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崢
(清華大學醫(yī)院手術室,北京100062)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之一,其功能是產(chǎn)生卵和類固醇激素,也是囊腫的好發(fā)部位。卵巢囊腫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腫瘤,認為多與機體內分泌、組織液酸化、居住環(huán)境及日常飲食結構等因素有關,該病常常會影響卵巢排卵,嚴重者還可以導致經(jīng)不調或不孕不育,且部分卵巢囊腫可發(fā)展為惡性,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在臨床上診斷為卵巢囊腫的患者需予以手術剔除。本研究旨在比較腹腔鏡和開腹手術治療卵巢囊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1 一般資料 選擇近年來來我院就診的56例卵巢囊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兩組,每組28例。開腹手術組28例,年齡20~51歲,平均(38.12±2.26)歲;囊腫直徑 5.1~7.9 cm,平均(6.11±0.29)cm;7例為卵巢子宮內膜樣囊腫,9例為卵巢良性畸胎瘤,12例為卵巢單純性囊腫。腹腔鏡組 28例,年齡 20~51歲,平均(37.42±2.68)歲;囊腫直徑 5.0~8.2 cm,平均(6.08±0.36)cm;8例為卵巢子宮內膜樣囊腫,10例為卵巢良性畸胎瘤,10例為卵巢單純性囊腫。兩組病例在年齡、囊腫直徑及疾病類型方面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1.2 診斷標準 參照《婦產(chǎn)科學》[2]中卵巢囊腫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
1.1.3 納入標準 符合卵巢囊腫的診斷標準,且經(jīng)婦科彩超、CT、MRI或細針穿刺明確診斷卵巢囊腫;年齡在20~51歲之間;卵巢囊腫直徑>5 cm;無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
1.1.4 排除標準 不符合卵巢囊腫診斷標準者;卵巢囊腫直徑<5 cm;已懷孕患者;既往有卵巢手術史;具有異位妊娠、卵巢早衰、囊腫蒂扭轉等疾病;合并嚴重心、肺疾病或伴有嚴重肝腎功能異常,無法耐受手術者。
開腹手術組采用傳統(tǒng)的開腹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患者取仰臥位,實施連續(xù)硬膜外麻醉,于腹部做一手術切口,進入腹腔,觀察卵巢、周圍囊腫組織,對囊腫壁進行剝離后,切除卵巢囊腫,對出血點予以電凝止血,沖洗腹腔后使用可吸收線進行縫合,術畢。
腹腔鏡組給予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患者取仰臥位,以頭低臀高位接受手術,實施氣管插管全麻。在患者臍輪下緣實施一切口(長度約為1 cm),置入套管,建立CO2氣腹,壓力維持在11~13 kPa左右,腹部臍及左、右麥氏點建立3點操作孔,將腹腔鏡置入,成功穿刺后體位改為臀高頭低30°,觀察各組織、血管分布情況,了解囊腫活動度及大小以及盆腔情況,隨后使用電極電鉤鉤開囊腫表層,并逐步分離囊壁和卵巢皮質之間的間隙囊腫,剝除卵巢囊腫。電凝止血,清理囊腫內分泌物,沖洗腹腔后,用可吸收腸線做間斷縫合,術畢[3]。術后均給予抗生素治療。
觀察兩組手術操作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切口大小、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觀察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兩組均隨訪1年,觀察其復發(fā)率;觀察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6個月時月經(jīng)中期靜脈血中促卵泡素(FSH)、促卵泡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濃度,檢測方法為ELISA法。
顯效:癥狀解除,無并發(fā)癥;有效:癥狀改善,并發(fā)癥輕微;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4]。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或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腹腔鏡組手術操作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均短于開腹手術組(P<0.05),術中出血量少于開腹手術組,術中切口小于開腹手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 1。
表1 兩組病例手術操作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切口大小、肛門排氣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病例手術操作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切口大小、肛門排氣時間比較(±s)
注:與開腹手術組比較,1)P<0.05
?
腹腔鏡組術后月經(jīng)恢復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開腹手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 2。
表2 兩組病例術后月經(jīng)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s)
表2 兩組病例術后月經(jīng)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s)
注:與開腹手術組比較,1)P<0.05
?
兩組病例術前LH、E2和FS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術后6個月時,兩組病例LH、E2和FSH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手術后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見表3。
表3 兩組手術前后激素水平變化情況 (±s)
表3 兩組手術前后激素水平變化情況 (±s)
注:與本組手術前比較,1)P<0.05
?
開腹手術組治療后總有效率79.57%,腹腔鏡組治療后總有效率92.86%,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4。
表4 兩組病例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例(%)]
開腹手術組1年后隨訪復發(fā)率為28.57%,腹腔鏡組復發(fā)率為7.14%,開腹手術組復發(fā)率高于腹腔鏡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5。
表5 兩組病例治療后隨訪1年復發(fā)率比較
卵巢被稱之為女性“第二生命”,具有調節(jié)代謝、神經(jīng)內分泌的功效,屬于重要的生殖器官[5]。卵巢具有產(chǎn)生卵和類固醇激素的功能,卵巢儲備功能是評價生育能力的一項指標。卵巢囊腫是卵巢腫瘤的一種,各年齡段女性均可患病。目前,對于卵巢囊腫的治療,對于直徑大于5 cm的卵巢囊腫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包括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不論是采取何種手術方式,在手術的過程中最大程度上保護患者的卵巢功能是手術的基本原則。如患者在手術的過程中對卵巢結構或功能造成影響,致使卵巢動靜脈扭曲而出現(xiàn)血供障礙,影響卵巢的激素分泌功能,導致出現(xiàn)卵巢早衰,影響患者的生育能力[6-7]。
傳統(tǒng)開腹卵巢剝除手術創(chuàng)傷大,術后并發(fā)癥多,而采用腹腔鏡下卵巢囊腫的切除術中,手術切口小,通過建立人工氣腹,可以減少腔內和空氣接觸時間,還可以通過腹腔鏡可對患者腹腔內的組織和器官充分暴露于視野,發(fā)現(xiàn)腹腔內微小的病灶。此外,腹腔鏡切除術可降低切口和腔內感染、粘連的發(fā)生風險,有助于加速術后康復。本研究結果證實,卵巢囊腫采用腹腔鏡手術具有手術切口小的優(yōu)點,且可以明顯縮短手術操作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住院時間及和術后抗生素的使用時間。本研究還證實,腹腔鏡手術較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后臨床有效率高。研究證實,血清FSH、LH及E2水平可用來評價卵巢儲備功能的[1],本研究結果表明,不論是開腹手術還是腹腔鏡手術均可以明顯升高血清FSH、LH及E2水平,且腹腔鏡手術患者月經(jīng)恢復時間較傳統(tǒng)開腹手術短,表明腹腔鏡術不會對患者的卵巢功能產(chǎn)生影響。在手術后1年隨訪發(fā)現(xiàn),腹腔鏡手術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傳統(tǒng)開腹手術。
總之,卵巢囊腫在腹腔鏡下施行手術剝除囊腫的療效確切,不僅能夠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且不影響卵巢儲備功能,還具有安全性高、預后好等特點,可以于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