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英書 鄭英智
常聽人們說這樣一句話:一種思想決定一種行為,一種行為決定一種習慣,一種習慣決定一種性格,一種性格決定一種命運。心理學家研究得出,小學生思想性格的形成主要來自家庭和學校教育的影響。具體到我們這些西部農(nóng)村學校,由于多數(shù)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學生較多,家庭對孩子思想性格形成的消極影響大于積極影響,這就為我們通過學校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思想性格,提出了更高更難的要求。
在學校教育中,孩子們和班主任的接觸最多,因此班主任的教育是置關(guān)重要的,班主任對孩子的耳濡目染,能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習慣。小學生們就如一張張白紙,怎樣讓這些白紙變得五彩斑斕,引領(lǐng)他們的人生活得更精彩,要求我們小學班主任要有自己的“魅力”,并用自己的“魅力”去指引他們。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經(jīng)說過:“要使學生的品德高尚,教師自己首先應(yīng)該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教師就如學生的一面鏡子,言談舉止,為人處世,衣著穿戴……都是學生關(guān)注和模仿的范例。在具體的教育工作中,怎樣讓自己的“魅力”影響到身邊的學生,培養(yǎng)出有“魅力”的學生呢?我是這樣做的:
一、學習魅力的指引。
學習是學生最主要的任務(wù),常有人說“不善學習的人,知識陳舊,必將成為被社會淘汰的人”,因此我把學習的魅力作為教學重點。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我不是給學生以“魚”,而是給他們以“漁”。
首先,教他們愛學習。學生們一進入小學,對什么都好奇新鮮,但卻什么也不懂,有的孩子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我就告訴他們,小學階段他們能認識很多字,寫很多字,還能在身邊和書本上找到很多的朋友;每學一定階段就總結(jié)自己的收獲,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確因為學習而越變越聰明了。同時也常常把我自己在工作之余的學習收獲和他們交流分享,他們能感受到老師也在和他們共同進步,老師是愛學習的,自己也應(yīng)該愛學習,學習的興趣自然也就形成了。
其次,教他們會學習。在具體的教學中,我不是首先教他們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先教會他們怎樣預(yù)習、怎樣聽講、怎樣復(fù)習,然后再將書本上的教學內(nèi)容與學習方法一并貫徹執(zhí)行。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多數(shù)學生能通過自己的預(yù)習和復(fù)習自學課文內(nèi)容,我在教學時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教他們讀課外書和觀察思考的習慣。我要求學生每人每天至少要帶一本課外書在書包里,利用課間和午休等時間多看課外書;每節(jié)課的課前三分鐘,我安排成讀書展示時間,由老師和學生輪流上臺交流自己看課外書的收獲;還用班會課的時間進行讀書比賽等活動。同時我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習慣,首先在我們班的教室里放置一些易養(yǎng)活的花草或幾條可愛的金魚,利用學生對動植物好奇的特性,給他們提供充足的觀察對象,在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和習慣的同時也培養(yǎng)他們的愛心,還利用語文課作文小練筆等的機會,讓他們把自己的觀察所得轉(zhuǎn)化成文字,訓練他們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
二、生活魅力的培養(yǎng)。
總結(jié)人的一生,無論是努力工作,還是勤奮學習,其實都是為了好好地生活,因此我特別關(guān)注對學生生活魅力的培養(yǎng)。
首先,培養(yǎng)他們愛老師和同學。在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中,我著重培養(yǎng)他們“愛”的能力。要他們學會愛,教師就先做愛的示范,我用自己對每個學生的愛來教會他們愛人,對班上的每個學生,無論他是待優(yōu)生還是后進生,我都一視同仁。只要他們有困難,如生病、心情不好、學習困難等,我都會帶領(lǐng)學生們多去關(guān)愛;誰取得了進步或過生日,我也會和學生們一起分享他們的快樂和幸福;如果有誰不聽話或范了錯誤,我也會給予嚴厲的批評,指出他們的錯誤,要求他們改正,并時刻關(guān)注他們的改正情況。我認為對學生的嚴格教育也是一種愛,是一種負責任的愛。需要強調(diào)的是,這里所說的只是批評而不是體罰。這樣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學會了同老師和同學一起去愛。
其次,引領(lǐng)他們愛家人。除了教會他們愛同學、老師,我還引領(lǐng)他們用行動去愛家人,如:“三八節(jié)”到了,讓他們回家為媽媽端杯水、遞雙鞋、親手做張賀卡……“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讓學生為他們唱首歌、講個故事、捶捶背、打盆洗腳水……“春節(jié)”讓他們送上最理想的學習成績、親手做的賀卡、一、兩句祝福的話……每年的“六一節(jié)”學校要組織一系列慶?;顒?,我都會教他們把自己得到的禮物帶回家和家人分享,有學生寫日記時說,當她把老師發(fā)的糖帶回家給爺爺奶奶時,他們都笑瞇瞇的說:“我孫女的糖,真甜!”這些活動使學生學會了愛親人,同時也嘗到了愛親人的快樂!
再次,教會他們愛周圍的事物。我還教他們愛身邊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首先讓他們從愛教室里養(yǎng)的動植物做起。教室里放置的動植物,我給學生們分配任務(wù),讓他們輪流飼養(yǎng)照顧,這樣他們不但能鍛煉觀察習慣,更能培養(yǎng)愛心、培養(yǎng)他們和自然界的動植物共生的能力。
孟子說過:“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相信從小就有愛心的孩子,這份愛心必能引領(lǐng)他們走好以后人生的每一步。
三、做人魅力的形成。
在做人方面,我主要教他們學會尊重。在平時的教學和生活中,我總是把尊重身邊的人做為自己做人的準則。因此在教育學生時,我也把尊重的長輩,尊重同年級的競爭對手,尊重所有值得敬畏的生命做為教育學生做人的目標。
尊重長輩。我首先讓他們學會尊重長輩們的勞動成果,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勤奮學習的習慣;我還教他們孝敬長輩,尤其多為遠方打工的父母著想,經(jīng)常與父母電話交流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和心得體會,讓他們與父母的心理距離拉近了,在家里讓他們多替爺爺奶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培養(yǎng)他們從小就愛親人的、尊重長輩的美德。
尊重競爭對手。引領(lǐng)學生面對同年級的競爭對手時,我曾經(jīng)有過失敗的教訓,也獲得過成功的經(jīng)驗。記得初當班主任的時,我總是教育學生無論學習還是其他活動,都去爭第一,無視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競爭對手的感受。結(jié)果調(diào)教出來的學生和自己一樣,就如好斗的“公雞”,爭贏了就快樂之極,爭輸了則垂頭喪氣,又是甚至做出嫉妒對手的行為,把其他班的同學看得如仇人一樣。經(jīng)過十二年的磨礪后,我更看重的是學生的成長,而不是自己的面子或一己私利。我告訴他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認真的去面對,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只要我們盡力了,就該為自己高興,我們要看重的是在做這件事過程中自己的成長和收獲,而不僅僅是結(jié)果。讓他們學會尊重對手,因為那也是為了更好的尊重自己。
學會敬畏生命。我還要求學生把這份尊重帶到生活中去,多關(guān)注身邊的事物,尊重所有值得敬畏的生命。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比原來的學生心態(tài)更平和,心境也更廣闊了。
常聽人說:“不是每個孩子都是美麗的,但他們一定是可愛的;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聰明的,但他們一定是獨特的?!泵鎸ξ覀兩磉呥@群以留守學生為主的更獨特的農(nóng)村孩子,和他們朝夕相處的班主任,只有用更多的愛心、細心和耐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對學生形成更多積極地影響,讓他們在耳濡目染中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同時也由衷的希望更多的小學班主任能增強自身的“魅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教育出更多、更優(yōu)秀的學生,讓他們能走好這人生的第一步,在他們以后的人生之旅中,能把自己的這張白紙變得如彩虹般絢麗無比,能走出自己富有魅力的人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