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航倩(陜西師范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2)
追溯日本歷史,女性的社會地位不斷發(fā)生變化。從神代傳說的記載到原始社會時期,女性擁有崇高的社會地位。然而進入律令社會后,由于男性優(yōu)位和家長制的出現(xiàn),女性的社會地位開始發(fā)生變化。武家社會,家長制的完全確立使得女性退出了政治舞臺。
據(jù)《古事記》的記載,伊奘諾尊在逃離黃泉國的歸途中,在日向國的橘小戶阿波岐原洗刷污穢時,洗左眼生出美麗女神。因其出生時光輝耀天照地,伊奘諾尊將其命名為天照大神,送她八坂瓊曲玉,并命其司理高天原。后來天照大神派天孫瓊瓊杵尊去管理葦原中國(日本國),此后天照大神的子孫統(tǒng)治著日本。天皇是天照大神萬世一系的神的后代的思想便是由此而來。雖然《古事記》的偽書存在天照大神是男神的說法,但從這一記載來看,可以說賦予女性巨大的權力和地位。
在石器時代,非理性的巫術信仰在人們的生活中擁有巨大的影響。從考古人員發(fā)掘出的用于巫術的陶俑全部為女性,以及清楚顯示乳房的女性陶俑等事實來看,亦說明在巫術廣泛主宰人們生活的原始社會,賦予女性巫術的信仰和崇高的社會地位。從家族結構來看,在這種沒有物質的積累的原始社會中,建立了以最直接的血緣關系即母子的關系為軸的母系制家族結構。
《魏志·倭人傳》記載:“乃共立一女子為王,名曰卑彌呼,事鬼道,能惑眾?!北皬浐舯徽J為是彌生時代邪馬臺國的女王這一事件同樣反映出當時女性擁有的較高地位以及巫術在當時社會的統(tǒng)治力量。
在古代早期以政治統(tǒng)治者的地位繼承為代表一直推行父系相傳。但是婚姻還是以丈夫到妻家的訪妻婚形式進行,并一直延續(xù)到了平安時代,成為攝關政治成立的原因之一。另外仍然流行著接近于母系繼承的習俗:縱然母子同住,父子不同住,住宅由母親傳給女兒。妻子在娘家對丈夫保持強烈的獨立性,因此夫妻之間不存在附屬的關系。這種財產繼承和婚姻形式反映出女性的社會地位在這一時期還是極高的。
六世紀以后日本出現(xiàn)了歷史上第一位女天皇--推古天皇。她冊立圣德太子為皇太子總攝朝政,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大化改新時期,隨著中國唐朝律令制的輸入,家長制也被導入日本,但女性的地位并沒有被徹底否定。特別是奈良時代出現(xiàn)了元明天皇、元正天皇、光明皇后等擁有實權的女性,這亦說明當時女性在政治方面極高的地位。
古代社會的女性不僅在政治中大放異彩,對日本文化的發(fā)展也做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在平安時代--日本歷史上最重視女性的一個感性的時代,出現(xiàn)了清少納言、紫式部等女作家。女流文學也隨之興起,出現(xiàn)了《源氏物語》、《枕草子》、《蜻蛉日記》等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平假名最先被用于女性世界,平假名被稱為“女文字”,并逐漸形成“女手”這一獨特的文體。這一時期女性對于日本文化發(fā)展做出的巨大貢獻是無法被忽視的。
平安中期以后武士階層興起,日本進入封建社會,世俗的權力和男性權力不斷增強,女性的地位逐漸開始衰落。
但是女性作為財產存放處—“神圣之所”的管理者依然被賦予接近宗教性質的身份?;诖它c女性作為房屋的持有者或購入者,參與買賣、轉讓的比率相當高。女性本身有關性的特質與其職業(yè)也有著很深的聯(lián)系。在鐮倉前期,藝妓、舞妓是直屬于天皇和神的職能民,其社會地位也并不低下。
另外、《日本歴史をよみなおす》中提及了太良莊的女性對自己的領地進行管理的情況。南北朝時期,在管理莊園、公領地等事務中也出現(xiàn)女性的身影。女性亦被任命正式職務擁有并管理自己的領地。日本中世的女性例如巴御前和板額御前等也曾進行過武裝活動。
然而從社會整體來看,卻出現(xiàn)賤視女性的思想。南北朝時期賤視游歷女性的思想初露端倪,到室町、戰(zhàn)國時期,已經明顯地表現(xiàn)出對游歷女性以及歌妓的歧視。歌妓生活的場所“地獄十字”等具有賤視意味的稱呼被廣泛傳播。另外、這一時期家長制的完全確立使得女性們退出了政治的舞臺。
江戶時代,家長制的觀念得到了更加徹底地貫徹,男尊女卑的思想也根深蒂固,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壓制。江戶時代的女性沒有離婚的權利。江戶幕府也不斷地刊印《女四書》、《女中庸》等書物規(guī)定女性“理想”的樣態(tài)?!杜杏埂诽岢龅摹叭龔摹钡乃枷氡徽J為是女性一生中不可或缺的思想。然而這一時期女性的識字率是相當高。
通過對近世以前日本社會中女性的地位變化進行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在武家社會形成之前,女性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她們在政治、文化方面大放異彩。而進入中世之后,隨著封建家族制的進一步加強,男性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占據(jù)主導,女性的發(fā)展受到了壓制,逐漸失去了昔日的光芒。但是她們在文學、金融等領域的活動卻不能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