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雨航
10歲那年,玲玲的媽媽離開了她和爸爸。從此,玲玲和爸爸相依為命。
第二年,玲玲小學(xué)畢業(yè)升到鎮(zhèn)上讀初中,爸爸便在鎮(zhèn)上租了房子陪讀。出租屋在一幢樓的三樓,離學(xué)校很近,下了樓沒幾步遠就到學(xué)校門口了。這樣,玲玲每天中午回到家都可以吃到爸爸為她準(zhǔn)備的熱乎的飯菜。
時間過得可真快。一晃兒,冬天就到了。數(shù)九隆冬,室外冰天雪地,寒風(fēng)刺骨。
玲玲家住的那幢樓通往三樓的樓梯是在室外,加上單元門鎖生銹了,玲玲每次回家都要在單元門前光手搗鼓半天才能將鎖弄開。玲玲讀小學(xué)時,學(xué)校條件很差,大冬天沒有煤燒,玲玲的小手就是在那時生凍瘡的。現(xiàn)在被像刀片一樣的冷風(fēng)一割,玲玲手上的凍瘡不可避免地復(fù)發(fā)了。
一天吃午飯時,爸爸猛然看到了玲玲那雙紅腫得像秋天的紅蘿卜的小手。知道了原委后,爸爸心疼地對玲玲說:“以后回到家樓下,在門外按一下門鈴,爸爸就會在屋里給你開門。”玲玲低頭不語。爸爸卻以不容反駁的語氣說:“就這么定了!”
讓玲玲感到奇怪的是,那以后玲玲每次放學(xué)回家,當(dāng)她的手指剛剛按下門鈴鍵,門鈴也才僅僅響過了一聲之后,單元門的門鎖就“啪”的一聲打開了。玲玲走進樓道,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爸爸面帶微笑地站在房門口迎接著她。
再之后也一直是這樣!
玲玲心里很是納悶:“爸爸怎么總能在第一時間為我開門呢?從他的臥室到房門的門鈴之間有一段距離,而且他患有腿疾,行動很不方便,難道他……”
幾天后,玲玲的猜測得到了證實。那天放學(xué)后,玲玲和同學(xué)去郵局寄了一封信,之后又去書店買了一本參考書,回到家樓下的時間比平時晚了一個小時。一如往昔,第一聲門鈴響過之后,單元門的門鎖又“啪”地打開了。玲玲走進去,看到爸爸依然微笑著站在家門口。
玲玲邁步進屋,猛地聽到身后傳來“訇”的一聲,她回頭一看,看到爸爸倒在了地上。玲玲嚇壞了,奔過去抱住爸爸,帶著哭腔喊:“爸爸,你怎么了?”
爸爸安慰玲玲說:“女兒別怕,爸爸沒事。只是站得太久,腿有點麻了……”
原來,爸爸為了讓玲玲在門外少挨些凍,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掐算著玲玲午休和放學(xué)的大概時間,然后提前來到房門的門鈴前守候,時刻準(zhǔn)備著為玲玲開門,直到門鈴被按響那刻為止。
玲玲抱住爸爸失聲痛哭,要知道爸爸生病后膝蓋一直不能彎曲,每天即使拄著拐杖,也依然舉步維艱,更何況他只能站著等,不能坐在凳子上等。僅僅是為了讓玲玲少挨凍那么一分鐘,患有腿疾的爸爸竟然不顧自己的身體,堅持在門鈴前站立守候了一個小時……
自那以后,玲玲一放學(xué)就趕緊往家跑,一秒鐘也不敢耽擱,因為她知道爸爸正在家里的門鈴前守候著,等著為她開門。
黑龍江哈爾濱市道外區(qū)永源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