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撒古浪,彝族,80后,高中教師,云南省作協(xié)會員,現(xiàn)居小涼山。作品散見于《中國詩歌》《詩潮》《邊疆文學(xué)》《滇池》《詩詞》《云南日報》等雜志報刊。詩作入選《天天詩歷》《彝詩簽》《中國詩人生日大典》等數(shù)十種詩歌選本,著有詩集《把月亮種在村莊》。
起風(fēng)了
村口的白楊,一直在搖擺
母親的手,一直在哆嗦
每天用木梳子梳理剩下的光陰
這個季節(jié)太冷,見不到柳絮飄飛
拉布又從地里踉蹌回來
身后的玉米地?fù)P起塵土,揚起秸稈
揚起的還有這男人孤獨的一生
我覺得,只要還有足夠的光陰
再讓拉布變得瘦一些,搖晃一些
像收割后的土地荒蕪,只剩風(fēng)吹過
那么,他就可以和屋后的山坡
像鳥一樣,足夠自信地飛起來
拉布與阿羅
拉布的一生沒有娶,阿羅的一生也沒有嫁
他們的一生,平靜如水。都長著黑土的臉
草可以長在頭上,喜鵲也可以筑巢
逢人便鼓動著腮巴,把苦難咽進(jìn)肚里
比劃著手腳,把村莊描摹成圣地
很多時間,扛著一把鋤頭,把太陽也扛進(jìn)屋里
在寂寞的夜里,點燃人間的煙火
他們就像母子(實際是拉布是阿羅的侄兒)
他們不曾遠(yuǎn)行,但也許有夢,像星星般閃亮
他們的遠(yuǎn)方是村口的自留地,自留地外的小鎮(zhèn)
他們在茅草屋里哭,在茅草屋里笑
在院壩,他們堆滿了一堆又一堆的草垛
同時,堆滿了一堆又一堆的光芒
仿佛堆起的是他們的一生,漸漸腐爛卻又永恒
評:
這是兩首寫故土鄉(xiāng)親的詩,加撒古浪對他們苦難人生的深切體察表現(xiàn)出詩人的悲憫情懷。村莊/圣地,遠(yuǎn)方/自留地,草垛/光芒,腐爛/永恒……這些截然相反的意象準(zhǔn)確地切入生存的艱辛與悲郁,讓詩歌充滿痛感,詩本該擁有的輕盈和重量由此呈現(xiàn)。(唐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