要遵循這一規(guī)律。因此,積累還要從仿寫開始,要引導學生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地仿寫。三是要勤寫,要培養(yǎng)學生將生活中聽到的好的詞語,別人說的有意思、有意義的話以及自己看見的好玩、有趣的事情寫下來,長此以往,學生不僅積累了語言、寫作素材,還積累了深厚的寫作功底,習作也就不會望而生畏了。
四、多給學生寫作空間,讓學生盡情發(fā)揮
在習作教學中,教師應盡量注意習作內容的選擇,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多選取貼近學生實際的題材供學生練習,多讓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只有這樣學生才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同時要求學生應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然,學生空話、套話連篇,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均不利。
五、重視學生生活體驗
新《語文課程標準》對作文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作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這再次表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真正實現(xiàn)個性化文章并不是依靠教師灌輸習作觀念,而是讓他們親自走進生活,感受生活,讓學生的心靈、思想說話,讓真實作文在他們心中安營扎寨。
六、賞識學生的作文
我在教學中就運用了我國著名教育家周弘的賞識教育理論,學會賞識學生的習作,強化學生習作的優(yōu)點,淡化其不足,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學生就不怕寫作文,學生就會產生“我會寫習作”、“我的習作不錯”的良好的作文心態(tài)。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對每個學生的習作從不同角度給予賞識。
(一)學生自我賞識
學生習作寫好后,讓學生讀一讀,看看話說明白了沒有,語句通不通。提倡學生自我賞識,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畫出習作中的好詞、好句、好段。促使他們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習作,調動學生習作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二)教師賞識
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點評提示,少改多批。盡量尊重學生原意,保留學生原文;多肯定,少指責。批改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因人而異,區(qū)別對待。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我用的賞識符號是畫圓圈。如發(fā)現(xiàn)了作文中的妙詞、佳句、精段,便情不自禁地畫上紅色的圓圈,再在用得精妙的語詞下寫上“好!”“妙!”
總言而之,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形成一個以學生為主體、以人格為靈魂、以生活為內容、以方法為支撐的作文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快樂的習作。隨著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要更適應學生素質的要求,教師必須轉變習作教學的觀念,要大膽創(chuàng)新,尋求一種新的教學思路,采用更靈活、科學的教法,善于張揚學生的個性,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真正自覺地愿意用自己獨特的筆觸描繪出他們眼中及內心那豐富多彩的世界。這樣,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就能顯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