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婷(廣東民族樂團,廣東 廣州 510030)
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舴以谄渲鳌吨袊芬粫?,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在這條連接歐亞大陸文明紐帶中,不僅僅蘊含重要著經濟、政治意義,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魏晉至漢唐時期,琵琶便伴隨著絲綢之路傳入我國,并在中華大地生根發(fā)芽,成為中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地方戲曲、器樂的演奏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廣東音樂也不例外。琵琶演奏在廣東音樂中也有一些特有的表現(xiàn)技巧,兩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通過對廣東音樂中琵琶演奏藝術表現(xiàn)的研究,有利于加深人們對琵琶演奏藝術價值的掌握。
一是從指法技巧角度出發(fā)。想要把一首曲目完整的表達出來,演奏技法的掌握是最基礎的要求。琵琶作為一種彈撥樂器,最基本的技法包括:彈、挑、輪指、雙音、掃弦等。從左右手的功能上看,右手主音,負責展現(xiàn)出曲目的原音,是演奏曲目的“原材料”;左手主韻,負責樂曲韻律、修飾的傳遞,對原有的音節(jié)起到美化、修飾的作用,提高樂曲的節(jié)奏性和情感性,從而達到升華整個曲目的境界。
二是從情感表達角度出發(fā)。音樂作品中的情大多指的是情感、情懷等,如喜怒哀樂等。從這些情感出發(fā),可擴大樂曲抒發(fā)空間。這些都要求建立在對曲目的理解基礎之上。在演繹曲目時,需要演奏者對音樂作品內涵有所了解后,再次結合自身對作品的理解,樂曲風格從而來確定演奏的表現(xiàn)形式、技術手法。例如《夕陽簫鼓》、《平湖秋月》等表達的是文靜柔美的情感;《漢宮秋月》、《妝臺秋思》等表達是凄涼哀婉的情感。雖然都是文曲,但是前者溫婉,后者凄涼。那么在曲目的演奏中,前者要求演奏者著重表現(xiàn)美的意境,后者要求演奏者更多渲染悲涼的情緒。
三是要從氣息運用角度出發(fā)。任何音樂的演奏都是節(jié)奏的傳達,琵琶也不例外。琵琶樂曲彈奏的過程和氣息是密不可分的。隨著音樂節(jié)奏的變化、情緒表達的變化,彈奏力度的變化,演奏的氣息也應該隨之變化。準確而恰當?shù)臍庀⑦\用, 也是對力度、速度、音色、音準等方面的控制能力的表現(xiàn)。比如, 在琵琶彈奏過程中,緩慢、柔和的呼吸通常伴隨著較為緩慢的過弦速度,產生柔和、舒緩、余音長久的聲音;急促的呼吸通常伴隨著快速的過弦速度,抬手速度,產生的有爆發(fā)力、急促而有震撼力的音節(jié)。
廣東音樂具有細膩、流動、活潑的特點,具有開放性、兼容性。例如《步步高 》、《旱天雷 》、《倒垂簾 》、《雨打芭蕉 》等曲目,都是廣東音樂的代表曲目,從聽感上都給人以清新明快、活潑優(yōu)雅、積極美好的感覺。
從音樂結構上看,大部分廣東音樂作品以中小型合奏為主,結合以其清新明快、細膩活潑的特點,在琵琶的演奏中,右手的倒指、食指起板、大指起板、左手的推拉吟揉和滑音等等技巧都是演奏廣東音樂常用的技法。下面筆者將同樣從指法技巧、情感表達、氣息運用三個方面舉例闡述琵琶在廣東音樂中的藝術表現(xiàn)。
1.琵琶在廣東音樂中指法技巧
廣東音樂善于表達清新活潑的曲風,在琵琶技法中多用彈、挑、半輪表現(xiàn)其靈動的地方特性。例如譜1所示《倒垂簾》的這一小段中,清晰的展現(xiàn)了琵琶右手技法“正反彈”的特點。第一句開始先用正彈,即“彈挑彈挑”;第一小節(jié)第四拍、第二小節(jié)前兩拍、第四小節(jié)第四拍、第七小節(jié)三四拍、第八小節(jié)一二拍則都是反彈,即“挑彈挑彈”,再配合上里外過弦,“彈之陽剛,挑之陰柔”,合成陰陽之美,展現(xiàn)出廣東音樂特有的魅力。
譜1:
2.琵琶在廣東音樂中的情感表達
《寒鴉戲水》是廣東潮州名曲,是潮洲弦詩《軟套》十大曲中最富詩意的一首。劉寶珊改編為琵琶曲后也成為琵琶文曲中廣受演奏者喜愛的一首曲目。從情感表達上,全曲以別致幽雅的旋律,獨特的韻味,明快跌宕,演繹了寒鴉在水中悠閑自得,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更深一層解讀,以琵琶泰斗林石城為代表的浦東派認為,該曲第一部分重點描寫人物壓抑、痛苦、敢怒不敢言的情緒;第二部分描寫情緒逐漸好轉,能夠閉門游戲,精神得以暫時完全放松的心境。
該曲運用廣東音樂的“乙反調”音階,情感表達著重在于左手的推拉吟揉,尤其是潮州音樂當中“4”、“7”這兩個音。在演奏中“4”的音高需要適當拉高,“7”的音高一般偏低,在降“7”的基礎上拉高演奏。具體的,如譜2所示《寒鴉戲水》的這一段中,第二拍的“4”左手先于右手觸弦之前,提前把弦拉高,再配合一定力度的揉弦,營造出一種強烈的音效。再如第三、四、七、八等小節(jié)所出現(xiàn)的“7”,譜面均標為降“7”,實際演奏時音高應介于“7”和降“7”之間,再同時配合左手揉弦修飾,演奏出該曲特有的韻味。
譜2:
3.琵琶在廣東音樂中的氣息運用
總體上,廣東音樂具有節(jié)奏清新明快的特點,例如《步步高》、《旱天雷》、《春郊試馬》等,在演奏氣息的把握上,要求演奏者的情緒及氣息輕松愉快,自然貼合,運用跳躍感的發(fā)音,從而表達出明亮活潑的樂曲風格。又如《寒鴉戲水》、《平湖秋月》等曲目,為了表達別致幽雅情緒,氣息要求平穩(wěn)、綿長,與肢體語言里外一致,相輔相成,選擇慢過弦的發(fā)音。
在廣東音樂中,琵琶已有大量的獨奏的曲目,并且通過其“可文可武”的樂器特性,恰當表達出廣東音樂特有的韻味。另一方面,廣東音樂常常以小型合奏的表演形式活躍于舞臺,琵琶亦可融于其中,和揚琴一起擔任高音聲部,展現(xiàn)廣東音樂靈動跳躍、甜美動聽的特點。我國擁有許多極具特點的地方樂種,廣東音樂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伴隨著民族音樂的蓬勃發(fā)展,作為一名民樂演奏者,應當深入了解每一個地方音樂的特性,從而提高自身所演奏樂器在地方音樂中的藝術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