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稠”4大預警信號
血液是滋養(yǎng)身體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組織和器官。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中也會出現(xiàn)一些“垃圾”,如果它們不能被及時“清理”,就會造成血液不清潔,使得血液變得黏稠,流通不順暢。直接危害是引起心、腦、肺、腎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不足,引起缺血、缺氧,從而導致冠心病、腦梗死、腎衰等疾病的加劇。
但這種病發(fā)出的不適信號易被人們忽視。其實,血粘稠度增高是有早期預警信號的,稍加留意就能察覺出來。
1、晨起時頭暈但晚飯后清醒
臨床觀察顯示,血液粘稠度高的人,早上起床后會感到腦袋暈乎乎的,沒有力氣,更沒有睡醒后神清氣爽、精力充沛的感覺。
直到吃過早飯后,大腦才逐漸清醒起來。晚飯過后,精神狀態(tài)反而最好,很興奮,有的人甚至到了半夜都沒有困意,這可能就是血液粘稠度增高向人體發(fā)出的信號。
2、午飯后犯困需立即睡覺
正常人吃過午飯后都會有困倦感,但尚可忍受。而血液粘稠度高的人通常在午飯后馬上就犯困,有的甚至立即需要睡一會兒覺,否則全身不適,整個下午都無精打采。
如果睡上一會兒,精神狀態(tài)就會明顯好轉。這是因為午飯后血液循環(huán)在加速,血液粘稠度高的人,大腦血液供應不足。
3、下蹲困難胸悶氣短
血液粘稠度高的人群中,以肥胖者居多。這些人下蹲比較困難,有些人甚至無法蹲著干活,否則會感到胸悶氣短、呼吸不暢。
這是因為血液粘稠度高的人,下蹲時回到心臟的血液減少,加之血液過于粘稠,導致血液循環(huán)不足,氧氣與二氧化碳不能完成交換,從而引起呼吸困難、憋氣等機體缺氧現(xiàn)象。
4、視力正常卻視物模糊
有些中老年人檢測視力并無異常,但經常會出現(xiàn)短暫性視物模糊,甚至突然看不清東西,這種情況多見于65歲以上老年人。
這是因為老年人大多都血液粘稠度偏高,血液流通不順暢的話,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就不能及時供給視神經,進而導致視神經和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缺氧,醫(yī)學上稱之為陣發(fā)性視力模糊。
血液粘稠度增高的誘因
1.長期大量吸煙、大量飲酒;
2.肥胖、缺乏運動;
3.過度悲傷、興奮、慌恐;
4.長時間游泳,身體流失大量水分;
5.高血糖、高血脂,控制不理想;
6.長期食用過辣、過咸及油膩食物。
血液粘稠怎么辦
1、多喝水
很多人血稠是因為喝水少、出汗多、血液濃縮所致,夏天這種情況尤為明顯。
飲水可使血液變稀,但要講科學。要掌握好時機,如清晨起床、三餐前1小時、晚間就寢前可喝水約200毫升。
這里的水就是白開水,果汁、碳酸飲料或者濃茶水稀釋效果不佳。
2、多放松
中青年血稠往往與情緒緊張焦慮、壓力過大、經常熬夜、睡眠質量差有關。建議放松心情,疏解壓力,規(guī)律作息,保證睡眠。
3、戒煙酒
香煙中的各種毒性物質能破壞血管內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加速紅細胞凋亡;大量飲酒也會加重心、腦血管缺血缺氧癥狀,所以希望大家戒煙限酒。
圖為控煙志愿者在街頭用行為藝術勸市民戒煙(孟德龍/攝)
4、多吃素
動物內臟含有大量膽固醇,可加重血黏稠程度,促使動脈硬化。甜食糖分多,能升高血中的甘油三酯,也可提升血液的黏稠度。故三餐宜清淡一些,以素為主,粗細糧搭配。
5、多運動
血液黏稠的人應該多運動,有時間就多走走,動一下,可以使血液的流動速度變快,加快身體代謝,防止血液黏稠。
推薦散步、慢跑、太極拳、游泳等輕中度有氧運動,每周3次~5次,每次半小時到一小時。當然,運動之后不要忘記補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