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
館子是一家上海進賢路上的小餐廳,很受年輕人喜愛,主營咖啡,西式簡餐。老板1990年生,服務員大多是1995年左右生的小孩。
我在店里只有一個外號:姐。很帥的店長小哥問我,姐,你來當服務員是為了開店還是寫書?
主要就是想觀察人類。我上班的第一天,就來了一位堪稱小說一般的顧客。
11點剛開店,一名穿著格子襯衫、戴眼鏡的男士走進來,理工男不知道怎么想的,明知道全社會都在嘲笑他們穿格子襯衫,還是會固執(zhí)地穿著各種格子,好像格子是什么能隱藏在人群中的隱形布一樣。
他坐下來點了一份班尼迪克蛋配煙熏三文魚。一份炸雞。吃完飯后,又點了一杯卡布奇諾,拿出書包里一本很厚的編程書,翻看起來。
絕沒想到該男子買單后對著我說:嗯,我想問一下,如果在你們店求婚的話,可以怎么安排?
求婚?竟然是求婚?
身為服務員,我立刻感到身上擔子太重,迅速給他指明方向:老板在那里,找她商量吧。
求婚的話,能成功嗎?需要服務員拍著手唱《終于等到你》嗎?在餐館求婚的男人。到底都在想什么呢?
我更喜歡情侶顧客,基本從點餐內容就能大致看出感情如何。館子的人均消費120元左右,如果一口氣點上五六個菜,買單300元往上,那不是曖昧階段就是熱戀關系。買單兩百多,符合人均消費的,是關系穩(wěn)定的情侶。如果只點一百多的菜,一般是已婚人士,只是來吃飯。
有些客人會有點小心,喜歡在服務員靠近的時候,把口音調整成上海話,還有一些客人,調整為英語。
不過大多數(shù)時候,服務員就像一個透明人,在端菜、倒水、點單時,都像一個巨大的擺設一樣,可以吸收到無數(shù)的信息。
有一對情侶,在店里盤桓許久,男生時不時下樓說:不好意思。我女朋友有點怕冷,可以關一下空調嗎?不好意思,可以加一點熱水嗎?
我端著熱水上去,發(fā)現(xiàn)二樓像一個蒸籠,而角落里嬌柔的女孩緊緊拽著自己的風衣。他們走的時候,女孩穿著高跟鞋,忽然在樓梯上停頓了一下。而男生回頭,立刻三步并作兩步,上去扶著女孩,慢慢走下樓梯。在全場的目送中,緩緩離場。
有些人剛坐下來,就很像電影開頭。
一個猶疑不定的中年男人,反復在菜單上,挑選著他到底該吃什么。對面的女人早就做好決定,連一絲猶豫都沒有,要了班尼迪克蛋配培根,再加一份沙拉。
男人猶猶豫豫,幾次三番都沒決定。
最后男人終于說,我想要牛油果吐司配煎蛋,但是煎蛋能不能換成炒蛋,哦,我說的不是那種炒蛋,而是蛋白和蛋黃混在一起,但是又像煎蛋一樣炒的做法。
哦,蛋餅嗎?
不是,是蛋白和蛋黃攪和在一起,但是我又不想要炒蛋的做法,是煎蛋那種比較嫩的。
像我這種新手服務員,只能揮手招來老板。館子是一家很好說話的餐廳,老板對著廚房喊幾句,也就端上了這道蛋白和蛋黃攪和過又不以炒蛋做法的菜。
我原本以為,自己可以像很多曾經端過盤子的作家一樣,白天辛勞工作,晚上勤奮寫作,沒想到那兩天每天回到家里,大腦一片空白,幾乎什么都不想干。
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想去館子做服務員。不管以什么樣的方式,再年輕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