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四件散見敦煌契約文書

      2018-09-17 06:18:54陳麗萍
      敦煌研究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文書契約借貸

      陳麗萍

      內(nèi)容摘要:以四件散見的敦煌契約文書為主題,介紹了四件文書的收藏背景,對文書的物質(zhì)形態(tài)和內(nèi)容做了詳細的描述和過錄,并就同類契約涉及的問題做了一些探討,對敦煌契約文書的收藏狀態(tài)和研究路徑也有所展望。

      關(guān)鍵詞:敦煌;散見;契約

      中圖分類號:G256.1;K87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18)03-0101-06

      Abstract: Focusing on four newly-found Dunhuang contract manuscript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historyof their collection, then mak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 and contents, and finally discusses several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type and nature of the contracts. It concludes with a short commentary on the preservation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effective in dealing with Dunhuang contract documents.

      Keywords: Dunhuang; scattered; contract manuscripts

      筆者近年對敦煌(漢文)契約文書頗為關(guān)注,也為新刊敦煌文書圖版所吸引,對日本杏雨書屋藏與中國國家圖書館藏的契約文書進行了初步的整理與刊布{1}。前有池田溫與山本達郎[1,2]、唐耕耦[3]、沙知[4]、乜小紅[5]等先生的成就累積,可以說,世界各國大宗所藏敦煌契約文書的刊布,目前已幾近全面了{1}。但因敦煌文書的流散狀態(tài)和不同收藏機構(gòu)的公布程度,使得仍有一些零散文書,近年才漸次為大家所知。本文即以散見的四件敦煌契約文書勉成小文,以示對同類文書的持續(xù)關(guān)注。

      據(jù)王素等先生介紹,故宮博物院所藏敦煌文書中有一件契約,暫定名《丙戌年五月十日敦煌百姓李福延借貸契》。該契約所屬的文書編為新152372號,與新152095《酒帳》、新152369《財產(chǎn)分配帳》、新152371《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新153255《修道六觀門講經(jīng)》等幾件文書皆為上海文化名人邵洵美舊藏,于1963年7月購入[6,7]。

      經(jīng)向故宮博物院申請并獲批,筆者于2017年初得以查閱新152372號原卷。該文書高31厘米、長42.5厘米,正反面皆為比較工整的楷書,所抄內(nèi)容也較多。正面抄三種內(nèi)容,依次為:“梵字佛頂尊勝真言”9行、“李福延契”4行、“六念唱本”5行。背面所抄也是三種內(nèi)容:“十二時唱本”9行、“十二時唱本”8行、“六念唱本”4行。值得注意的是,正、背面所抄的兩段“六念唱本”內(nèi)容無差,但各有文字脫漏;背面所抄的兩段“十二時唱本”內(nèi)容也大致相同。不過以上各類所抄的內(nèi)容皆不完整,結(jié)合本文所要探討的契約(詳下),可知該卷是一件混抄了各種內(nèi)容的稿本,皆非實用文書?,F(xiàn)將其中所抄契約摘錄如下,以便論述:

      1 丙戌年五月十日立契。敦煌[鄉(xiāng)]百姓李福延欠少匹白(帛),遂于

      2 慈惠鄉(xiāng)百姓李不勿面上貸白生[絹]一匹,其絹和長叁仗(丈),匹

      3 叁仗(丈)捌尺伍寸,幅闊壹尺伍寸。其絹利頭{2},限至來年五月十日

      4 填還本絹者,若于限不[還]本絹者,看鄉(xiāng)元生(后空缺)

      “李福延契”與前“真言”間約有兩行間隔,首行也略為下移書寫。從內(nèi)容來看,這是敦煌鄉(xiāng)百姓李福延向慈惠鄉(xiāng)百姓李不勿貸白生絹一匹,借期為一年的一份借貸契,但僅抄至違約生利部分結(jié)束,既沒有契尾借貸雙方的畫押簽字,也沒有保人證人等出現(xiàn),故這是一份夾抄在其他內(nèi)容之間的契約文稿,而不是實用文書。據(jù)筆者對敦煌借貸契約的定名標準,為該契約重擬名《丙戌年五月十日敦煌鄉(xiāng)百姓李福延貸絹契(稿)》。

      目前所見的敦煌借貸契約,主要分為糧食和紡織品兩類,其中紡織品又可細分為褐、布、繒、綾、絹等的借貸,但最為常見的還是絹類借貸契,約有30多件。李福延契的發(fā)現(xiàn),為現(xiàn)存的敦煌契約文書中又增添一件絹類借貸契。

      新152372號被王素等先生確定為歸義軍時期的抄本,其中李福延契中的“丙戌年”應是確定抄本時期的一個重要依據(jù)。敦煌歸義軍時期的丙戌年,有唐咸通七年(866)、后唐天成元年(926)、北宋雍熙三年(986)三個年份,參照歸義軍歷任節(jié)度使的世系,當依次在張議潮、曹議金和曹延恭時期[8]。但敦煌契約文書中可資參照比較的“丙戌年”契極少,筆者所見僅有P.3211v《丙戌年(926?)慶奴借地憑(習字)》、S.5504《丙戌年(986?)丁亥年(987?)付令狐愿德身價麥粟憑》兩件[4]336,406,沙知先生對它們的所屬時期其實也不確定。

      結(jié)合“李福延契”與其他紡織品借貸契中的關(guān)鍵詞(如“面上”“利頭”“鄉(xiāng)元生利”)及書寫格式相較,如P.2817v《辛巳年(921)敦煌鄉(xiāng)百姓郝獵丹貸生絹契(習字)》“辛巳年四月廿日,敦煌鄉(xiāng)百姓郝獵丹家中欠少匹帛,遂于張丑奴面上貸生絹一匹……其絹利頭須還麥粟四碩……若于限不還者,便看鄉(xiāng)原生利”[4]180。Дx.1377正背《乙酉年(925)莫高鄉(xiāng)百姓張保全貸絹契》“乙酉年五月十二日立契。莫高鄉(xiāng)百姓張保全伏緣家中欠少匹帛,遂于慈惠鄉(xiāng)百姓李阿察面上貸黃絲生絹一匹……若于限不還者,準鄉(xiāng)原例生利”[4]185-186。S.766v《甲申年(984)平康鄉(xiāng)百姓曹延延貸絹契》“甲申年五月廿二日立契。平康鄉(xiāng)百姓曹延延伏緣家中欠少匹帛,遂于龍勒鄉(xiāng)百姓張萬子面上貸白絲生絹一匹……其絹利頭現(xiàn)還麥粟四石……若于限不還者,便看鄉(xiāng)元生利”[4]234。

      可見,敦煌紡織品借貸契的書寫模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幾乎沒有變化,在沒有其他判斷標準輔助時,“李福延契”中的“丙戌年”為926年還是986年,很難確定。

      有意思的是,新152372號正面所抄“六念唱本”第2—3行中有“第三念,歲次丙戌五月四日得受具足戒”句;背面所抄“六念唱本”第2—3行中有“第三念,歲次丙戌五月十日寅時初分初時受具足戒”句。兩句中的時間與李福延契中的“丙戌年五月十日”幾乎一致。這說明,可能抄手當時轉(zhuǎn)抄的契約和六念唱本皆是“丙戌年”的底稿,抄寫時間或在當年,或已在之后;而且從該文書所抄的六種內(nèi)容來看,其中五種集中于佛教方面,契約其實并非該卷的重點,這與敦煌文書中不少雜抄于其他內(nèi)容中的契約稿本存在模式相類,也透露出一點信息,即可以從這種模式中審視(被抄寫的)契約范本的流傳程度,以及對時人將契約與其他類型文書混抄的心態(tài)理解。

      據(jù)施萍婷[9]、榮新江[10]、方廣锠[11]、司馬立心[11]6-8、王惠民[12]幾位先生介紹,日本收藏家濱田德海所藏的一百多件敦煌文書,大部分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從中國購入的,其中不少為李盛鐸舊藏品。在其身后的1960年12月,家人將部分藏品售與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部分仍秘藏于本家族內(nèi)。近年,中國的伍倫拍賣公司一次性回購了36件濱田德海舊藏品,并于2016年9月25日在北京舉辦的拍賣會上將這36件文書再次售出(少數(shù)流拍),方廣锠先生編著的《濱田德海蒐藏敦煌遺書》,所收正是這批文書的彩色圖版并配以詳細題解。對敦煌學界而言,濱田德海藏品的這次面世,可謂意外之喜。

      《蒐藏》所收的36件敦煌文書皆以“伍倫”編號,絕大多數(shù)為佛經(jīng),其中僅有四件社會經(jīng)濟文書,其中伍倫03號與伍倫36v號或皆為契約,另外兩件分別為伍倫27-1《黃仕強傳》、伍倫32《五月五日下菜人名目鈔》,因與本文主題無關(guān),也不過多涉及。

      伍倫03號(濱田德海舊編13號),存5行,高6厘米、長10.8厘米,擬名《敦煌洪潤?quán)l(xiāng)洪池鄉(xiāng)百姓借貸契約》,判定為9—10世紀的歸義軍時期寫本(圖1){1}。因《蒐藏》的錄文斷句與筆者有所不同,先將該卷過錄如下:

      伍倫03號墨色不均,字跡潦草,文書的四周剪裁齊整,故上下左右文字皆缺。因該卷又經(jīng)現(xiàn)代托裱在紙板上,其背面情況無法得知。據(jù)敦煌文書中的常見狀態(tài)判斷,這種被裁剪成齊整碎片狀的文書,很可能是(或備用于)其他文書(主要是佛經(jīng))背面的裱補紙。筆者所見國圖藏敦煌契約文書中,如BD16030、BD16111I、BD16115、BD16130、BD16134、BD16162等號,皆是揭自佛經(jīng)背面的殘片。但因缺少初始文字記載,不知伍倫03號是單獨的一件殘片,還是揭自某件文書的背面。

      還據(jù)方廣锠先生的題解及圖版,伍倫03號左下角的紙板上還有橢圓形陽文小朱印,印文為“楊氏/永寶”,說明該卷曾屬于某楊姓人物,因筆者對敦煌文書的流散狀況及收藏印鑒沒有專門研究,一時無法核查此人的具體身份。

      伍倫03號因頭尾皆失,很難判斷文書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性質(zhì)。從文中存有“闊壹尺玖寸”“生利”“故立此契”句,可初步判知該契與紡織品有關(guān)。與其內(nèi)容相類的敦煌契約還有,如S.4504v《乙未年(935?)押衙就弘子貸絹契(習字)》“就弘子……遂于押衙閻全子面上貸生絹一匹……幅闊一尺八寸三分……其絹限一個月還……逐月于鄉(xiāng)原生利”[4]197。P.3501v《戊午年(958)兵馬使康員進貸絹契(習字)》“康員進……遂于兵馬使索兒兒面上貸生絹一匹……幅闊一尺九寸……其絹西州到來,限一月填還”[4]219-220??赏浦閭?3號似為一件絹類借貸契,但因首尾皆失,也不知該卷是稿本還是實用文書。

      至于借貸人的屬籍,方廣锠先生認定的“洪潤?quán)l(xiāng)”之“潤”,其所存筆畫過少,故為求穩(wěn)妥,為伍倫03號重擬名《三月廿二日某人向洪池鄉(xiāng)百姓貸絹契》。

      伍倫36號(濱田德海舊編149號),存66行,高29.2厘米、長92厘米,擬名為《瑜伽師地論義疏》,判定為9世紀的歸義軍時期寫本。該卷背面有古代裱補紙,今編伍倫36v號,僅存3行,擬名《殘地契》,判定為9—10世紀歸義軍時期寫本(圖2){1}。同樣,因《蒐藏》的錄文斷句與筆者有所不同,本文仍將該卷過錄如下:

      伍倫36v號字跡較為清晰,個別字有改動,上下左右文字皆缺,同樣是被裁作裱補紙斜貼在《義疏》的背面。關(guān)于該卷的性質(zhì),因為其中出現(xiàn)了東、西、南、北四至,以及“地”“園”“步”等表示土地和丈量單位的詞,首先能確定這是一件與土地有關(guān)的文書,進一步推想,該件可能會是有關(guān)土地交易的契約。

      從現(xiàn)存敦煌土地交易契約的內(nèi)容來看,房屋地基類的契約,一般以“丈”“尺”為丈量單位,而田園類的契約,一般以“畝”“畦”“步”為丈量單位,伍倫36v號可能與后者相關(guān),其所存內(nèi)容與S.3877v《天復九年己巳(909)洪潤?quán)l(xiāng)百姓安力子賣地契(習字)》[4]18-19、P.3649v《后周顯德四年(957)敦煌鄉(xiāng)百姓吳盈順賣地契(習字)》[4]30-31等賣地契中田地四至丈量的部分有接近的地方,但格式并不完全一致。如果僅從格式看,S.4661正背《園地計簿》、S.4760《園地計簿》{2}兩件文書,也是僅殘存了丈量田園四至的殘片,伍倫36v號與它們更加接近,但學界對這兩件文書的性質(zhì)也沒有確切的說法,若將它們都看做田地交易時的一個丈量記載,也能說得過去,故方廣锠先生將該件定名為《殘地契》,應該也是出于類似的考慮。不過鑒于該文書的內(nèi)容及抄寫格式與現(xiàn)存土地交易類的契約文書間還是存在較大差距,筆者可能更傾向于將伍倫36v號籠統(tǒng)定名為《園地計簿》。

      眾所周知,敦煌藏經(jīng)洞內(nèi)的藏品,除了數(shù)量居多的紙質(zhì)抄本外,還有少量的絹、麻、紙質(zhì)的圖畫,以及紙質(zhì)拓本與印本,這些圖畫與印本等也分藏于世界各收藏機構(gòu)。其中英國國家圖書館藏的紙質(zhì)印本統(tǒng)一編為Or.8210/1-20號,學界慣于以簡編號S.P1-20表示。這批印本的圖版在《英藏敦煌文獻》中已集中刊布[13],其中S.P6《乾符四年具注歷日》(高29厘米、長115.5厘米),首部由某殘(存3行)契約抄本裱襯,擬名《殘契(寫本)》。這一殘契也見錄于沙知、池田溫先生書中,前者說明“此件寫于刻本具注歷日右側(cè),當系習字”,后者分辨了其為“具注歷日貼片”[4]560[2]64-65??赡苡捎谟⒉囟鼗臀臅霭鏁r,文書的修復和拆分工作尚未進行到S.P6號,或者是刊布者僅關(guān)注了其印本特性,對其他部分有所忽視(詳下)。

      除了S.P6號卷首的裱襯殘契外,《英藏敦煌文獻》還刊印了其卷尾1件和背面2件抄本裱補紙的圖版。其中卷尾處的抄本存1行,未有定名和說明。背面的一件抄本存4行,擬名《翟都頭守州學博士贈麴大德文書一本記(寫本)》;另一件抄本存8行,每行僅存1—2字,未有擬名和說明。如今,IDP網(wǎng)站上的彩色圖版,為我們展現(xiàn)了S.P6號正面2塊以及背面4塊裱補紙的原貌,筆者據(jù)排列次序?qū)⑺鼈兎志帪镾.P61-2(裱補紙)與S.P6v1-3(裱補紙),以便行文敘述。

      S.P61(裱補紙)即前賢關(guān)注過的殘契,經(jīng)拆分后約高29厘米、長16厘米,可看到存有7行文字,背面即為已刊印過的翟博士寫書記;S.P62(裱補紙)約高29厘米、長3厘米,可見2行文字,即“四月廿六日都頭守州學博士兼御史中丞翟寫(墨書)為{1}/報麴大德永世為父子莫忘恩也(朱書)”,背面無字。從內(nèi)容判斷,S.P6號所附的這兩件翟博士殘片當出自同一卷。

      S.P6號背面裱補紙的情況較為復雜,如

      S.P6v1(裱補紙)與另一塊殘片粘連,皆為3厘米左右見方,殘存文字很少,書法也潦草,勉強可辨識“骨、頭、為”幾字;S.P6v2(裱補紙)也是一塊3厘米見方的殘片,背面無字,正面可辨識“項、骨、火”幾字。S.P6v3(裱補紙)即殘存8行文字的那塊殘片(高29厘米、長26厘米),背面還有“慈惠”二字,據(jù)其內(nèi)容分析,S.P6v3(裱補紙)從第5行起與S.P61(裱補紙)可完全綴合,位置在其正上方。先將綴合后的文字過錄如下,其中加黑字為S.P6v3(裱補紙),加圈字為兩卷共存筆畫的字,原字部分出自S.P61(裱補紙)(圖3)。

      前賢與《英藏敦煌文獻》編者對這件殘契沒有全面關(guān)注,實際上,沙知先生等僅做了其第6—8行的部分錄文。綴合后的殘契有11行,雖然依然缺少起首、第1—4行的下半段,以及第5行中段的內(nèi)容,但據(jù)第9—11行的內(nèi)容可知,該件是王盈信為某事的雇人契,與其兄長、表叔皆有畫押,說明這是一件實用文書,其價值頗高,也因此將其擬名為《某年王盈信僱工契》。

      敦煌文書中的雇傭契有近40件,雇人的緣由也很多,參考契約的書寫格式與內(nèi)容,還有如BD06359v《寅年(822)僧慈燈雇博士氾英振造佛堂契》“一定已后,不許休悔,如先悔者,罰麥三馱,入不悔人??秩藷o信,故立此契”[4]242-243;S.3877v《戊戌年(878)洪潤?quán)l(xiāng)百姓令狐安定雇工契(習字)》“不得拋功,一日勒物一斗?!瓋晒矊γ娣€(wěn)審平章,更不許休悔”[4]248-249;S.5578《戊申年(948?)敦煌鄉(xiāng)百姓李員昌雇工契(習字)》“若忙時拋一日,尅物二斗;閑拋功一日,尅物一斗。兩共對平章,不許休悔。如先悔者,罰麥叁馱,充入不悔”[4]272-273等雇工契中的用詞與王盈信契頗為接近,可進一步推斷這是一件雇人從事農(nóng)活的契約。此外,S.4654v《丙午年(946)前后沙州敦煌縣慈惠鄉(xiāng)百姓王盈子兄弟四人狀》[3]300是王盈子兄弟為其弟盈進死后債務問題的訴狀,但其中并無盈信出現(xiàn)。不過,王盈信契的背面也有“慈惠”二字,或許這兩件文書中的王盈子是同一人,如此,可能會對判斷王盈信契的年代提供更多的參考。

      本文刊布了四件散見的敦煌契約文書,并為其錄文和重擬定名。這四件文書,從藏地來看,一件藏于故宮博物院,兩件舊藏于濱田德海(私人),一件藏于大英圖書館,正好涵蓋了我們所知的三種(國家、地方、私人)敦煌文書收藏形式。從性質(zhì)來看,兩件為絹類借貸契,一件可能為土地交易契,一件為雇傭契,其中可以確定新152372號為稿本、S.P6v3+S.P61(裱補紙)號為實用文書,其他兩件則不詳。盡管這四件文書皆為殘片,但它們的再次發(fā)現(xiàn)還是很有意義的。筆者以為,敦煌契約文書的刊布、匯集、再整理的數(shù)年間,學界可能更多關(guān)注的是一些品相較好、內(nèi)容相對完整的契約,對一些殘片、稿本(乃至雜寫類)契約的關(guān)注不是太多,隨著各國各地所藏敦煌文書的不斷刊布,這類文書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關(guān)注。

      首先,各地所藏的契約殘片之間可能還會有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綴合或銜接關(guān)系,這需要根據(jù)契約的內(nèi)容或物質(zhì)形態(tài)進一步判斷。尤其是被切分為若干塊裱補紙的契約,對它們之間關(guān)系的再追蹤,應該還會有所收獲,這對復原敦煌文書的原貌而言,也是一項有所裨益的工作。

      其次,從文書使用和作廢的角度出發(fā),統(tǒng)計出包括契約文書在內(nèi)的,敦煌文書背面裱補紙的不同內(nèi)容,應該也會是一件有價值的工作。

      再次,將各類雜抄于其他內(nèi)容之間的契約稿本再次融入原屬的文書,將每件文書同時所抄的其他內(nèi)容進行羅列對比,分析契約和其他內(nèi)容出現(xiàn)的比率,將會對古代敦煌地區(qū)的文書抄寫歷史或理念有更深的理解。

      最后,雖然大家熟知的英、法、中、俄等國家級機構(gòu)所藏的敦煌文書圖版刊布已畢,但因為各種原因限制,很多文書的原貌并未完全展現(xiàn),要研究相關(guān)文書,仍然需要再次找尋原卷或借助IDP上公布的彩色圖版。至于一些小眾機構(gòu)所藏敦煌文書的刊布,仍有很多未知因素困擾。

      附 記

      本文的寫作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李錦繡、劉曉研究員,故宮博物院的王素研究員與陳秋速、郎為先生,浙江大學的劉進寶教授、國家圖書館劉波副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趙貞教授、西北大學裴成國副教授的大力幫助,謹致誠摯謝意。

      參考文獻:

      [1]Tun-huang and Turfan Documents concerning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Ⅲ,Tokyo,1986—1987.

      [2]Tun-huang and Turfan Documents concerning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SupplementⅤ,Tokyo,2001.

      [3]唐耕耦,陸宏基.敦煌社會經(jīng)濟文獻真跡釋錄:第二輯[M].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1990.

      [4]沙知.敦煌契約文書輯校[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5]俄藏敦煌契約文書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王素,任昉, 孟嗣徽.故宮博物院藏敦煌吐魯番文獻目錄[J].敦煌研究,2006(6):173-182.

      [7]王素,任昉,孟嗣徽.故宮博物院藏敦煌吐魯番文獻提要(寫經(jīng)、文書類)[M].故宮學刊:第3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61-581.

      [8]榮新江.歸義軍史研究:第2章:歸義軍歷任節(jié)度使的卒立世系與稱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60-147.

      [9]施萍婷.日本公私收藏敦煌遺書敘錄(三)[J].敦煌研究,1995(4):51-70.

      [10]榮新江.海外敦煌吐魯番文獻知見錄[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215-217.

      [11]方廣锠,編著.濱田德海蒐藏敦煌遺書:序言[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1-5.

      [12]王惠民.濱田德海舊藏敦煌遺書簡介[OL].[2016-9-26].http://public.dha.ac.cn/centent.aspx?id=816685432177.

      [13]英藏敦煌文獻(漢文佛經(jīng)以外部分):第14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241-257.

      猜你喜歡
      文書契約借貸
      飲食契約
      智族GQ(2023年10期)2023-11-02 08:34:16
      一紙契約保權(quán)益
      公民與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0:50
      太行山文書精品選(17)
      監(jiān)獄執(zhí)法文書規(guī)范探討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邊境軍政文書》中“砲”類文書再討論
      西夏學(2019年1期)2019-02-10 06:22:40
      新疆發(fā)現(xiàn)契約文書與中古西域的契約實踐
      領(lǐng)導決策信息(2017年13期)2017-06-21 10:10:43
      民間借貸對中小企業(yè)資本運作的影響
      信息不對稱下P2P網(wǎng)絡借貸投資者行為的實證
      解放醫(yī)生與契約精神
      沐川县| 明星| 车致| 大洼县| 郑州市| 随州市| 周至县| 商都县| 齐齐哈尔市| 常宁市| 拉孜县| 华宁县| 平凉市| 璧山县| 汶川县| 汉中市| 安顺市| 银川市| 吉木萨尔县| 天气| 祥云县| 新丰县| 玉环县| 敖汉旗| 特克斯县| 安多县| 郸城县| 集贤县| 永年县| 黔西县| 盐城市| 永昌县| 福鼎市| 外汇| 桂阳县| 屯留县| 兴文县| 壶关县| 梅河口市| 理塘县|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