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程 何婷婷 楊英
摘 要:目的 探討3D打印導板技術配合復雜骨盆骨折微創(chuàng)置釘手術的手術護理配合。方法 總結2017年6月~2018年1月我院為10例骨折患者進行3D打印導板技術配合微創(chuàng)置釘術的手術方法及護理。結果 10例患者均骨折復位良好,固定穩(wěn)定,未出現(xiàn)1例血管神經損傷,下肢活動和坐位時疼痛感逐漸消失,術后X光片檢查,均通過兩枚微創(chuàng)螺釘?shù)墓潭?,骨折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結論 3D打印導板技術配合微創(chuàng)置釘手術,可讓骨盆骨折患者從各方面達到良好的手術效果,同時良好的手術護理也是手術成功至關重要的步驟。用3D打印導板技術進行仿真模型制作,進行精準手術演練,無需計算機導航設備,術中透視少,置釘精準度高,可達到手術時間更短,療效更好,費用更低的效果。
關鍵詞:3D打印導板技術;微創(chuàng)置釘;骨盆骨折;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3.056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13-0179-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cooperation of 3D printing guided plate combin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nail placement for complex pelvic fracture.Methods From June 2017 to January 2018,the surgical methods and nursing care of 10 patients with fracture treated by 3D printing guided plate combin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nail placement were summarized.Results All the 10 patients had good reduction,stable fixation,no injury of blood vessel and nerve,the pain of lower extremity movement and sitting position gradually disappeared.X-ray examination after operation,all of them were fixed by two minimally invasive screws.The fracture achieves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effect.Conclusion 3D printing guided plate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nail placement can make the pelvic fracture patients achieve good surgical results from all aspects,and good surgical nursing is also a crucial step for successful operation.Using 3D printing guide board technology to make simulation model,accurate operation drill,no computer navigation equipment,less fluoroscopy during operation,high accuracy of nail placement,can achieve the effect of shorter operation time,better curative effect and lower cost.
Key words:3D printing guided technique;Minimally invasive nail;Pelvic fracture;Nursing care
骨盆骨折(pelvic fracture)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外傷,占骨折總數(shù)的1%~3%,而50%~60%的骨盆骨折則是由車禍造成,半數(shù)以上伴有合并癥及多發(fā)傷,救治不當死亡率高達25%~39%,近年來發(fā)生率較以前呈增加狀態(tài)[1]。骨盆骨折由于其解剖空間結構比較特殊,故給手術修復帶來很大程度的困難,目前以微創(chuàng)治療骨盆骨折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有縮小手術切口,減少術中出血,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優(yōu)點。骨盆內的解剖結構非常復雜,要想使骨折完全復位以及安全準確的置入螺釘,光靠解讀透視圖像來進行微創(chuàng)置釘手術是頗具有挑戰(zhàn)性的,所以越來越多的計算機輔助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于骨盆骨折手術,為骨盆骨折手術的精細化提供了很多便利,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2]。故于2017年6月~2018年1月我院骨科劉國輝教授團隊利用3D打印導板技術,來達到微創(chuàng)完美置釘效果,為10例復雜骨盆骨折患者進行手術,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將手術護理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10例復雜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8例,女2例,年齡30~62歲,平均年齡(47.50±11.63)歲。均為車禍巨大沖擊力所導致的骨盆多發(fā)骨折,疼痛廣泛,活動下肢坐位時疼痛加重,下肢旋轉,淤血,短縮畸形,局部壓痛;2例患者出現(xiàn)尿道口出血,會陰部腫脹,所有骨折均為骨盆閉合性骨折,有手術指征。術前X檢查,CT檢查,骨盆入口、出口位片,血管造影來確定骨折程度及周圍組織關系。
1.2方法 ①術前將患者骨盆CT掃描數(shù)據輸入電腦形成三維模型,通過計算機制定術中所使用的螺釘?shù)闹冕斀嵌龋L度和位置,同時確認螺釘導板的形狀和位置,并將所得數(shù)據導入3D打印機,得出1∶1高度的仿真模型,通過預手術,將3D打印出來的螺釘導板匹配至骨盆模型,鉆入螺釘并觀察其位置,角度以及長度是否達到完美置釘?shù)男Ч?;②切開皮膚不足3 cm,對皮下和肌層直至進釘處骨皮質進行鈍性分離,避免對神經,血管及內臟的損傷,引起大出血,將消毒好的螺釘導板與特定位置進行匹配,打入導針,置入螺釘,檢查置釘部位與周圍組織關系,關閉切口[3]。
1.3結果 10例患者骨折均復位良好,固定穩(wěn)定,未出現(xiàn)1例血管、神經損傷,下肢活動和坐位時疼痛感逐漸消失,術后無切口感染,無骨折不愈合,通過X光片檢查,確定內固定無松動以及斷裂情況發(fā)生,通過兩枚微創(chuàng)螺釘?shù)墓潭ǎ钦圻_到有效的治療效果。
2護理
2.1心理護理 通過術前訪視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通,骨盆骨折的患者都是在沒有思想準備的情況下受傷,起病急快,承受著巨大的身心痛苦;同時擔心今后會致殘,會產生煩躁,恐懼心理,拒絕醫(yī)生治療,因此術前訪視顯得尤為重要[4],故我科骨科專科護士配合手術醫(yī)生,通過3D實體模型,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簡單講解3D打印技術輔助下進行骨盆骨折修復的進展和特點,使其大致了解手術過程、復雜性和操作的危險性,并與患者家屬進行充足的溝通,了解患者對手術的心理態(tài)度,查閱病歷,綜合患者各項檢查結果來詳細解釋手術過程及手術成功病例,讓患者增強治療信心,明白手術的重要性以及術前配合對于手術成功起到的關鍵作用,使患者解除思想負擔,取得對我們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從而在手術前、后和康復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促進疾病的快速康復。
2.2手術區(qū)皮膚的準備 由于手術部位靠近會陰部,污染機會增大,術前應重視,指導患者術前用肥皂水擦洗手術部位;術前一天備皮,觀察患者手術區(qū)域備皮有無損傷皮膚,并排除局部感染的可能性。
2.3手術物品的準備 手術安排在具有鉛板防護的百級凈化手術間內進行,術前1 d檢查X線透視的多功能骨科手術床、C形臂機、高頻電刀、負壓吸引器等儀器性能情況,保證其功能良好。并準備好常規(guī)骨盆骨折內固定基礎手術器械,3D打印技術設計出的復位后骨盆模型,預設折彎好的重建鋼板及相應螺釘,一次性物品按骨盆手術常規(guī)準備。3D打印材料是3D打印技術發(fā)展的重要物質基礎,3D打印材料有很多種,不同材料模型經過高溫高壓滅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形,這樣會影響模型的準確率。故我們應選擇環(huán)氧乙烷滅菌和過氧化氫等離子體低溫滅菌,避免因消毒造成模型變形。
2.4術前抗生素的應用 術前應用抗生素的明顯減少感染發(fā)生率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5,6],并在提高患者滿意度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術前應用抗生素存在著明確的適應證和禁忌癥,在臨床工作中應特別注意,是需要手術醫(yī)生、手術室護士以及麻醉醫(yī)生的共同配合,提高術前應用抗生素的用藥意識,嚴格掌握用藥時間,若時機選擇不當,會增加麻醉的風阻,也降低手術的質量,一般我們手術前0.5~2 h為給予抗生素的最佳時間,若手術時間超過3 h或失血量>1500 ml,可遵醫(yī)囑給予第二次,同時避免麻醉誘導時應用抗生素,以免發(fā)生過敏或類過敏反應[7],故用藥前也應與麻醉師進行有效溝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2.5手術護理配合 此類手術相對于來說比較復雜,級別要求較高,是目前較新的一項技術,對我們手術室護士的配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我們安排骨科??平涷炟S富的護理團隊進行配合,術前與手術醫(yī)生充分溝通,對整個手術方案進行初步了解,參與3D仿真模型的制作,與手術醫(yī)生一起進行預手術,提前知曉術中所需物品和所遇到的突發(fā)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準備好所有術中所需物品;術中護理人員及時做好各項儀器設備檢查。骨盆手術無菌要求極高,術前器械護士確認骨盆模型和重建鋼板是否符合滅菌要求,處于備用狀態(tài);提前上臺,檢查所有器械的完整性、功能性。術前要重點關注手術間層流消毒情況,操作中嚴格要求無菌操作,術者需戴雙層手套,才可進行螺釘導板及螺釘?shù)闹踩牍ぷ?,以免造成感染;手術過程復雜,骨科專科器械繁多,故手術護士應熟悉手術步驟,知曉器械用途,配合時注意力高度集中,可縮短手術時間,也可防止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3小結
在骨盆骨折修復手術過程中,骨折復位、創(chuàng)傷程度、內固定的質量以及術后預防并發(fā)癥是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骨盆特殊解剖結構會導致骨盆骨折方式多樣性,提高手術難度大,易發(fā)生并發(fā)癥及功能障礙。與傳統(tǒng)骨盆手術相比,骨盆骨折微創(chuàng)置釘手術充分解決了切口大,手術時間長,術中出血多,費用高等問題,但同時也存在缺點,手術中需要反復透視來確定置釘效果,大量的射線對患者和醫(yī)務人員會帶來很大的危害;而且置釘技術要求高,角度若有偏差,非常容易損傷神經和血管,引起大出血,造成巨大損失;再者還需使用高昂的計算機導航設備,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那么術前使用3D打印導板技術進行仿真模型制作,進行精準手術演練,無需計算機導航設備,術中透視少,降低醫(yī)務人員及患者所承受的放射線照射量[8];置釘精準度高,修復更精確、可靠,可達到手術時間更短,修復過程中出血減少[9],療效更好,費用更低的效果。3D 打印導板制作時也可能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誤差,術中也不能完全依賴3D打印導板,需與術者的臨床經驗相結合,將出現(xiàn)的誤差加以改正,提高置釘準確率,同時它的制作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故3D打印技術并不適用于急診手術,針對這樣的一些問題,我們還需要努力研究,制作出更加適合于臨床的精密3D打印導板。
為了手術的順利進行,醫(yī)護人員也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理解骨科??频奶厥庑裕莆帐中g器械的用法,熟悉整個手術步驟,嚴格無菌操作,這些在患者整個圍手術期中的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同時做好護理配合,在手術效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等方面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Gansslen A,F(xiàn)rink M,Hildebrand F,et al.Both column fractures of the acetabulum:epidemiology,operative management and long term results[J].Acta Chir Orthop Traumatol Cech,2012,79(2):107-113.
[2]宋軍,梅益彰,吳增城,等.復雜髖臼骨折復位及內固定的數(shù)字技術模擬研究[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3,31(4):393-396.
[3]豆利杰.16例骨盆骨折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3):196.
[4]張穎,周立.手術室護士實施術前訪視內容標準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4):361-363.
[5]Sajid MS,Hutson K,Akhter N,et al.An updatedmeta-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operative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breast surgical procedures[J].Breast J,2012,18(4):312-317.
[6]Gulluoglu BM,Guler SA,Ugurlu MU,et al.Efficacy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 administration for breast cancer surgery in overweight or obese patien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nn surg,2013,257(1):37-43.
[7]Gurrieri C,Weingarten TN,Martin DP,et al.Allergic reactions during anesthesia at a large United States referral center[J].Anesth Analg,2011,113(5):1202-1212.
[8]陸儉軍,何錦威.3D打印數(shù)字化技術輔助治療髖臼骨折的應用進展[J].華夏醫(yī)學,2016,29(5):146-150.
[9]章瑩,夏遠軍,萬磊,等.計算機三維仿真技術與常規(guī)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0,25(8):686-688.
收稿日期:2018-2-28;修回日期:2018-3-6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