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林,筆名胡敦敦,吉林長春人,當代野生動物作家。胡冬林長期堅持在長白山林區(qū)考察訪尋,對當?shù)貏又参镉兄詈竦母星?,對長白山生態(tài)保護有著深刻的見解。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生態(tài)文學作品,代表作有長篇散文《青羊消息》、《鷹屯——烏拉田野札記》、長篇小說《野豬王》。《青羊消息》獲首屆吉林文學獎、全國首屆環(huán)境獎,第八屆長白山獎,散文《拍濺》獲中國作家散文大獎賽大獎、吉林文學獎二等獎、第九屆長白山獎。長篇兒童科普小說《巨蟲公園》獲第九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
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鳥天堂,還有沒有尋找鳥天堂的人?
在某個疲憊或寂寥的時刻,偶爾憶及幼時玩伴,春日森林,鳥語啁啾……環(huán)顧四周,早已沒有一株野生樹,沒有一只野生動物,沒有一處天然景觀。
終于有一天,我們被一種莫名其妙的興奮催動上路,登山入林,聆聽啄木鳥晨曦擊鼓,褐河烏濺水翻花,榛雞嗞嗞長鳴,黃鸝傍晚歌吟。從日出到天黑,陣陣早春鳥鳴繚繞耳畔。在云杉樹下靜坐片刻,那些歌唱的精靈開始在林中閃現(xiàn):火紅的朱雀,小巧的柳鶯,斑斕的松鴉,翠綠的三寶鳥,華麗的八色鶇……鳥類的婚羽呈現(xiàn)世界上最艷麗的色彩,像黎明的云暈、飛翔的花朵、彩虹的片斷、太陽的光輪。
有位老人說,小鳥在林間飛翔,沿途會遺下星星點點的白色糞便,無意中標記下它們的飛行路線,這叫雀路。當無數(shù)雀路像條條小溪穿越崇山峻嶺,自四面八方聚到一個圓心,那里就是鳥天堂。在那里,人與鳥相處一家,不潔的靈魂變得一塵不染。
很久以前,深山中下了一場四月雪。許多早來的候鳥刨不開厚雪,吃不到草籽,凍餓難支。一個獨居山里的老人掃出一塊凈地,把自己的口糧撒在地上,吹響柳笛召喚鳥兒來吃食。從此,被救活的鳥雀們與老人親如一家,年年來這里造窩建巢,養(yǎng)育后代。閑暇時,老人吹柳笛與眾鳥對歌,鳥兒們聚集在他的草屋周圍,鳥歌嘹亮,傳遍山林。十幾年后的一天,老人一病不起,自知將要告別人世,想在彌留之際最后聽聽小鳥唱歌。他慢慢爬出草屋,倚坐在紅松樹下,哆嗦著取出柳笛,剛吹了一聲便闔上雙眼。被柳笛聲喚來的鳥兒們圍攏在凝坐不動的老人身邊,聲聲悲鳴哀啼回蕩在林間,然后紛紛叼來各種造巢材料,覆蓋在老人身上,用枯枝、細草、苔蘚和羽毛,為老人搭建了一座墳墓。
當?shù)ろ旡Q在面前翩翩起舞,當金腰燕在耳邊婉轉呢喃,當黑頭鴨棲落肩頭,當身處歡叫的小鳥群里,人往往沉浸在大自然給予的一次次驚奇和感動之中,忘憂脫俗,心靈仿佛經(jīng)受了一次洗禮。于是,我們開始一次又一次尋覓那個天堂,這才知道,我們找到的,只是鳥天堂大大小小的碎片,曾經(jīng)的鳥天堂已經(jīng)被人類破壞。
有位先知說:一切來自于卵,這是世界的搖籃。比我們早誕生六千五百萬年的鳥類,曾經(jīng)幫助人類成長,如今,它們的每一次飛翔,每一次啼鳴,每一次破殼,每一次遷徙都在告訴人類,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在互相依存、共生共榮。在現(xiàn)存物種中,只有人類擁有改變其他物種命運的力量,人類更要尊重生命,守護自然,彌補我們過去造成的破壞,為鳥類保留一塊唱歌的地方。
靜靜地走進森林,讓自己化為森林的一部分,眼前便出現(xiàn)一幅幅美景:山崖間金雕翅翼上橙色的夕照,大樹上灰林鸮身上斑駁的葉影,溪流中翠鳥后背耀眼的輝光,樹陰下黑琴鳥忽明忽暗的紅眉毛……
為了它們,活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