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韞嘉
一千多年前,中國詩壇的兩顆明星相遇了。
701年,第一顆明星預(yù)先告知了母親后降臨人間。在母親夢到太白金星后,李家添了一個兒子,所以起名為李白——這是第一種說法。
另一種說法更具有李白的氣質(zhì):李白抓周時抓了一桿筆,李爸爸李客由此認(rèn)定他的兒子未來會成為一個大詩人。李爸爸決定要給兒子起一個足夠文藝的名字,不然以后真成了大詩人,頂著個叫李狗蛋或是李翠花的名字,這可是要被人笑話的。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李爸爸冥思苦想,七年過去也沒個結(jié)果。
正逢春日,李爸爸靈機(jī)一動:我要組織全家作詩,順便考一考小李的才華。于是他輕咳兩聲,對李媽媽和小李說:“我們來作詩吧!就吟誦眼前這美好的春光好了?!?/p>
李媽媽和小李面面相覷,此時李爸爸已經(jīng)作出兩句詩:“春國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p>
聽了如此切合眼前美景的詩句,其實(shí)暗中與李爸爸串通好的李媽媽稍加思考,吟出了她的詩句:“火燒杏林紅霞落?!?/p>
這對充滿才華的爸媽期待地注視著兒子。
“李花怒放一樹白?!毙±畈患偎妓鳎钢鴿嵃椎睦罨摽诙?。
李爸爸心花怒放,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他反復(fù)斟酌這句詩,竟越讀越喜歡。這孩子的詩才,了不得,了不得!他轉(zhuǎn)念又想,“李”是自家的姓,“白”一字完美表達(dá)了李花的高潔優(yōu)雅,不如就給兒子起名“李白”吧!
于是李白就有了這個有點(diǎn)兒草率卻又無比別致的名字。
于是我們所認(rèn)識的李白,開始了他的吟詩生涯。
童年時期的李白就已展現(xiàn)出他的才華。據(jù)他本人所說,他“ 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簡直就是一代小天才的模范。而這樣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家庭,想必也帶給他很多很多文學(xué)的熏陶。這樣一個天才詩人,怎能一直把他留在一處?于是,李白24歲離開故鄉(xiāng),25歲“仗劍去國,辭親遠(yuǎn)游”,自己一個人跟著好哥們,足跡遍布全國——游山玩水去咯!
游歷名山大川的同時,李白最喜歡的就是邊走邊交朋友。于是,他認(rèn)識了一位大他12歲的大詩人——孟浩然。
李白非常欣賞孟浩然的才華,于是在次年孟浩然前往揚(yáng)州時,寫下了他的名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說來李白對黃鶴樓,喜愛卻又不敢寫,理由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有詩在上頭?!币灿泻笕擞X得,崔顥的《黃鶴樓》堪稱唐朝七言律詩第一,李白為何如此敬重這首詩,也是出于他對好詩好人毫不吝嗇的贊美。
好在他不是要寫黃鶴樓本體,而是送別,送別?!肮路h(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凝視著孟浩然遠(yuǎn)去的船,也在默默為他祝福:加油啊老哥,你一定可以的。(然而孟浩然一生仕途不順,李白也不知道是為何……)
后來李白也和孟浩然見過面,他對老孟一片“深情”:“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
結(jié)婚兩三年后,30歲的李白開始試著在官場謀個職位。他結(jié)識不少大人物,不斷自薦,而沒有走尋常的科舉考試道路。35歲那年,李白認(rèn)識了玉真公主,又認(rèn)識了賀知章,兩人都對他的詩作贊不絕口,賀知章更是稱他為“謫仙人”。但李白在長安晃了一圈都沒有收獲,悻悻離開:唉,為什么我這么慘。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李白42歲時,唐玄宗在玉真公主和賀知章對李白口若懸河的夸贊下,終于下詔,邀李白進(jìn)宮做官。
李白一聽,哈哈大笑:我終于出人頭地了!李白這人直率,一有什么情緒波動就寫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激動地寫下《南陵別兒童入京》,袖子一甩,走,進(jìn)京城去?。?!
李白一路上幻想著玄宗對他政治才能的欣賞,越想越開心: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fù)了!哪想到,進(jìn)了京城后,他只是個“供奉翰林”,負(fù)責(zé)寫詩給皇帝看著玩的,跟政治哪有半點(diǎn)關(guān)系?李白干了沒多久,又有小脾氣了,開始整日喝酒。這不,美酒誤事,在他酒醉后得罪了當(dāng)紅的大宦官高力士,又被人在楊貴妃面前說了壞話,很快又被“賜金放還”,也就是被皇帝開除了。
李白倒也爽快了不少,又一甩袖子:我還是繼續(xù)旅游去吧。
《將進(jìn)酒》《俠客行》《行路難》等諸多名篇,在這一兩年前赴后繼,一涌而現(xiàn)。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那些流傳千古的佳句,在經(jīng)歷了宮廷的壓迫后,一一釋放出來……
停下,接下來是個重要的時間點(diǎn),讓我們先回到三十多年前……
712年,中國詩壇另一顆明星降臨。杜家添了一子,命名為“杜甫”。
杜家是曾經(jīng)大官出身的家庭,所以小杜成長的環(huán)境也很不錯?!捌啐g思即壯,開口詠鳳凰”,又是一個小神童??!這孩子不簡單……
杜甫19歲時也出游了一把,不過幾年后就回來了——他規(guī)規(guī)矩矩地,準(zhǔn)備參加科舉考試。23歲的杜甫參加了他的第一次進(jìn)士考試,很可惜地落第。于是杜甫拍拍衣服,不氣餒,自己還年輕,他開始了齊趙之游。
最令人激動的時刻,馬上就要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