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馬娟
(南通市中醫(yī)院,江蘇 南通 226001)
手術室護理是一項涵蓋范圍廣、專業(yè)要求高、實用性強的工作,在患者急救或擇期手術過程中由手術室護理人員為其提供服務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但是普通護理模式下患者的體驗和感受并不理想,而舒適護理模式提倡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以改善其舒適度和就診體驗,從而提升配合度和依從性[1]。為了進一步提升手術室護理工作的質量,本研究特嘗試將舒適護理引入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并將其與普通護理模式相對比,詳情如下。
將醫(yī)院手術室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90例擇期手術的患者作為受試對象,借助隨機數(shù)字表將其分為參考組和舒適組。參考組中共包含95例受試對象,男性:女性為50:45,年齡區(qū)間20-80歲,平均(56.7±10.1)歲,手術部位:四肢23例、胸部24例、腹部20例、顱腦16例、其它12例;舒適組中共包含95例受試對象,男性:女性為49:46,年齡區(qū)間20-78歲,平均(56.5±10.5)歲,手術部位:四肢20例、胸部25例、腹部21例、顱腦18例、其它11例。2組臨床資料經對比并未發(fā)現(xiàn)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參考組均實施普通護理,詳細內容包括:配合臨床醫(yī)生完成相關檢查,回答患者的提問,配合醫(yī)生穩(wěn)定患者的生命體征,遵醫(yī)囑給藥等。
舒適組均另給予舒適護理,詳細內容包括(1)心理舒適護理: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側面觀察和談話進行詳細的了解和準確的把握,并給予心理舒適護理干預措施,所用的干預技巧有暗示法、鼓勵法、注意力轉移法等;(2)身體舒適護理: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指標密切進行檢測,做好記錄并繪制動態(tài)變化圖以幫助臨床醫(yī)生了解患者的基礎情況變化,根據(jù)患者生命體征指標的變化給予針對性較強的干預和控制措施;另外,實時了解患者的疼痛、皮膚瘙癢等不適感受,并制定個體化控制對策以減輕患者的主觀疼痛感和皮膚瘙癢感;在圍手術期提醒患者家屬為其準備棉質衣服,手術前后及時將污染的衣服進行更換,保持皮膚表面干凈整潔;及時征求患者的意見和想法,為其提供全面的、精細化的舒適護理服務。
對比2組舒適度評價和對滿意度的評分,其中舒適度評價采用四級法,即優(yōu)、良、可、差,由患者本人或家屬針對就診體驗進行評定;對滿意度的評價參照醫(yī)院滿意度調查表評定,屬于百分制,且總分越接近100分認為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越理想。
借助SPSS17.0軟件展開統(tǒng)計學分析,利用其中非參數(shù)秩和法、t、x2檢驗等級分布資料、計量(±s)資料、計數(shù)(%)資料,P<0.05可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舒適組與參考組舒適度評價結果分布情況對比可見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且舒適組優(yōu)良率遠高于參考組(P<0.05),見表1。
表1 2組舒適度評價對比(例;%)
舒適組和參考組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評分分別為(98.4±1.2)分、(90.1±1.4)分,組間對比可發(fā)現(xià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4.358,P=0.000)。
普通護理模式在手術室患者中應用時能夠配合臨床醫(yī)生進行相關檢查,并保證患者對手術情況有大致的了解,還可促使患者生命體征快速穩(wěn)定,保證其獲得有效的藥物治療服務[2]。但是普通護理模式下患者由于自身病情、擔憂手術效果、擔憂經濟壓力等各種各樣的原因容易出現(xiàn)負性情緒,而心理的不適感和身體的不適感互為因果,因此手術室患者中仍存在較大一部分比例患者舒適度不佳、滿意度不理想者,需要對護理模式積極進行改進。
本次結果顯示,舒適組舒適度評價分布情況及優(yōu)良率數(shù)據(jù)均遠遠優(yōu)于參考組,且舒適組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參考組,提示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舒適護理模式的應用不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舒適度,還可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舒適護理模式包括心理和身體護理2大部分,其中心理舒適護理主要利用心理學技巧疏導手術室患者的負性心理,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是改善患者舒適度和滿意度的重要內容;身體舒適護理能夠通過多方面的護理干預措施達到減少甚至避免患者不愉快的身體體驗的目的,并且有助于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既往研究顯示[3],將采用舒適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的手術室患者的一次性手術成功率和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結果可發(fā)現(xiàn)前者數(shù)據(jù)均明顯優(yōu)于后者,與本研究部分結果相符合,共同證實舒適護理模式在手術室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由此可知,與普通護理模式相比較,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的優(yōu)勢更為明顯,并且更符合人文關懷的服務理念。
綜上,建議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引入舒適護理模式,不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舒適度,并且還可顯著提升護理服務質量,改善其滿意度,臨床應用的成效理想,推廣的價值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