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心島
在四川內江市的一個俱樂部里,一位老師正在給一群學員示范著木工技藝,這位老師30歲上下,已是遠近聞名的木工藝人。令人意外的是,他曾經是一位講著外語、拿著高薪的外貿公司上班族。他叫張建,兩年前他放棄了年薪40萬的工作,回家當起了木匠。
張建的爺爺是一個技藝高超的木匠,曾經作為省代表到北京參加全國輕工業(yè)代表大會。受爺爺?shù)挠绊?,他的父親也做了一輩子的木匠。到了張建這里,父母卻說什么也不讓張建再承接家族手藝,只希望他能夠靠讀書出人頭地。
大學畢業(yè)后張建來到重慶工作,成為令人羨慕的高薪白領。但是,一次回家探親卻改變了張建的人生軌跡。那一天,張建在家中整理物品時,忽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爺爺在世時用過的工具箱,里面裝著的都是爺爺以前做木工時最常用的工具??吹竭@些工具,張建一下子就回想起小時候跟在爺爺身邊,看爺爺做木工時的場景。那時的張建一直夢想著,長大要做像爺爺那樣優(yōu)秀的木匠。
現(xiàn)在,看到爺爺生前用過的工具,這個已被忘掉多年的夢想又出現(xiàn)在張建的腦海中。他發(fā)現(xiàn)自己現(xiàn)在雖然被很多同齡人所羨慕,卻從沒有做過一件為實現(xiàn)夢想而做的事情。于是,他突然萌生一個決定,想辭去工作,回家鄉(xiāng)開個木工工作室。他把這個決定告訴了家人、朋友,他們卻一致反對。父親還對張建說:現(xiàn)在還想做一個木匠,好比想把一個方木釘塞進圓洞里,事與愿違??!
家人朋友的反對質疑,并沒有讓張建動搖。因為每當張建欣賞著家族長輩的出色作品時,都會感嘆,這么美的手工藝品,應該把它們繼續(xù)傳承下去啊!于是他毅然辭掉工作,回到家鄉(xiāng)成立工作室。張建拜了叔叔為師,從頭開始學起木工手藝。張建很快便掌握了很多木工技巧,能夠自己一個人制作各種木制品。但是,正如父親所言,現(xiàn)在的木工制品都已經被機器批量生產,成本高且效率低的手工制品市場少之又少。工作室的生意沒有什么大起色。
一天,張建正在為工作室的生意而犯愁,突然看到有朋友回復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其中有人說想帶孩子來玩玩木工,另外一些人也覺得很有趣想來看看。原來,張建前幾天曾把自己做木工時的經歷、場景發(fā)到朋友圈,本來只是為了宣傳產品,沒想到大家并沒有關注他的產品,倒是對做木工的過程很感興趣。張建仔細想了想,才恍然大悟,在這個充滿個性的時代,大家都喜歡在自己的努力下制作出手工制品,盡管自己的作品可能不美,卻是每個人最喜愛的。
想通了這一點之后,張建立刻改變了方式,成立了一家DIY木工俱樂部,并通過網絡發(fā)布教授和體驗木工的廣告。沒多久,就有很多人聯(lián)系他,表示想要報名學習和體驗。張建的木工俱樂部日漸火爆,很快就實現(xiàn)了扭虧為盈,還在當?shù)匾l(fā)了一股學習木工的潮流。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說道:“幾經波折,我想我終于找到了將方釘塞進圓洞的方法?!?/p>
為了夢想,一直堅持不懈,方釘也可以塞進圓洞。
(劉誼人摘自《東方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