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波
衛(wèi)冕冠軍德國0比2不敵韓國,以本組墊底的恥辱紀錄,成為2018俄羅斯世界杯唯一小組出局的奪冠大熱球隊。賽后,網上又是一片驚嘆與哀鳴。全世界千千萬萬德國球迷的悲傷自不待說,反應最為強烈的,是那些顯然不屬于真正的德迷,但把賭注押在德國身上,從而輸得慘不忍睹的賭徒?!百€博公司操縱德國輸球”的說法,就像此前“賭博公司操縱阿根廷先輸球后贏球”、“賭博公司設計葡萄牙對伊朗、西班牙對摩洛哥踢平”的說法那樣,迅速席卷網絡。
當然,有輸就有贏。德國輸給韓國的比賽剛結束,已是子夜時分,有個曾經的球迷朋友興高采烈地私信我:“我猜德國輸,這回贏大了!”此人曾是鐵桿德迷,過去并不賭球,因為嫌賭球程序復雜麻煩,這屆世界杯不一樣了,鋪天蓋地的網絡賭球軟件,使賭球成了一件不能再簡單的事情。結果一發(fā)而不可收,居然走火入魔到都敢賭自己喜愛的德國輸了!
此前,在這個朋友剛開始賭的時候,他和我探討過足球博彩的原理。我雖然外行,也從未賭過任何一場球,但畢竟是體育記者出身,足彩剛進入中國時,曾采訪過一個啟蒙性質的培訓班,對足球博彩的基本原理還是略知一二的。我告訴他,博彩公司贏利模式的基礎,是精算、抽水和對沖,正常、合法的賭球,與屬于刑事犯罪的所謂“賭博公司操縱”完全不是一碼事??伤韭牪贿M去,因為與網絡上關于賭博公司神通廣大操縱一切的洗腦式信息灌輸相比,理性客觀的專業(yè)聲音顯然不是對手。
起初我還試圖和他,以及與他持同樣觀點的人從專業(yè)角度心平氣和地探討此中奧秘,后來發(fā)現毫無可能,對被洗了腦的人,說理和辯論都只能陷入越說越不明、越辯越糊涂的尷尬境地,因為在中國,陰謀論的市場實在是根深蒂固。既然如此,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就按照賭徒們堅信不疑的“賭博公司操縱比賽”的思路去破解吧!
就以德國輸給韓國這場比賽為例。德國大熱,極少有人認為他們贏不了韓國,從賭球“買冷”的基本思維考慮,只有德國輸球才會爆出大冷,所以要賺大錢,必須押德國輸,而且德國確實輸了才行。押德國輸不難,膽子大點兒,賭本雄厚點即可,難的是德國確實輸。好,交給賭博公司吧!
于是,賭博公司去收買德國,讓他們輸。先把操縱球隊輸球違法,一旦敗露要承擔嚴重刑事責任這一條擱一邊,咱們只從經濟角度考量成本。理論上,只要收益超過成本,生意就有得做。那么,德國接受賭博公司報價的收益是什么,成本又是什么?
收益自然是錢,也只能是錢。收買球隊乃暗箱操作,輸球一方不可能得到榮譽感、成就感等非金錢的收益,唯一的收益只能是錢。那么,需要多少錢才能擺平德國?這就涉及到另一個概念:成本。因為德國的收益必須超過成本,否則不會有人去做賠本的買賣。
先說成本吧。德國參加本屆世界杯的23名國腳,身價總額是大約7億歐元。這還不算世界級的教練班子、跟隊的醫(yī)療保健班子和其他專業(yè)人員的身價。德國贏這場球的獎金,包括后面每一場比賽贏球的獎金,特別是衛(wèi)冕成功后的獎金,如果輸掉這場球小組不出線,就都打水漂了,全部都是成本。
而這還只是小兒科。如果德國贏下韓國,以他們衛(wèi)冕冠軍的身份和實力,是有可能越打越好、直至最后奪冠的。奪冠后德國隊整體身價和品牌都會上漲,每個球員與俱樂部續(xù)約都有機會拿到更高的年薪,在小俱樂部效力的球員有很大概率被豪門俱樂部相中,成行后轉會費和收入都會增長,勒夫光榮引退到某家豪門球隊執(zhí)教,年薪至少翻兩番吧。
此外,在職業(yè)足球高度商業(yè)化、市場化的今天,對達到國際級水準的職業(yè)球星、教練來說,競技場內的收入遠不是他們能夠得到的收益的全部甚至大部。在意大利未能前往俄羅斯的前提下,德國已經榮膺本屆世界杯頭號“男模隊”,全隊將士高大俊朗陽光的形象,與向衛(wèi)冕目標高歌猛進的獨到氣質相配,會有多少世界級品牌選擇他們作為代言人?代言收入肯定是個天文數字。
這一切,由于輸給韓國這一場球,全都化為泡影,都要得到充足的補償。
德方經紀人對上述成本的核算,難免受到賭博公司一方的討價還價:輸場球不用每個人都參與吧?買通關鍵人物不就行了?那好,就把“非關鍵人物”減去。
要輸球,后衛(wèi)和門將是一定要買的。你說哪個不需要買吧。諾伊爾肯定要買;后衛(wèi)線上,只買博阿滕,他紅牌停賽;只買胡梅爾斯,他有傷上一場就沒打,萬一這一場也不打怎么辦?呂迪格要買,踢瑞典他代替胡梅爾斯出場;聚勒也不能漏了,誰想到打韓國他又代替博阿滕出場了。得,全買吧。
防守的買了,確保失球,可進攻的也不能不買,以德國強大的攻擊力,后面丟一個前面進倆,那后面不白買了?所以進攻的關鍵球員也要買。羅伊斯、維爾納、厄齊爾、克魯斯、格雷茨卡,負責助攻的兩個邊翼衛(wèi)赫克托、基米希,下半時為加強進攻換上去的戈麥斯、穆勒、布蘭特,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可能進球,不買誰都不行。
最后,別忘了勒夫和他的教練組。德國3場小組賽每場陣容都不一樣,勒夫帶到俄羅斯的23名球員,共有20人出過場。除了兩名替補門將,只有1名常規(guī)球員沒露過面。誰知道這個抽風教練什么時候派誰出場?少買一個,就可能前功盡棄。
而且,只買球員教練怎么行?還有裁判!裁判不買,禁區(qū)里一接觸就判點球,那還了得?只買場上裁判還不夠,視頻助理裁判也得買,否則球進了他硬說你沒進,你能拿他怎么著?買了視頻助理裁判仍然不保險,國際足聯(lián)管裁判的那幫官員也要買,派誰當裁判、誰當視頻助理裁判,人家說了算!
這樣一算,成本出來了。究竟多少?對不起,我數學不好,這串數字后面的0太多,我看著頭暈。什么,你也看著頭暈?你暈什么?告訴你吧,你占大便宜了,這是一向辦事勤儉內斂的德國,成本夠低了。如果你需要買的是法國,他們球員總身價是10.80億歐!光這一項,就比德國多4億歐!如果你需要買葡萄牙、阿根廷,一個C羅、梅西,就得讓你傾家蕩產!
這還只是經濟成本?,F在,咱再說說違法成本??矗@是我從網上查到下載的有關法律規(guī)定,還有違法后應該受到的刑事和經濟處罰。我一條一條給你講,你可要聽仔細了,回去向你老板認真匯報……哎哎,你別走呀,等等!這生意你還做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