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答應(yīng)一個人,一輩子記著她。 所以心里有人了,就不能耽誤了其他人。
潘子沒想到會在啟明茶社里看見吳英。她坐在臺下,穿了件銀白旗袍,梅花扣,滾藍(lán)邊,頭發(fā)燙了發(fā)卷。身子骨還是從前那么薄,可說不上來哪里不一樣,反正是多了一種滬上風(fēng)情。
周九平用折扇敲潘子的光頭,說:“看什么呢,上場了?!?/p>
這是1939年的北平。三年前,一把大火把西單商場燒個精光。如今幾家商場重新修了,特別是厚德商場這邊,天津常連安帶著幾個兒子開了“啟明茶社”,辦起“相聲大會”。歡聲笑語,帶來一片熱鬧光景。“啟明”提倡文明相聲,不說春口臭活,女人孩子也聽得了。不過,像吳英這樣精致時髦的上海女孩來捧場倒是少見。
潘子跟周九平上了臺,抱拳作揖,朗聲說:“感謝老少爺兒們過來捧場,我潘九斤特歡喜。今兒請大家吃冰棍?!?/p>
周九平一愣,不是要說新段子嗎?怎么開口就上《菜單子》這種練貫口的老玩意兒??墒钦f都說了,他得接啊。他說:“天兒冷吃了肚子疼?!?/p>
“那我請大家吃豆腐腦兒?!?/p>
“您也忒摳門兒了吧?!?/p>
“那我請大家吃頓滿漢全席?!?/p>
“呦,這牛皮吹的,別說吃,今天能把名兒說全了就算您請過。”
“嗨,還瞧不起人,四干四鮮四蜜餞,四冷葷三個甜碗四點心,這些壓桌碟咱不提,就說大菜,蒸羊羔有沒有?”
周九平還沒張嘴,吳英在下面就搶了他的話,“一道菜算什么呀,有本事接著往下說?!?/p>
一口京味兒,惹來贊聲四起。潘子望著她,微微一笑,清亮亮,脆生生,一口氣報了204道菜名,賺個滿堂彩。末了,他問:“想吃嗎?”
周九平答:“想吃。”
潘子說:“等老子名冠天下的時候,再請你吃?!?/p>
這詞兒改得,周九平都不知道接著怎么捧。但吳英卻撲哧一聲笑了。這個莫名其妙的包袱,大概也就只有她能懂吧。
從啟明茶社出來,周圍都是些賣豆腐腦、荷葉粥的小吃攤床。吳英挽著盧安壽的胳膊,往商場外面走。吳英不是一個人來的,還帶著她的先生。再過十幾天她才20歲,可早就匆匆嫁人了。盧安壽看面相還好,實際上已是五十有二,生意在上海做的風(fēng)生水起。吳英不是他第一任姨太太。他喜歡叫她“小四”,排名不言而喻。今天盧安壽屈尊陪吳英來啟明茶社找市井小樂,足見他對吳英的寵愛。
他說:“小四啊,你以前愛聽這個?”
吳英說:“對啊,現(xiàn)在也愛聽。相聲不比你們那個評談有意思多了,咿咿呀呀的,根本聽不懂。”
盧安壽就喜歡吳英這股子嗄崩溜脆的勁兒,說話直來直去。也許是老了吧,開始偏愛年輕人口沒遮攔這一款??傆X得那些典雅啊,大方啊什么的,都透著股假惺惺的虛偽氣。他說:“對對對,小四說的都對?!?/p>
吳英咯咯地笑,也不掩嘴,一口小白牙閃著熠熠的光。
厚德商場里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潘子跟在后面,時隱時現(xiàn)。他沒想找吳英說話,就是想遠(yuǎn)遠(yuǎn)地看看她。兩年不見,心里想她??蓞怯⑼蝗灰晦D(zhuǎn)身,一眼捉到了潘子。
盧安壽說:“看什么呢?”
吳英笑盈盈地說:“我發(fā)小。”
西單商場沒燒之前,吳英的父親在里面開了家賣衣服的店鋪。生意還好,供得了一家子安好生活。吳英從小就在父親的店里幫忙,沒事會溜到門口聽趙大白話的相聲。平時趙大白話就在西單街邊上,畫鍋撂地說單口。他有一個跟班打雜的小徒弟,就是潘子。
潘子6歲喪父,8歲喪母,沒有趙大白話,他活不到現(xiàn)在。那時候,潘子和吳英都是十一二歲。每天清晨潘子都早早起來到小樹林里練嘴皮子,有柳活,有貫口。吳英也會一大早起來過去看他。潘子天生一副爽利好嗓兒。吳英最愛聽他說貫口,噼里啪啦的,像父親手里的那副小算盤。
吳英常說:“小潘子,給小爺來段《菜單子》。說好了有賞?!?/p>
潘子張口就來,204道菜名,一個不多,一個不少,然后說:“這位爺,賞兩個錢兒吧?!?/p>
吳英把從家里偷拿出來的吃食遞給他。有時候是饅頭,有時候是包子,都是冷的。但潘子啃得津津有味。沒辦法,半大小子總是餓啊。就像趙大白話說的,說相聲是老天賞飯的行當(dāng)。哪天老爺不高興,一個子兒都掙不著。
吳英常常逗他,說:“你報的這些菜,見都沒見過吧?!?/p>
潘子一邊啃他的冷饅頭,一邊說:“媽的,等老子名冠天下的時候,請你吃?!?/p>
吳英有時候會夢見潘子名貫天下的樣子,依舊干瘦干瘦的,就是高了點。站在大戲院的臺子上,穿著長袍馬褂。不過他的臉,總是17歲的臉。因為他們分開那一年,正是17歲。
1936年的冬天,凌晨時分,西單商場突然起了大火?;鹗菑囊婚g值班室里冒出來的,借著風(fēng)勢,燒了整整一個晚上。天亮?xí)r分,一群人坐在地上哭,其中就有吳英的父母。家里的貨都在店里,一次燒個干凈。后來,她父親另起爐灶,跟著朋友去上海做生意,帶著全家一起走了。那已經(jīng)是第二年,搬家的那天,潘子來找吳英。
春日的北平,有煦暖的風(fēng)。他們倆站在白廟胡同口,半天沒說話。還是吳英先開的口,她問:“找我來干嘛?。俊?/p>
潘子這才找回點往日嬉皮笑臉的勁兒。他抱了抱拳說:“給吳小爺踐個行?!?/p>
吳英又逗他,“真是說相聲的,踐行就帶張嘴來。”
可潘子這次還真不只帶了嘴。他從兜里摸出枚翠綠扳指遞給吳英,說:“從此天各一方,送你個皇上用的東西,留個念想兒?!?/p>
吳英接過來,說:“你能有什么皇上用的,有也都拿去換饅頭了?!?/p>
潘子沒像往常一樣和她抬著杠,只是擺擺手說:“走了。路上小心點。”
吳英咬了咬嘴唇,忽然說:“潘子,這個扳指我一定留著。我這會兒沒東西送你,但你也別忘了我?!?/p>
潘子悶悶“嗯”了一聲,跟著一汪眼淚灑出來。
到底是年少,笑臉終是掩不住別離。潘子覺得,這是他一輩子最慫的時刻,在心愛的姑娘面前,掉了眼淚。
那兩年,潘子和吳英各有各福,各有各難。趙大白話死了。潘子憑著一張利嘴,拜了新師傅。新師傅姓唐,據(jù)說進(jìn)宮給老佛爺賀過壽。潘子入門排進(jìn)“九”字輩,改名潘九斤。學(xué)相聲這么多年,終于不用撂地賣藝,有塊臺子可以站。
吳英這邊有些一言難盡??此莶菁奕俗隽怂囊烫蟾乓簿椭浪赣H的生意做得如何。可憐一家子的生計最后要靠吳英做小才換得來。上海遍地新女性,吳英也想過抗婚之類的戲碼,但母親一句“是你報答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時候了”,她就認(rèn)命了。嫁人的那天,她把潘子送她的扳指,用紅繩系起來,貼身戴著。心里起伏的風(fēng)浪,跟著就靜了。隔著紅蓋頭,她隱約覺得身邊坐著個會報菜名的少年,嘴角便添了笑意。晚上,洞房花燭夜,一副老舊皮囊爬上來,她竟也沒有想象的那么膈應(yīng),只是身體被刺穿的一瞬,掉了一滴眼淚。
那一刻,吳英恍然想明白潘子給她留個“念想兒”的意義了。人心里一旦有了可以念念不忘之人,身外一切的毀滅破敗,那都不是事兒。生而為人,誰不得遭受世間疾苦。有人愿意用一輩子記住你,還有什么好抱怨的。
她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年輕的胴體閃著美好的光。盧安壽摩挲她的身體,親吻她的肌膚,后來停在她的脖子上,問:“這扳指哪來的?”
吳英答:“我一發(fā)小送我的?!?/p>
后來,盧安壽在厚德商場見到潘子的時候,迎面一句就問:“你就是送我太太扳指的發(fā)小吧?”
吳英糾正他:“是四姨太?!?/p>
人有了錢,就得添點風(fēng)雅的愛好。盧安壽癡好文玩,一眼就瞧出吳英脖子上的扳指是個好東西。吳英這才知道潘子送她的,還真是皇上的小玩意兒。盧安壽第一次見到潘子,就向他打聽扳指的出處。那是潘子從一個老太監(jiān)那里得來的。毛頭小子,沒有買的資本,總有偷的本事。當(dāng)天他就帶著盧安壽去見了那位那前朝遺老。他們一進(jìn)門,就聽見老太監(jiān)尖著嗓子說:“你個小兔崽子,又想來我這兒偷什么?”
潘子單腿打千,說:“給您老請個安,順便給您帶個大買賣?!?/p>
論起來,老人家的東西也是從皇上家里偷出來的。到底有多少,沒人知道??傊R安壽一頭扎進(jìn)去,小半天沒出來。潘子和吳英一直坐在外面的小方廳里等。桌子上,西洋座鐘咔咔響著,敲打安逸的空氣。
潘子沒問吳英過得好不好,只是說了自己這兩年。吳英在心里感激他,戳破苦難也于事無補(bǔ),還不如彼此留個安好笑容。后來,聽見里屋盧安壽告辭的聲音,她忽然收起笑容,說:“潘子,我后悔了?!?/p>
“后悔什么?”
“當(dāng)初你送我扳指的時候,我沒送你點什么還你?,F(xiàn)在想送,也沒有干凈的東西給你了?!?/p>
潘子抱了抱拳說:“這位爺,請放心,沒東西,我也會一輩子記住你?!?/p>
說話間,盧安壽挑簾出來了。吳英現(xiàn)出一朵笑容,起身過去,挽住他的胳膊。
潘子一直覺得那天自己挺爺們兒的,一直撐到告別之后,才掉了眼淚。
潘子再沒見過吳英。時間洶涌,把兩個人推得越來越遠(yuǎn)。1949年,潘子翻身,不再是下九流了,成了光榮的文藝工作者,進(jìn)了曲藝團(tuán),他又可以光榮快樂地給人民說相聲了,只可惜年過半百,歲月不饒人。80年代,人們提到他,都喜歡用“人民老藝術(shù)家”這個稱呼了。一次,一個報社的記者采訪他,記者問:“這么多年,您靠什么堅持下來說相聲?!?/p>
他說:“什么堅持不堅持。人啊,大部分時間都是逆來順受的。你沒能力抗擊這個時代,就只能抱素懷樸,默默等待?!?/p>
后來,記者又問他,“您為什么終身不娶呢?”
這一次,他靜了靜,才說:“我答應(yīng)一個人,一輩子記著她。所以心里有人了,就不能耽誤了其他女同志?!?/p>
記者追問:“那個人現(xiàn)在在哪兒呢?”
潘子搖了搖頭,沒說話。
其實,那個人早在1945年就患病離世了。身處亂世,身邊至親,死得死,散得散,病床邊沒留下一個人。不過,她走很安詳。當(dāng)生命一點一點抽離身體的時候,她的腦子里忽然就做了個舊夢,那個名冠天下的少年,站在舞臺上,清亮亮,脆生生,報了一串菜名。
那菜名真長,足足204道。
她聽著,聽著,就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