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高科技戰(zhàn)略型企業(yè)集團。近年來,航天科技集團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創(chuàng)新技能人才工作機制,堅持重大工程實踐、強化技藝能力提升,培養(yǎng)造就了以12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191名全國技術能手和18名國家級技能大師為代表的一支思想素質(zhì)過硬、加工技藝精湛、善于攻堅克難的技能人才隊伍,為集團公司圓滿完成航天重大工程任務提供了堅實的技能人才支撐。
一是依托重大工程實踐,促進技能人才快速成長。多年來,集團公司承擔著以載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測工程、全球衛(wèi)星導航工程、新一代運載火箭等為代表的國家重大工程任務,為技能人才搭建了寬廣的實踐平臺。生產(chǎn)實踐中,注重發(fā)揮高級工在完成型號生產(chǎn)中的主力軍作用,注重發(fā)揮技師和高級技師在解決生產(chǎn)難題、關鍵工序加工中的中堅作用,注重發(fā)揮特級技師在人才培養(yǎng)、技術革新、生產(chǎn)攻關中的指導作用。隨著重大工程任務的實施,大批技能人才得到了實踐鍛煉,快速地提升了技能技藝。目前,集團公司1520余名高技能領軍人才中,45歲及以下的占40.4%,35歲及以下的占11.6%。
二是搭建技藝交流平臺,提升技能人才技藝水平。集團公司積極搭建技能人才展技舞臺,不斷健全職業(yè)技能競賽體系,現(xiàn)已構建起以國家級競賽為牽引、集團公司級競賽為主體、各單位競賽為支撐的具有航天特色的職業(yè)技能競賽體系,通過競賽共產(chǎn)生了85名全國技術能手、300余名航天技能大獎獲得者和航天技術能手,已成為關鍵操作崗位上的技能骨干。集團公司還大力推進技能大師工作室體系建設,已創(chuàng)建18家國家級、46家集團公司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并帶動創(chuàng)建了一批院、廠(所)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有效提升了技能人才的技能技藝。
三是暢通成長成才通道,牽引技能人才立足崗位發(fā)展。結合航天型號加工工藝復雜、難度大的特點,集團公司實行特級技師制度,形成了“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技能等級通道;建立了“院、廠(所)級技能大獎和技術能手—航天技術能手—航天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中華技能大獎”榮譽通道。同時,集團公司還建立了“首席技能專家、技能帶頭人和技能專家后備人才”技能專家體系,破除高技能人才職業(yè)發(fā)展天花板,帶動技能人才梯隊成長。
突出技藝能力提升,構建技能人才培訓體系
一是實施絕技絕招代際傳承計劃。集團公司實行“名師帶徒”制,組織實踐經(jīng)驗豐富、掌握絕技絕招、技能水平過硬的高級技師和特級技師招收徒弟,進行一對一“傳幫帶”;組織身懷絕技的高技能人才為年輕技能人才舉辦絕技絕招培訓,通過課堂面授、實例講解、操作演示及專家點評等方式,傳授技能、分享經(jīng)驗,有效提高年輕技能人才解決加工技術難題的能力。
二是實施知識能力提升計劃。集團公司堅持組織航天數(shù)控加工等技能主體專業(yè)培訓班,幫助技能人才強化理論基礎、提升職業(yè)素質(zhì)。結合工作實際,組織針對技術攻關、解決難題的專題培訓;瞄準航天制造技術前沿,定期舉辦培訓和講座,幫助技能人才拓寬技術思路、提升技能水平。積極選派優(yōu)秀技能班組長參加中央企業(yè)班組長培訓,把他們培養(yǎng)成懂技術、會管理的基層技能帶頭人。
三是實施境外培訓計劃。集團公司積極拓展境外培訓渠道,近年來,共選派500多名技能骨干赴俄羅斯、德國等國家進行焊接、電裝、數(shù)控加工等方面的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拓寬視野、增長知識、提升技能。根據(jù)型號任務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聘請國際一流裝備制造和工藝技術領域的專家來集團公司傳授技藝,在解決航天制造技術難題中培訓高技能人才。
一是注重政治吸納,著力提高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集團公司積極吸納高技能人才參政議政或推薦參評國家榮譽,在現(xiàn)有5位黨的十九大代表和5位全國人大代表中,均有1位來自一線高技能人才;在48位全國勞模、162位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來自一線的高技能人才分別有13名、44名。同時,集團公司積極推舉高技能人才在社會群團組織中掛職、兼職,有計劃地安排高技能人才參加國家部委組織的國情研修等活動,并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慰問等方式定期聽取高技能人才的意見建議,有力地增強了高技能人才的政治榮譽感。
二是注重物質(zhì)激勵,著力提升技能骨干人才的經(jīng)濟待遇。集團公司始終堅持市場導向,堅持薪酬分配向一線骨干傾斜,設置特殊工資單元,著力提高技能骨干人才的收入水平;對特級技師和高級技師,比照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的專家在福利方面給予同等待遇。集團公司建立航天貢獻獎、航天金牌班組等重大獎勵機制,評選航天貢獻獎時要求技能人才比例不低于15%,評選金牌班組時要求技能班組不低于三分之一;在實施超額利潤獎勵、EVA獎勵、崗位分紅、股權激勵等7種激勵方式的單位,注重吸納高技能領軍人才。
三是注重高端引領,著力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待遇。集團公司注重高技能人才的牽引帶動作用,通過選樹“大國工匠”、用高技能人才名字命名班組和工作室、舉辦先進事跡報告會等,突出宣傳他們在型號研制生產(chǎn)中作出的突出貢獻,切實提升高技能人才在集團公司的影響力,起到了很強的示范效應,帶動了一大批優(yōu)秀技能人才的成長。目前,集團公司有時代楷模徐立平、“大國工匠”5名、中國高技能人才楷模3名。
(來源:人社部)