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珍
摘 要 班主任是學生成長的導師,班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作用。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的工作,讓班主任充滿幸福感?本文結合個人多年班主任工作實踐,在此談幾點個人的認識。
關鍵詞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9-0073-01
一、眼里有學校,心中有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要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fā)展負責。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辛苦、操心、艱巨而復雜的教育藝術工作,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是在用愛心建造一座偉大的教育工程。學生遠離父母哭泣需要老師的愛,學生生病了需要老師的愛,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老師的愛,學生行為的規(guī)范需要老師的愛,學生的東西丟失需要老師的愛,學生的成功失敗需要老師的愛……總之,學生的吃穿住行、學習生活、道德品質等各個方面都需要班主任付出真誠的關心和厚愛!
二、樹立班級典型,約束行為舉止
每個班級都有出類拔萃的優(yōu)秀學生,當然也有學習能力差、思想品行落后的學生,為了提高班級的整體素質,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各自的優(yōu)缺點,然后指定科學有效的引導計劃。首先,教師要讓每一位學生正視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然后列舉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學會取長補短,讓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在各方面進行學習與互補,促進班級學生的均衡發(fā)展,避免兩極分化現象的嚴重。其次,要對班級中的好人好事或優(yōu)秀事跡進行及時的宣傳,通過樹立班級典型的方式約束學生的行為舉止,讓學生看到學習的榜樣,提高學生的自尊心與班級榮譽感。最后,班主任要發(fā)自內心的珍愛每一個孩子,尤其是后進生,切忌漠視和嘲諷,而是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感化他們,讓學生意識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與關愛,只有讓學生沉浸在教師的愛護中,才能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用行動回報老師。
三、支持競爭激勵,提高學生能力
競爭是一種常用的激勵手段,在班級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讓學生學會承擔。引入競爭機制的同時,要引入評比機制,小學生往往爭強好勝,為了獲得較好的評價,他們會把應該做的事情做好,而且積極性非常高,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首先,班主任可以對班級中平時表現較為良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公開性的對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讓該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得以提升,小學生往往喜歡“競爭”,這便能夠誘導學生在“攀比”的環(huán)境中規(guī)范自己的日常行為,讓這些學生都能夠以班級中的表率學生作為自身的奮斗榜樣,進而使班級的管理逐漸向系統(tǒng)化與規(guī)范化過渡。其次,班主任亦可以采取學習成績的競賽形式去樹立榜樣標準。該形式要以考試成績?yōu)樵u判標準,周期性的進行教學小測驗,對學習成績顯著提升和整體成績穩(wěn)定良好的學生進行鼓勵,并發(fā)送一些橡皮、格尺等學習用具作為物質獎勵,通過樹立學習表率的形式讓班級的學風得到良好的構建。此外,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各種形式的活動,如歌唱比賽、競技比賽、創(chuàng)新大賽等,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競賽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確保學生的實際利益,否則會適得其反,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四、關注學生思想,加強心理教育
班主任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從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逐步轉向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注重思想教育網絡體系的建設,強化心理咨詢輔導建設,深入了解小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把握其思想變化,調動社會各界力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調查,針對目前小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教育和引導,幫助學生在網絡環(huán)境中加強自我認知、提出問題,掌握自我診斷和反思的能力,同時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可行辦法,選擇合理有效的心理疏導方式,增強學生抵御網絡不良環(huán)境影響的能力,為提高思想教育水平奠定基礎。此外,團體力量不容小覷,如果班級中自發(fā)組建了小團體,需要引起班主任的重視。有的小團體不加以引導,往往會產生較多負面情緒,如:厭學、叛逆等,容易帶動大面積的學生,給班級管理造成一定難度。為此,教師要經常深入學生內部,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針對小團體中的不良情緒進行及時疏導和引導,發(fā)揮團體的正面能量,確保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五、聯(lián)系家長,為學生構建統(tǒng)一的教育環(huán)境
家長是班級管理實踐中的重要一環(huán)。家庭教育環(huán)境對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起著主要甚至決定性作用,因此,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注重與家長的溝通交流,讓學生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能夠與學校的班級管理環(huán)境形成統(tǒng)一,進而為孩子身心的和諧發(fā)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在溝通中,還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與護短性家長溝通。此類家長包庇孩子,忽視孩子的缺點,縱容孩子的不良行為,不管孩子甚至不讓別人管自己的孩子。一些家長一聽到別人說自己孩子的缺點就不高興,而且往往缺乏理智的判斷,自覺不自覺地存在著護短現象。這類家長一心只想著自己的孩子的好處與優(yōu)點,不管老師及其他人的想法,姑息孩子的錯誤。對于這類家長,首先要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并不時把孩子在學校的良好表現告訴家長,讓家長有面子,在對孩子的肯定得到家長的贊同后,家長可能會對你的想法與建議予以理睬,這時再選擇適當的時間,地點指出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或缺點,并在溝通時多耐心聽取家長的意見,同時也提出一些好的教育方法。
總而言之,小學班級管理是一項集綜合性與復雜性于一體的工作,這不僅需要班主任樹立崇高的責任意識,更要從細節(jié)著手,將班級管理中的每一件小事處理好,在日常管理中做到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包容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并發(fā)揮自身引導以及家長的輔助作用,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