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杰
摘 要 素質(zhì)教育也有測試。測試是教育領導機構(gòu)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效果的一種依據(jù),也是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小學語文測試來說,作文的份量越來越重。低年級有說話作文,看圖寫話,中高年級有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二選一作文,自主設計作文等。題目多樣化,內(nèi)容靈活性高,目的是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所以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小學生很怕寫作文,寫不好作文。聽“文”生畏,難以下筆,或者下筆無言。“作文難,作文難,提起作文就心煩”成為小學生的口頭禪。面對這種情況,我在教學《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深刻的體會到閱讀教學能夠很好地揳入作文教學。下面就以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桂林山水》為例談談閱讀教學滲透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 閱讀教學;滲透;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O5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9-0209-01
一、擬題與選題
擬定作文題目是關鍵所在。作文題目是文章的靈魂,是文章的心臟。一個好的作文題目能夠吸引讀者,使讀者一見就心血來潮,倍增信心。《桂林山水》從題目分析出文章指明地點,指定范圍,著重寫廣西桂林的山和水。不能寫別處的山和水,不寫桂林的風情,不寫桂林名人故事。教學時,讓學生明白擬定作文題目要十分慎重,既要突出重點,又要表明中心。同時要提示學生擬定題目時,題目的指向范圍宜小不宜大。如果作文題目范圍定的太大,造成要寫的內(nèi)容很多,什么都想寫一寫,什么都寫不出來。容易造成浮想聯(lián)翩,思維散亂,沒有重點,心里糾結(jié)。題目具體,學生思維定向,精力集中,積極思考,盡情發(fā)揮。假如把《桂林山水》的題目改為《桂林風光》,那么除介紹桂林的山,漓江的水外,還可以介紹桂林的其他方面的內(nèi)容。所以,閱讀教學時,老師通過題目的剖析對比,讓學生銘記,擬定作文題目時,題目要精煉,有穿透性,越具體簡潔,越容易下筆,越有感染力。
二、結(jié)構(gòu)安排
作文的結(jié)構(gòu)形式多樣化。對小學生來說,如果教師能引導學生按一定的結(jié)構(gòu)進行習作訓練,學生就有一個依據(jù),一個方向,輕松下筆。我覺得總分總的段式在教學中有很大的實用性??偡挚偟奈谋窘Y(jié)構(gòu)比較嚴謹,內(nèi)容緊湊,有表現(xiàn)力,還能首尾呼應,感染讀者。《桂林山水》一文就采用總分總的形式,向我們介紹桂林的山和水。文章開頭是總起段,寫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用“甲天下”概括桂林山水具有獨特的特點。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和高度的贊美,為下文描寫桂林山水,開個好頭,埋下伏筆。雖然一句簡短的文字,卻能很好地概括出桂林山水的特點。文章的文字不在多,而是在于精。所以教學生寫作時,開頭用總起句,或總起段來寫。分述時,教育學生要盡情發(fā)揮,細心挖掘,表現(xiàn)細膩,豐富內(nèi)容。要求學生這部分必須詳寫,寫具體,寫明白,這樣才能夠體現(xiàn)中心,才能為主題服務,才有說服力?!豆鹆稚剿吩陉U述時,分別用兩個自然段來介紹漓江的水靜、青、綠,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最后發(fā)出感慨作為總結(jié),又能再次的點亮主題,與文章開頭相照應。概括地說:寫作要有“龍頭”“豬肚”和“鳳尾”。
三、選材
選材是重點。矛盾說過:“園藝家常常把太多的蓓蕾摘取,只留下兩三個,這樣就能得到特別大的花朵?!?選材的好與壞,直接影響文章水準。對材料,適當?shù)娜∩幔苋〉骄钪?。《桂林山水》著重寫桂林的山水特點,其他內(nèi)容就沒介入,語言簡潔。教學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精心選材,防止學生選擇與主題無關內(nèi)容作為材料。以《桂林山水》為例,文章開頭寫著:我們乘著木船蕩漾在漓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作文下筆就直奔主題,不啰嗦,不含糊。我在平時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寫有關游覽的習作時,經(jīng)常把游覽前的準備做了大量的介紹。游覽過程,觀光景點卻沒有內(nèi)容可寫,造成空洞,無重點或是背題。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育學生選材必須有目的性。選好材料就要下苦功夫進行挖掘,把能夠體現(xiàn)中心,表達主題的內(nèi)容進行修飾優(yōu)化。把整篇文章緊緊的粘在一起,通過字斟句酌,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情感。作者描述漓江水時,是這樣寫的:“漓江的水真靜啊,凈得仿佛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寫出漓江的水的溫文爾雅,有內(nèi)涵。漓江橋近三百米的長度,這樣寬闊的漓江的水靜得讓人感覺到它不在流動,這是一種博大胸懷的表現(xiàn)?!袄旖乃媲灏?,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把漓江的水描寫的如此晶瑩剔透,一塵不染,連江底的沙石都歷歷在目?!袄旖乃婢G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濒浯涫侨碎g珍品,沒有瑕疵的翡翠是珍品中的精品。作者通過比喻,恰如其分的把漓江的水渲染得如此秀麗,惹人喜愛。描寫桂林的山時,作者更是用心地極力表現(xiàn),把桂林別具一格的山,一幕幕的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給人們身臨其境的感受。
四、適當?shù)挠蒙闲揶o手法
小學生的識字量很少,閱讀量也不大,詞匯不多,觀察力弱,思維窄。習作時感到單調(diào),三言兩語,平鋪直敘。教學時,教育學生采用適當?shù)男揶o手法來美化句子,豐富內(nèi)容,增添文章的亮點,為自己的文章錦上添花,抒發(fā)出自己的感情,感染讀者?!豆鹆稚剿吩诮榻B漓江的水時,采用與大海、西湖作比較,突出漓江水的特點。除此之外還運用了比喻、排比等方法,把桂林山水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出來。文章結(jié)尾采用引用的修辭手法“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含蓄典雅,收尾自然,使讀者感到余音繚繞,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