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召穎
摘要:初中生正處在人生重要的轉折時期,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開始初步形成,并逐漸轉向成人,是進行美育的重要時期。那么什么是美育呢?美育又稱為“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人類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類實現自我發(fā)展的重要途徑。然而,在我的教學生涯中卻遇到過不少對音樂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如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成了我的一個不能釋懷的疑問,我深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音樂的興趣,便會對學習音樂產生強烈的需要,積極地投入學習,不再感到學習音樂是一種負擔或者是無聊的事,所以說,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那么究竟怎樣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呢?
關鍵詞;初中音樂 學習興趣
一、用創(chuàng)新和師愛激發(fā)學習興趣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一般來說,學生往往都會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那一門學科,如果每個老師都具有這種魅力,那么學生的學習會是幸福和快樂的。那這種魅力從何而來呢?我想,教師必須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善于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tài)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那么學生也就熱愛、尊敬教師,愛上你所教的那門課。如果學生對某位教師沒感情,師生關系不融洽,就會對這門功課不感興趣,那么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都會受壓抑。另外,教師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和精到的授課藝術來吸引學生,滿足學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們對學習材料充滿濃厚的興趣,去鑒賞、品味、思索,并獲得各方面的啟迪。教師還要熱愛自己所教學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發(fā)展狀況,以最簡潔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進行教學,使所教內容成為教師和學生的興趣中心,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要利用美的直觀事物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認識音樂主要由視覺和聽覺來完成。美麗的掛圖與設計優(yōu)美的板書能令學生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忘情地學習。例如,在教唱歌曲《天鵝湖》時,我把整個黑板畫成美麗的天鵝湖,把歌譜和歌詞抄在湖邊,學生一進教室,就被這強烈的視覺沖擊所吸引,上課時自然格外用心。又如,在教唱歌曲《唱臉譜》時,我利用大幅彩色掛圖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興趣,在美的享受中再現美。另外,現代科技的發(fā)展也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了福音。電教媒體的加入,使課堂更加生動、精彩、形象逼真。又如,在介紹戲劇時,教師可以播放同類戲劇的精彩片斷或經典唱腔,通過直觀感受,使學生對戲劇有了感性認識,加深戲劇特點的理解,使學習過程生動活潑。再如,用錄音機把學生自己的歌聲錄下并欣賞、點評,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怡心怡情,情不自禁地萌發(fā)和喜愛音樂的興趣及參與音樂活動的強烈愿望。在欣賞浪漫主義音樂《夢幻曲》時,讓學生邊欣賞邊畫線條,波浪式的旋律線,迂回曲折,讓人想到自己睡在床上,隨著夢境,不時地向各個幻影伸展開去。學生們在樂曲聲中如醉如癡,十分投入,興趣高漲。樂曲聲中,他們忘卻了國界,在大天鵝欺凌的舞姿中,在月光溫柔的手臂上,在波爾卡舞曲的腳步里,想象的翅膀帶著他們自由的飛翔。就這樣,逐步培養(yǎng)了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同時也激發(fā)了他們欣賞的興趣,開闊了他們的視野。
三、教師要利用美的直觀事物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認識音樂主要由視覺和聽覺來完成。美麗的掛圖與設計優(yōu)美的板書能令學生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忘情地學習。例如,在教唱歌曲《天鵝湖》時,我把整個黑板畫成美麗的天鵝湖,把歌譜和歌詞抄在湖邊,學生一進教室,就被這強烈的視覺沖擊所吸引,上課時自然格外用心。又如,在教唱歌曲《唱臉譜》時,我利用大幅彩色掛圖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興趣,在美的享受中再現美。另外,現代科技的發(fā)展也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了福音。電教媒體的加入,使課堂更加生動、精彩、形象逼真。又如,在介紹戲劇時,教師可以播放同類戲劇的精彩片斷或經典唱腔,通過直觀感受,使學生對戲劇有了感性認識,加深戲劇特點的理解,使學習過程生動活潑。再如,用錄音機把學生自己的歌聲錄下并欣賞、點評,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怡心怡情,情不自禁地萌發(fā)和喜愛音樂的興趣及參與音樂活動的強烈愿望。在欣賞浪漫主義音樂《夢幻曲》時,讓學生邊欣賞邊畫線條,波浪式的旋律線,迂回曲折,讓人想到自己睡在床上,隨著夢境,不時地向各個幻影伸展開去。學生們在樂曲聲中如醉如癡,十分投入,興趣高漲。樂曲聲中,他們忘卻了國界,在大天鵝欺凌的舞姿中,在月光溫柔的手臂上,在波爾卡舞曲的腳步里,想象的翅膀帶著他們自由的飛翔。就這樣,逐步培養(yǎng)了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同時也激發(fā)了他們欣賞的興趣,開闊了他們的視野。
四、用分組合作的形式團結學生
分組合作學習是指把學生根據興趣愛好或知識水平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它的優(yōu)點是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發(fā)揮全體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集合所有學生的智慧,還能使學生的優(yōu)缺點互補,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上課時由學生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不管是欣賞課,還是唱歌課,都可以放手任由他們自己討論,取舍,然后選取最佳方案或答案。課下可由教師或音樂課代表組織音樂興趣小組,通過教師指導和學生自由活動,探究課程要求之外的音樂創(chuàng)作活動,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認知面,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意識?,F代社會越來越需要集體意識和團結協(xié)作意識強的人,而集體意識和團結協(xié)作意識不是隨便就有的,這是需要在人的一生中慢慢培養(yǎng),而初中階段又是人生中的重要階段,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精神和集體意識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總之,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能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采用適當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構建高效的音樂課堂。
參考文獻:
[1]李愛民.初中音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考試與評價,2012(7).
[2]施夏英.淺談如何激發(fā)初中音樂課堂學生學習興趣[J].音樂時空,2011(6).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藝術標準.音樂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