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wèi)星
李來龍 (1924—1988),全國偵察英雄。山西省長子縣石哲鎮(zhèn)西溝村人。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參軍,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班長、排長、偵察參謀、營長、師偵察科長、179師司令部副參謀長、73師副師長等職。經(jīng)歷過大小戰(zhàn)斗40余次,其中有30余次是從事偵察敵情、勘察地形、捉“活情報”等偵察工作。在晉南、臨汾、晉中、太原、秦嶺等戰(zhàn)役中,多次深入敵軍內(nèi)部獲取重要情報,屢建奇功。曾榮立軍特等功4次、師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被譽為“指揮員的耳目”。西南軍區(qū)授于他智勇雙全的偵察英雄。1950年9月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大會,中央軍委授于他“全國偵察英雄”稱號。1955年被授予大尉軍銜,后晉升為中校軍銜,并榮獲解放勛章。1979年1月離職休息。1988年病逝,終年64歲。
李來龍所在部隊是毛澤東親自批準的“臨汾旅”?!芭R汾旅”是一支英勇善戰(zhàn)、戰(zhàn)功卓著的部隊,其前身是山西新軍“青年抗敵決死隊”第3縱隊。1945年12月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qū)第8縱隊第23旅,旅長黃定基,政治委員蕭新春,屬于徐向前第一副司令員的麾下。第23旅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先后參加過百團大戰(zhàn)和上黨、運城、臨汾、晉中、太原、扶乘、秦嶺、成都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攻克縣級以上城市19余座。在解放戰(zhàn)爭中不斷發(fā)展壯大,逐步磨練成為一支能攻善守的勁旅。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戰(zhàn)功卓著,威名遠揚,令侵略軍聞風喪膽,伺機回避。其番號幾經(jīng)更迭,1949年2月被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60軍步兵第179師”。
李來龍在解放運城、臨汾、晉中、太原、秦嶺和抗美援朝等諸多戰(zhàn)役中,多次深入敵軍內(nèi)部獲取緊急重要情報,為每次戰(zhàn)役的順利進行做出了突出貢獻。1947年在晉西南攻克鄉(xiāng)寧的戰(zhàn)斗中,帶兩名戰(zhàn)士去吉縣偵察,途中遇到國民黨軍一個排,他機智果敢地迎擊敵人,繳獲六〇炮1門,機槍1挺,其他槍械10支,俘獲敵軍18人。并從俘虜口中獲得黃河橋國民黨守軍的詳細情況,對炸毀大橋,阻止援軍,順利解放鄉(xiāng)寧、吉縣、大寧等城池起到了關鍵作用。李來龍像這樣驚險而離奇的偵察故事很多很多,這里僅講述一段解放臨汾時,李來龍帶領戰(zhàn)友捉“舌頭”的故事。
1948年3月5日,晉冀魯豫軍區(qū)前線指揮所破譯了胡宗南給臨汾國民黨守軍第30旅旅長尹瀛州的密電,電報令尹瀛州率其所部秘密乘飛機迅速撤往西安,準備對中共中央首腦機關所在地延安實行突然襲擊。同時,中央軍委也及時將這個情報通報給徐向前司令員。徐向前及前線指揮所遂于3月6日命令晉冀魯豫軍區(qū)第8、13縱隊以及太岳軍區(qū)部隊開始對臨汾南、東、北三面合圍,準備10日發(fā)起進攻。第23旅在縱隊編成內(nèi),具體負責從臨汾城東南實施進攻。
接到命令,第23旅立即結束修整,于3月6日從翼城出發(fā),向臨汾開進。當天到達宿營地之后不久,又突然接到縱隊首長命令。因第24旅奉命迅速占領敵人飛機場,強行阻止敵人空運逃走,遂急令第23旅盡快占領臨汾城南要地,與第24旅協(xié)同,對臨汾形成鉗制。
接到命令時,全旅各單位正準備開晚飯。敵情緊急,旅長命令第23旅立即出發(fā)。指戰(zhàn)員們冒著雨雪,連夜強行軍,行動艱難但相當迅速。當時有的同志不知情、不理解,議論道:這么急干什么,敵軍30旅跑掉,防守臨汾的兵力減少了,不是更便于我們攻城?能夠正確理解上級精神意圖的同志說:同志,可不能這么想,這就是咱們徐司令員指揮的高明。如果這部分敵人跑到西安,必定增加敵人進攻陜北的力量。我們保衛(wèi)毛主席、保衛(wèi)黨中央的口號就成了空話。我們努把力,吃點苦,把敵人就地殲滅在臨汾地區(qū),對全局很有利?。?/p>
根據(jù)敵情變化和中央軍委的命令,徐向前毅然決定將預定1948年3月10日發(fā)起的臨汾戰(zhàn)役時間提前3天打響,并即時向各縱隊及參戰(zhàn)部隊下達了命令。消息傳來,指戰(zhàn)員們情緒高漲、個個摩拳擦掌,于3月7日拂曉前到達臨汾城南張茹村村南。3月8日,旅長一聲令下,23旅按照預定方案,攻占了張茹村、堯廟、郭村等敵軍據(jù)點。
臨汾城南,是一片開闊地,便于敵人施用火力。旅長令各團馬上展開挖壕作業(yè),每團開挖多條交通壕溝,這樣既給敵軍運作造成了障礙,又為我軍順利向臨汾城逼近開設了多條暗道。
進攻之前,摸清敵情十分重要。于是,黃定基旅長令偵查排長李來龍去執(zhí)行這一任務。他親自向李來龍交代說:為了掃清臨汾外圍敵軍,為攻城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旅部決定明天首先攻克城南西趙村據(jù)點。今天夜里,你帶上兩名偵查員到村里捉個“舌頭”,了解一下情況。
李來龍是老偵查員,他足智多謀,方法靈活多變,況且,捉“舌頭”又是他的專長。進攻曲沃時,他就喬裝打扮、神出鬼沒地查明了敵人的增援情況和具體部署。為了炸掉小船窩鐵索橋,他帶領兩名戰(zhàn)士一行三人又喬裝摸進縣城捉到“舌頭”,弄清了索橋的構造和敵人的布防情況,并巧妙殲敵一個排,俘敵23名。旅長選派李來龍如此經(jīng)驗豐富的老偵察員出馬,充分說明這次任務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回到連隊,經(jīng)過認真反復的思考和模擬試驗后,李來龍決定由自己化裝成敵軍軍官,副班長李玉山、戰(zhàn)士陶有成化裝成“衛(wèi)兵”,一起去完成這項緊急而危險的任務。
8日黃昏,李來龍帶著兩名“衛(wèi)兵”前往西趙村。這個村莊,距臨汾城約800米,村莊成三角形,每個角上有三個碉堡,村周圍設置有鹿砦和鐵絲網(wǎng)。他們悄悄向前摸進時發(fā)現(xiàn),在一個大碉堡旁邊有一個大土堆,李來龍判斷那一定是敵人的一個暗碉。近日,駐守在這里的敵人已經(jīng)發(fā)覺解放軍向臨汾城逼近,警覺性很高。太陽剛落山時就將兵力集結在地堡內(nèi),嚴密封鎖了村莊的各個進出路口。
李來龍的任務是捉“舌頭”,敵人大多在碉堡里,每個碉堡頂上都架有一挺機槍,并且村口設有哨兵,即使遇到敵人又不可開槍,到碉堡里捉“舌頭”僅靠他們?nèi)藦娦凶ゲ妒怯邢喈旊y度的,所以,李來龍十分謹慎。他仔細觀察后決定先摸進村內(nèi)再想辦法。不一會,從敵人碉堡里傳出哨音。原來每堡之間互相依靠吹哨聯(lián)絡,以明示情況是否正常。李來龍準確地判明了敵人碉堡的位置,選定在兩個碉堡之間的間隙匍匐前進,并沿途撒上石灰粉作為返回時的路向標志。他們在兩堡之間排除了敵人設置的地雷,在鹿砦中開辟了一條通路。剪開鐵絲網(wǎng)后,李來龍令陶有成留在路口監(jiān)視,以備接應他們捕俘歸來。
李來龍和李玉山剛剛摸進村里,“停!”李來龍突然低聲喊道:“有地雷!”說著,李來龍小心翼翼地彎下腰一看,他的小腿已經(jīng)碰到了一根細繩子。李玉山問:“排長,踩著地雷了?”“不是。這里布有連環(huán)雷。繞過去,小心?!彼麄z繞開地雷后,李來龍說:“真險呀,一不小心,就會暴露,弄不好我倆的小命就撂在這兒了。走!”
李來龍和李玉山悄悄地摸進村內(nèi),在一家窗戶下用手沾著口水將窗戶紙浸濕捅開一個小孔,他們看屋內(nèi)一名軍官和幾個穿著便衣的人正在屋里抽大煙。李來龍當即認定:這是一個難得的捕俘時機。
李來龍和李玉山突然撞進屋內(nèi),大聲訓斥幾個煙鬼。三個煙鬼見李來龍是“軍官”,顫顫驚驚地回答著問話。李來龍大聲喊道“李玉山,把他們帶到司令部去?!?/p>
李玉山拉響槍拴,喝令三人按他指定的方向走去。當走到鐵絲網(wǎng)附近時一個俘虜說:“長官,到司令部去應走那邊?!崩顏睚堄檬謽岉斪∷哪X袋厲聲喝道:“少啰嗦,跟著走就是了?!睉?zhàn)士陶有成也及時趕過來接應。三名解放軍從敵人駐守的西趙村里抓了三名“舌頭”,勝利回到旅部。
類似這樣充滿傳奇色彩的行動,在23旅李來龍率領的偵察分隊中,幾乎是“家常便飯”。旅指揮所從“舌頭”口里了解到敵人設防和兵力布置情況,弄清了23旅所面對的東趙、西趙、南趙村和借糧堆、千家墳等村的敵人兵力和設防情況。3月9日,第23旅順利攻占西趙村;10日,攻占了東趙村和借糧堆。23旅的第一梯隊已逼近城墻約500米處。
李來龍捕捉“舌頭”名聲遠揚。之后,23旅中只要是丈量外壕、丈量坑道以及抓“舌頭”等任務,毫無疑問都由李來龍去完成。他在偵察崗位上,榮立過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二次,二等功二次。
根據(jù)臨汾的地形和敵人的布防情況,晉冀魯豫軍區(qū)前線指揮所及時調(diào)整了攻城部署。因為臨汾城北地形較高,敵軍守備相對比較薄弱,而城南地形開闊,地勢平坦,我軍兵力不易隱蔽推進等情況,決定集中主力于東、北兩個方向?qū)嵤┲饕?,城南變?yōu)橹ァ<绷?縱由城南轉(zhuǎn)向城北主攻。顯然,要攻克臨汾,首先必須拿下臨汾東關。
臨汾東關面積為臨汾全城的三分之一,城墻高11米,上寬6米,根基寬11米,外壕很寬很深,是臨汾主城的主要屏障。為死守東關,保住臨汾,國民黨守敵共構筑了4道防線。為了如期攻下東關,旅長黃定基和李來龍再次親自到東關臨汾發(fā)電廠偵察敵情后,馬上命令部隊展開坑道開挖作業(yè)。
4月7日下午2點,攻克東關戰(zhàn)斗打響。李來龍帶領偵察分隊沖鋒在前,一路過關斬將,搶先控制東關敵軍指揮部,導致敵軍大亂。23旅指戰(zhàn)員猛沖猛打,逐屋爭奪,一舉奪取東關。徐向前得知23旅攻占東關后,極其興奮地說:“東關攻克,可以讓參戰(zhàn)部隊大睡三天了!”接著又說:“有23旅在,我也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地睡一覺了!”
臨汾城內(nèi)不僅有內(nèi)壕,而且內(nèi)壕與城墻之間設有雷區(qū),內(nèi)壕及內(nèi)壕的內(nèi)沿又筑有碉堡。敵軍火力部署也大大超出東關。23旅決定按照上級的指示精神,仍用坑道裝炸藥破城。因此,戰(zhàn)士們又開始挖壕作業(yè)??拥涝O計與開挖的指導任務就由李來龍負責。經(jīng)過幾天的艱苦奮斗,到5月17日13時,兩條主坑道的最后作業(yè)全部結束。南邊的1號主坑道全長117米,共裝黑色炸藥6200公斤;北邊的2號主坑道長達115米,共裝黃色炸藥2500公斤,另又裝硝銨炸藥500公斤。19時,黃定基命令起爆。隨著一聲聲悶雷似的巨響,整個大地劇烈顫抖起來,天空立刻升起一團團蘑菇似的煙云。在煙團下面,臨汾城墻剎時出現(xiàn)了兩個大豁口。攻城部隊沿著炸開的通道,迅即攻入城內(nèi)。
1948年5月17日,臨汾戰(zhàn)役勝利結束。
1948年5月18日上午,有上百群眾云集到臨汾攻城部隊駐地慰問解放軍指戰(zhàn)員。一士兵跑來向李來龍報告說:“報告,外面有很多老百姓給我們送東西來了,要求見排長?!崩顏睚堃贿吰鹕硗庾咭贿呎f:“不敢收。按照老規(guī)矩謝退?!崩顏睚堃怀鲩T,老百姓“嘩”地一下,就將李來龍圍了起來。李來龍迅速登上一個小土堆,大聲說:“老鄉(xiāng)們,我代表全體攻城的解放軍指戰(zhàn)員向你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但是,所有的東西我們都不能收。因為,我們是共產(chǎn)黨、毛主席領導的部隊,是人民的子弟兵。我們解放臨汾,首先應該感謝臨汾人民的無私幫助和大力支持。我們軍民一家親,請老鄉(xiāng)們不要客氣。人民對我們的大力支持,我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我們解放全中國還需要你們更大的支持。老鄉(xiāng)們的心意我們領了。請老鄉(xiāng)們回去吧!全體,立正!敬禮!”就這么一個“立正”,一個“敬禮”,使當場的老鄉(xiāng)們心服口服了。老鄉(xiāng)們懷著十分無奈的心情依依不舍地散去了。李來龍對付敵人很機智,往往是出其不意,令其防不勝防;李來龍說服民眾的方法也很靈活、特殊,又不是那么費力費勁。他用這個辦法,在之后的每次戰(zhàn)役勝利后順利地謝退了民眾的慰問。
1948年3月6日至5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歷時71天的臨汾戰(zhàn)役中,共殲敵2.5萬余人,生俘國民黨第六集團軍中將副司令員兼晉南總指揮梁培璜。其中,第23旅擊斃敵軍近1000余人,俘敵4337人,繳獲各種火炮2051門,各種機槍358挺,長短槍3034支,汽車21輛,騾馬442匹,彈藥109萬余發(fā)。
由于第23旅戰(zhàn)功卓著,經(jīng)徐向前提議并經(jīng)中央軍委批準,命名第23旅為“臨汾旅”。1948年6月4日,在第8縱隊的慶功大會上,徐向前親自將寫著“光榮的臨汾旅”橫幅獎旗授給第23旅。李來龍因為在解放臨汾戰(zhàn)斗中獲取敵軍情報及時準確、攻城破城有功,榮獲晉冀魯豫軍區(qū)特別嘉獎。
臨汾戰(zhàn)役之后,李來龍參加過很多次戰(zhàn)斗,但在每次的攻堅戰(zhàn)斗中,他都不辭勞苦,迎難而上,將其足智多謀,靈活機動的特長發(fā)揮到了極致,為戰(zhàn)斗的順利進行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曾與李來龍一起戰(zhàn)斗、工作過的老同志、老領導,說起李來龍,個個都豎起大拇指贊揚他:“李來龍,是一個好戰(zhàn)士,好同志,好領導。他一生從沒有為個人得失用過一點心計,他渾身的勁都使在了工作和完成任務上了,所以他的工作始終都是異常出色。我們應該始終不渝地以他為榜樣,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心盡責,鞠躬盡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