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明洋
摘要:本文結合多年藝術工作實踐經驗,就如何深化話劇表演,提升話劇教學水平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話?。辉拕”硌荩辉拕〗虒W
一、前言
中國話劇至今為止已經一百年多年了,百年來,話劇這朵來自異國的奇葩,散發(fā)著迷人的芬芳,在中國的土地上傲然盛開。它用獨特的藝術形式,完美地與中國的民族精髓、歷史淵源,以及現(xiàn)實生活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為一體,走過風雨飄搖的動蕩年月,走進繁榮昌盛的21世紀,不僅成為表達中國民眾心聲的、具有強烈感染力和戰(zhàn)斗力的藝術形式,更在舞臺格局多元化的當代,成為一種兼具時尚與魅力的藝術品種。話劇的發(fā)展需要有人才的發(fā)展,在話劇人才的培養(yǎng)過程中,我們都知道,學習話劇表演必須要注意從其潛在表演元素出發(fā),引導學員進行實踐教學,使學員深入研讀文本,認識文本的主題和美學氣韻,挖掘其潛在文學價值,提高了學員的鑒賞和表演學習水平。從事多年藝術工作的我,淺顯的總結出一些教學中帶來的更多的延伸的意義。
二、學習話劇表演藝術能激發(fā)起學員的學習興趣
話劇文學教學中的話劇表演不同于藝術院校表演系的表演,它實質上是文學課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即“情境設置”,是學員對原有經典劇本進行研讀,將片段進行改編,由學員來表演劇中的情節(jié)、人物,將教學內容以形象予以還原的一種集教學和表演于一體的課堂教學活動。話劇表演學習要求學員必須有較高的悟性、心靈體驗、心理素質和對美的審視能力,也就是說,表演的本質是一種審美活動。藝術是對存在意義的敞開過程,作為藝術的話劇也是如此。它用話語和行動來揭示世界和人生的意義,把人生和社會展現(xiàn)在舞臺上,讓觀眾自己去咀嚼去品味。因此,學習話劇表演除了要了解基本知識基本理論以外,更重要的是感應的情緒、情感和美學意蘊。指導從學生興趣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習過程成為學員形成主動思維、大膽實踐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過程,從而提高學員理解、分析、鑒賞和語言運用等綜合能力。排演話劇實質是學員闡釋原著、創(chuàng)作新劇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凸顯學員的主體意識,可以體現(xiàn)學員以現(xiàn)代復雜社會理念觀照作品內涵的開放性的思維模式。通過表演話劇,充分調動學員的興趣,尊重并確立學員的主體地位,有意識地給學員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員提供自我發(fā)展及表現(xiàn)的空間。
三、學習話劇表演藝術中,是對原劇作的理解
排演任何一個劇目,沒有一定的積淀和理解是難以成功的,這其中包括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主要內容,明晰劇情的時代背景和劇中人的生活環(huán)境,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及相應的動作、表情、語言等。這就要求學員必須仔細研讀劇本劇作,研讀過程中揣摩、理解、把握人物性格。閱讀劇本和闡釋劇本的過程是一種對話過程。劇本向學員開放自己,表達意義;學員解讀意義,反回自身,在不斷的闡釋與被闡釋中,劇本以其自身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讓學員感知,讓學員深刻地體會劇中鮮活的故事情節(jié)。經典作品是常讀常新的,讀者與劇本之間長久的對話也是這樣產生、更新的,調動學員連續(xù)不斷地參與閱讀,才能使學員不斷給作品注入新意,使學員和作品之間的互動得以完成。積極參與、主動探究,能夠讓學員產生聯(lián)想和想象,豐富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自身表演這個過程,讓學員從大到整個劇本的歷史背景和作家的創(chuàng)作觀,小到一句臺詞和一個細小的動作,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掌握。學生懂得必須深入研讀原作、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富于個性的人物形象。這種豐滿和個性就像多棱鏡,從不同角度可以看出不同效果,從而開闊了學員的視野,激發(fā)學員的主體意識。
四、學習話劇表演藝術更可以培養(yǎng)學員的情感教育
話劇除了娛樂和精神享受之外,還在一定程度上擔負著情感育人的功能。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滿腔熱情地進行教育活動,在教育過程中注意誘發(fā)、激勵受教育者的內在情感,使之處于最佳狀態(tài),養(yǎng)成良好思想政治品質的過程。情感教育包括道德情感、政治情感、理智情感等。傳統(tǒng)的話劇文學課重共性,重知識,重認知理性,表演話劇的“情境創(chuàng)設”就是為了增強學生的真實體驗。學員在讀——思——編——演劇本的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角色模擬,更能夠身臨其境地體會的思想感情。情感產生的機制之一是情境熏陶,即所謂的“觸景生情”。人進入某一種實際情景,或接觸虛擬情景,甚至在頭腦中想象情景,都能激起人的體驗。為了演好人物,不僅將臺詞背得滾瓜爛熟,還要深入理解、體驗人物的思想感情。這個過程對學員良好的情感品質形成起到了推動作用,假、丑、惡、真、善、美,一目了然,歌頌什么,鞭撻什么,顯而易見。情感體驗和情感教育反過來促進話劇文學課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并為學員真正掌握。另外,在學習培訓的過程中,學員可以增加協(xié)作互助的意識。排練劇目中,找道具,選服裝,畫布景,群策群力;學習臺詞時,互挑毛病、互相切磋、互相鼓勵、互相學習;隨著劇情的發(fā)展變化,人物的出場、退場,又要互相配合,互相提醒。
合作學習是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達到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它通過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培養(yǎng)自主意識、自主能力和自主習慣,使學生成為一個具有主體性人格的人。它可以使每個學生平等地參與學習,有充分發(fā)言和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并且鼓勵學員主動思考和探究,從而使學生的進取意識和競爭意識得以強化。由此融洽了學員之間的關系,增強了集體凝聚力。
最后,學習話劇表演藝術可以培養(yǎng)人的團隊合作精神。學習話劇表演藝術的過程也就是合作學習的過程。這種合作學習方式的話劇表演教學,不但真正使每個學員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受到尊重,而且給學員提供了一個互相交流的機會,鼓勵學員大膽參與改編,同時也可以利用肢體語言、表情等方式進行劇目表演。因為每個學員對創(chuàng)作動機、劇本和人物的理解不同,所以演繹出來的思想狀況、情感情緒、肢體語言也不一樣。小組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和諧的氛圍之中,增強了學生對他人的了解,并認識到互相支持的重要性,從而培養(yǎng)了學員的團隊精神。表演之后,學員對各組的表演進行點評打分,評出優(yōu)秀演員、優(yōu)秀導演和優(yōu)秀編劇等,互相鼓勵。在活動的過程中,學員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都能積極而愉快地完成任務。通過這樣的話劇表演形式,學員充分掌握了知識內容,也體現(xiàn)了合作學習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